首页 理论教育 史诗般壮观的数学证明

史诗般壮观的数学证明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证明,如此染色后,一定不存在无穷长的单色等差数列。这是因为,假设某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那么当单色区间的长度大于公差d 时,等差数列将会一截一截地落在不同的染色区间中,从而拥有不同的颜色。)有意思的是,对任意的颜色数c,上述证明都是适用的。这样可以保证每一组里面的前325个数中总存在长为3的单色等差数列,并且该数列的第4个数也在该组内。

你认为,是否有可能把全体正整数染成红蓝二色,使得不存在无穷长的等差数列,满足数列中的所有数都是一种颜色?

事实上,满足题意的染色方案是存在的。例如,我们可以从数字1开始,把正整数染成一段红一段蓝,使得每一段的长度都是其前一段的两倍。也就是说,我们把 1染成红色,2和3染成蓝色,4到7染成红色,8到15染成蓝色,依此类推,单色区间的长度成倍地增加。可以证明,如此染色后,一定不存在无穷长的单色等差数列。这是因为,假设某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那么当单色区间的长度大于公差d 时,等差数列将会一截一截地落在不同的染色区间中,从而拥有不同的颜色。

有趣的是,把上述命题中的“无穷长”换成“任意长”,命题就不见得仍然正确了。1927年,荷兰数学家范·德·瓦尔登(VanderWaerden)证明了这么一个事实:对于任意大的正整数k,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对从 1到N的正整数进行红蓝二染色后,不管你是怎么染色的,里面总存在一个单色的长度为k的等差数列。当命题从两种颜色扩展到任意多种颜色时,该命题竟然也都成立。这个定理就叫做范德瓦尔登定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范德瓦尔登定理的证明过程。到了整个证明的最后一步,你一定会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首先来证明k=3的情况:存在某个N使得对N个连续自然数进行二染色后,里面总存在长为3的单色等差数列。我们把全体正整数5个5个地分组,1到5为第一组,6到 10为第二组,以此类推。每一组里总共有25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因此在前25﹢1组里面必然有两个组的染色一模一样,比方说第7组和第23组吧。把第7组里的数分别记作A1,A2,…,A5,由鸽笼原理,A1、A2、A3里面一定存在两个颜色相同的数,不妨假设A1和A3都是红色吧。考虑A5的颜色:如果它是红色,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A1,A3,A5已经是一个长度为3的等差数列。下面考虑A5是蓝色的情况。别忘了第7组和第23组的染色完全相同,因此如果把第23组里的数分别记作B1,B2,…,B5,那么B1和B3也是红色,B5也是蓝色。下面我们来考虑全体正整数的第39组(注意到7,23,39是等差数列),我们把它里面的5个数分别记作C1,C2,…,C5。考虑C5的颜色:如果它是红色,那A1,B3,C5就是一个全为红色的等差数列,否则A5,B5,C5就是一个全为蓝色的等差数列。显然,上述证明中的“最坏情况”就是,第 1组和第 33组的染色相同,且第1组的第1个数和第33组的第3个数是红色的,则下一个数最远可以是第65组的第5个数,即全体正整数的第325个数。换句话说,k=3时N =325即满足条件。(这不一定是最小的N,但确实是一个满足要求的N。)

有意思的是,对任意的颜色数c,上述证明都是适用的。比方说,当c=3时,取n=7×(2×37﹢1),把全体正整数n个n个分为大组,在头3n﹢1组中必然存在两个染色一样的组,不妨把它们记作大组A和大组B。把这两个大组里的数分别都7个7个地分成2×37﹢1个小组,在头37﹢1组中,必然有两个小组的染色方案一模一样,比如小组a和小组b。

在每一个小组的前4个数中,必然有2个数的颜色是相同的,假设第1个数和第4个数是红色。那这个小组里面的第7个数要么是红色(问题已解决),要么是另一种颜色(比如蓝色)。将与前两个小组构成等差序列的第三个小组记作小组c,由于一个大组中有2×37﹢1个小组,因此小组c一定还在该大组中。小组c中的第7个数要么是红色(问题已解决),要么是蓝色(问题已解决),要么是剩下的那种颜色(比如黄色)。那么,与两个大组构成等差序列的第三个大组(记作大组 C)中,对于相应的小组c位置上的第7个数(图1中标记星号的位置)的颜色就没有任何选择了,它或者和每个大组的那个染黄色的数成等差数列,或者和大组A中的小组a的蓝色数、大组B中的小组b的蓝色数构成等差数列,或者是跨越层数最多的,和大组A中的小组a的第1个红色数、大组B中的小组b的第2个红色数构成等差数列。

图1

类似地,对于更大的颜色数c,我们都可以归纳证明,只不过分组的层数更多,底数也相应变大。因此,我们解决了k=3且c任意大时的情形。

真正令人震撼的时刻到了。接下来,我们将对k施加归纳。下面尝试证明k=4、c=2的情况,即存在一个充分大的N,使得对 1到N的正整数进行二染色后,里面总存在长度为4的单色等差数列。由于当k=3时每325个数里面必然有一个等差数列,因此我们按每487个数一组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保证每一组里面的前325个数中总存在长为3的单色等差数列,并且该数列的第4个数也在该组内。注意,一个487元组共有2487种染色方案,如果我们把它们看做2487种不同的“广义颜色”,由k=3、c=2487的情况知,必然存在3个组,这3个组的位置形成等差数列,并且它们的染色方案完全相同。考虑每一组中前325个数所形成的长为3的等差数列,并考虑该数列中第4个数的颜色:如果颜色相同,问题解决;否则便考察顺推下去的第4个组的相应位置上的数的颜色,它将别无选择。

类似地,我们可以归纳出任意大的k和任意大的c的情形。可想而知,也可以说难以想象,用这种做法得出的N是何等地巨大,它将很快超出整个宇宙中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其大小已经不能用通常的方式来记录了。这个证明的气势太宏大了,以至于当初很多人都没想到。当我第一次读到2487种颜色时,视野一瞬间广大得难以描述;并且当我向着k更大的方向看去时,不禁对思维的尺度表示深深的膜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