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中国对虾的地理分布特性
中国对虾分布范围局限于我国大陆周围的浅海水域(刘瑞玉,1959),以黄海北部和渤海的产量最大,是这一海区最主要的水产资源之一。通过多年人工标志放流的回捕资料,黄、渤海海区的中国对虾可分为两个独立的种群。一个是分布于黄海东岸,即朝鲜半岛西海岸海域的朝鲜西海岸种群;另一个是在渤海和黄海西岸海域出生的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这两个种群每年5~11月期间分别在朝鲜西海岸海域和黄、渤海中国沿岸河口附近繁殖产卵、索饵生长,10~11月性成熟后交配。在11月末,两个种群均开始越冬洄游,最终汇集在黄海中南部的暖水区越冬,两个种群在越冬场的分布稍有不同,前者偏东而后者偏西。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种群在地理分布上是隔离的。目前已经发现,两个种群在个体大小和资源数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的个体和资源量明显少于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邓景耀,1991)。
除上述两个较大的自然群体外,在南海珠江口也有一个较小的独立种群(刘瑞玉,1990);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的人工放流,在东海亦有一定数量分布,如:福建的东吾洋、浙江的象山港也形成了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放流群体。但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中国对虾较少见,认为该群体已灭绝。其次,日本的西部偶尔捕到,但数量甚少,未形成群体。近几年来,在韩国济州岛近岸发现中国对虾群体,但形成的来历尚不清楚,估计该群体与刘瑞玉报道的日本西部对虾有关。
2.1.2 中国对虾野生资源现状
中国对虾为一年生虾类,具有生命周期短、群体组成单一,时代更替快等特点,历来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目前已经发现:两个种群数量和资源数量年间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1958~1974年的平均年产量前者为1.0.2t,而后者为12.9.0t,两个种群越冬雌虾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66mm和185mm(邓景耀,1991)。
根据渔获量和世代产量的比值变化,中国对虾资源变动可以分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2~1972年,年均渔获量为10.6.8t,占世代产量的59.5%;第二阶段是1973~1981年,年均渔获量为25.4.8t,占世代产量的72.7%;第三阶段是1982~1990年,年均渔获量为10.5.3t,渔获量与20世纪60年代基本持平,但世代产量的比重达到90%,说明亲虾数量显著减少。1991~1998年渔获量大幅度下降,秋汛渔获量平均为2.0.2t;1999年以来,年均渔获量则不足1.0.0t(邓景耀,2001)。
1986年后,为了恢复中国对虾的渔业资源量,我国每年在渤海、黄海北部和山东半岛南部进行人工培育苗种的放流,年放流规模在10亿~30亿尾,回捕率在3%~10%之间。20世纪90年代后期,回捕率下降至3%以下(邓景耀,1997),估计增殖放流年产量可达5.0.0t。单纯从数量上来看,黄、渤海中国对虾群体似乎完全依赖于人工放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