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走近科学
新疆的喀纳斯风景区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据从那里回来的人说,确实如此,人只要一到那儿,就感觉要出事。
2005年9月19日,来自云南昆明的周纪鸿夫妇,与同车的其他17名游客,一大早从乌鲁木齐出发,赶往喀纳斯旅游风景区。下午19时,正是新疆夕阳西下的时候。可惜美丽的塞外景色,对于经历了近800千米长途颠簸的游客们来讲,已毫无吸引力。
就在旅游车行驶到离布尔津还有10千米的地方,刘明仪发现在她的右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亮丽的景色。于是,她让丈夫周纪鸿拍了一段录像。
刘明仪记得当时:“东边的阿勒泰山全部黑了,但是山脚下却有一条金色的光带,就像金腰带一样。”
21时30分左右,旅游车到达布尔津。晚饭后,周纪鸿夫妇拿出摄像机想看看沿途拍摄的风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从未见过的神秘现象出现了。
周纪鸿夫妇从录像中清楚地看到,对面阿勒泰山上空大约100米的地方,有一个白色的亮点正随着汽车的抖动,上下运动着,好像是追着汽车跑。虽然这个亮点离自己有十多千米远,但是从它离地面的高度很容易判断,这是一架刚起飞不久或者即将降落的飞机。难道有飞机坠落了吗?可是,第二天周纪鸿夫妇从当地的新闻中,并没有听到有关飞机失事的报道。之后,也没有听到任何人谈论过这件事情。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后来进一步研究,当天周纪鸿夫妇乘坐的是一辆19座的中巴车。从目击者的描述来看,阿勒泰山是在车的右边,也就是东边。下午19时,在新疆太阳虽然已偏西了,但是日头还很高。这时的阳光是斜照在阿勒泰山。而在神秘飞行物出现之前,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当时天空中有乌云,但是可以看到一缕阳光。而当太阳进入云层之后,阿勒泰山全黑了,可是奇怪的是山脚下出现了一条很亮的光带。然后,一个白色的亮点跳了出来,猛一看很像是一个发光物。奇怪的是,4秒后这个亮点突然爆炸,不见了。
如果说这是人类的飞行器,爆炸之后一定会留下一些残骸。即使是传说的UFO,从以前目击报告中我们也了解到,像这样的超低空飞行,UFO飞过之后会在地面留下一些被烧焦的痕迹。可是这次为什么就没有任何动静呢?
据统计,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过去60余年的时间里,有数万人声称自己曾经看到过UFO。但是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以前都没有关于UFO爆炸的记录。
在喀纳斯旅游的那段日子里,让周纪鸿夫妇困惑的还有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拍摄当时就没有注意到这个神秘的亮点呢?难道是因为时间太短,或者它的行踪比较诡秘,只能被摄像机捕捉到,而人眼根本就看不到吗?
回到昆明以后,周纪鸿夫妇怎么也忘不了这段奇遇,每当看到录像中的这个亮点时,内心不免又增加了对它的不解。
周纪鸿说:“用暂停键反复看,我看有几个镜头(它)就是圆圆的,好像就是一个圆形的飞行物。”
刘明仪也说:“飘飘浮浮的,和我们原来印象当中的那类飞碟是吻合的。 ”
夫妇俩发现,录像中的飞行物不仅在颜色上,与杂志上所描述的UFO相同,甚至连形状也非常相似。
可是,有谁能证明录像中的飞行物就是传说中的UFO呢?刘明仪试着找了一些科研单位,但是结果让他俩感到有些失望。如果连科研单位都没有人能证明自己拍到的就是UFO的话,那么还有谁能证明这一切呢?
他们觉得这个东西这么放着好像就失去了价值,于是和新闻单位取得了联系。刘明祝是《生活新报》采访部的一名记者,曾经做过一些关于UFO事件的专题报道。但是像周纪鸿夫妇俩拍到的这么清晰的不明飞行物图像,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很快,周纪鸿夫妇拍到不明飞行物的事,登在了《生活新报》的头版头条。出人意料的是,当天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市民都希望报社立即办一场看片会,想亲自来现场看看不明飞行物神奇的面孔。
就在这时,周纪鸿夫妇第一次见到了UFO研究者段立新。曾经在昆明铁路部门工作的段立新,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搜集发生在中国的UFO案例。当他看了周纪鸿夫妇带来的录像时,似乎看出了这其中的问题:
“这个光盘她复制的时候,不是完完整整按照原样复制的,而是编辑了一个标题。”
一个经过编辑的光盘,这引起了段立新的怀疑。
在随后的调查中,段立新了解到周纪鸿原是昆明一家医药公司的干部,而妻子刘明仪在铁路部门任职。两年前,夫妻二人相继退休。两人似乎并不存在有意作假的动机。
段立新认为:“如果要作假,要用特技来搞。我问了一些直接涉及IT技术的问题,他们的回答说明他们是不懂的,甚至连他自己的摄像机是什么型号都记不清。”
既然不明飞行物不是伪造出来的,那它又会是什么呢?
段立新找来了自己的好友韩南征,请他帮着分析一下这个不明飞行物。年过60岁的韩南征,离休前曾是空军航空兵27师的飞行教官。他不仅有着超凡的飞行技术,而且还非常熟悉国内外的各种飞行器。从不明飞行物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和速度来看,他肯定这不是飞机,但很像人类的另一种飞行器——热气球。
但是,让韩南征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热气球是靠液化气的燃烧飞行的,它所发出的光远不及眼前这个不明飞行物亮。另外,即使热气球要下降,它的速度最大也不超过6米/秒。那么怎么可能在6秒的时间里,从上千米的高空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而且气球到高空的话,外面压力小它会爆炸;一旦它从高空降落下来,里面的气压小,外边的气压大,它就不会爆炸的。
除此之外,韩南征考虑到布尔津位于中国西北边境,与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接壤,像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空管部门是不可能允许热气球随便出没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从当地空管部门传来的消息,事发当时雷达没有发现有任何飞行物途经布尔津的上空。
那么周纪鸿夫妇拍到的到底会是什么呢?段立新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取得了联系。
段立新回忆:“万万没想到这家研究院还真的给了一个回复,他们的专家倾向于认为是某种科学试验。”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不明飞行物是不是科学试验,周纪鸿夫妇却无处考证。所以,关于他们拍到的这段录像是什么,也就成为许多人心中无法解开的谜。
如果仅看这个不明飞行物的形状,的确很容易让人怀疑。实际上,这种人为制造的UFO事件,也的确发生过。但是从周纪鸿夫妇的背景来看,他们又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另外,如果真是假的,他们怎么会三番五次地找人鉴定?
记者从周纪鸿夫妇那里了解到,当时现场除了他们拍到不明飞行物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人拍到,或者是看到不明飞行物。可是要说这不是UFO吧,又拿不出证据。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地外智慧生物的飞行器应该是什么样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周纪鸿夫妇跟中央电视台取得联系,希望通过我们找到一些相关人士,帮助他们证实这就是UFO。于是,这对夫妇来到了北京。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在节目录制现场,他们意外地碰到一个人,而这个人加快了整件事的进程。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能否证实周纪鸿夫妇拍到的就是UFO呢?
2005年年末,周纪鸿夫妇应邀来到北京,参加一个有关UFO的访谈节目。在节目的录制现场,他们意外地碰到了北京UFO研究会的秘书长周小强。
当周小强看了周纪鸿夫妇拍到的不明飞行物后,他感觉这段录像确实非同寻常。2006年1月2日19时,在周小强的邀请下,周纪鸿夫妇来到北京天文馆二楼会议室,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
作为一位从事天文科普宣传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员,朱进很早就开始关注UFO现象,并不止一次地参与了UFO事件的调查。可是,当朱进听了周纪鸿夫妇拍到不明飞行物的全部经过之后,一个疑问顿时闪现了出来。
他注意到:这一事件有个很强的特点,那就是他当时并没看到什么东西,只是拍,拍完以后,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才看到。
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周纪鸿夫妇当时为什么就没有注意到不明飞行物呢?
刘明仪回忆道:那天我也不知道,冥冥之中吧,是什么东西,反正有些东西很奇怪的。我觉得,有时候视觉的偏差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在看山脚的光带,那个东西就从山头飘下来了。
更让朱进疑惑的是,不明飞行物飞了4秒后,竟会突然爆炸,这样的情况在以往的目击报告中并没有出现过。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现场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当时的天气从画面上看很阴,那个东西可能是球形闪电。
为此,记者专门去了一趟中国气象科学院。
张义军是中国气象科学院的一名研究员,与雷电打了近20年的交道。
他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闪电,基本都是直线的,都是云里打到地面上的,或者是在云里边发生的一些闪电。因为它的形状类似于球形,所以大家都叫它球形闪电。其实它只是自然界的一种放电现象,是由高空中冰晶内的正、负电荷相互碰撞而产生的。
但是,从这个不明飞行物的飞行轨迹来看,除了消失前的爆炸与球形闪电有点相似之外,其他没有任何地方有共同点。
球形闪电一般情况下出现在近地面,离地面两三米这样的高度,不会出现一个完全孤立的球形闪电在比较高的高空飘浮。
另外,从现场的天气情况来分析,张义军也认为,即使天空中布满了乌云,像这样的层状云,也是不可能发生闪电的。
不明飞行物是球形闪电的方法很快被推翻了。研究会的成员又重新聚在一起。这时,有人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是太阳光照射到云上形成的光圈,然后反射到玻璃上的;而所谓的爆炸是云散开的景象,并非是什么东西爆炸了。但这种可能性很快也被否定了。
那么,阿勒泰山上空那个神秘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此时,所有人不得不把目光聚集在了不明飞行物的爆炸上。
虽然人们不知道这个光点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有一点能肯定,只有照相机闪光灯闪的那一刻,才与不明飞行物爆炸的时间相符。这时,在朱进的建议下,刘明仪拿出随身带来的照相机和摄像机。
就在朱进按下照相机快门的时候,他发现对面玻璃上果然出现了一个亮点;而在闪光灯闪的那一刻,亮点也爆炸了。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欣慰,困扰了大家几天的UFO事件,终于要水落石出了。可是让人意外的是,刘明仪此时竟然提出了一个让现场所有人都没想过的问题:
那天车上基本没有人用照相,因为颠簸的关系,照相无法定格。但是那天的那个光点从出现到爆炸是6秒的时间,就是能够用照相机,也没有谁按常规照相,会把那个快门半按下来,6秒后才把它按下去,从摄影的一般常识来说是不可能的。
而且当时周纪鸿旁边如果有人拍照,并排坐着的刘明仪一定能看到这个人。为什么她说没有这个人呢?到底是她看错了,还是大家的分析有误?难道目击者拍到的真的是UFO吗?
根据周纪鸿夫妇提供的线索,记者到郊外找到一条与事发现场差不多的公路,开始了第一次实验。
结果让人有些意外,不管记者如何调整角度,周纪鸿从他的摄像机镜头里都看不到光点,甚至在车窗上也没有出现亮点。难道事实真像刘明仪所说的那样,当天车内根本就没有人用照相机吗?
带着种种疑惑和不解,记者找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的钱小林教师。
钱小林解释说:后面的闪光灯照在前面汽车风挡玻璃上的时候,有可能反射到前面这个人的摄像机里,这种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钱小林看来,要想让车窗上的亮点进入摄像机的镜头,就必须让拿照相机的人,明显高于前面拿摄像机的人,并且还要掌握好照相和摄像机的角度。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记者重新找了一辆与事发现场相同的旅游车。
根据两人的印象,周纪鸿夫妇坐到了事发时他们在车上所坐的位置。据他们回忆,在他们的后面还有一名旅客,而其他的旅客都坐在前边。那么当这辆车静止时,我们还原了一下当时的情况,从玻璃上并不能看到那个发光的亮点。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车慢慢动了起来。就在记者半按着快门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周纪鸿从摄像机镜头里看到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随着汽车的抖动上下运动着;而在闪光的那一瞬间,摄像机镜头内的亮点也爆炸了。
钱小林分析:当入射到达玻璃窗上之后,在一定的入射角情况下,满足反射定律,反射光线才可以通过摄像机的镜头记录在他的摄像机上。所以大家看到的应该是玻璃上的反射光线。
困扰了周纪鸿夫妇和所有UFO爱好者半年之久的碟影事件,终于有了一个答案。
周纪鸿感到非常遗憾:原来还以为自己拍到了一段很珍贵的影像,结果变成一个光学现象,肯定心里面不像原来感觉那么好,有一点儿不好受,但是你还得接受事实,因为科学的东西你得接受。
其实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记者也发现,要想出现像周纪鸿夫妇提供的那段录像中的情况,实在是太难了。不仅是高度要合适,连照相机、录像机的拍摄角度也要合适。
另外,在记者按下快门,闪光灯亮的一瞬间,大家注意到车窗上出现的亮点的爆炸形状与录像中的完全不同。据专家分析说,这可能与现场那位拍照的人使用的照相机的型号有关;另外,与当时的那辆旅游车的车窗玻璃的材质有也有关系。所以说,周纪鸿夫妇拍到这么一段罕见的录像,可能性也就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由于周纪鸿夫妇不知道当时用照相机拍照的那位游客,无法联系到这位目击者。即使是这样,周纪鸿夫妇在看了记者的实验之后,也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次的UFO目击事件,由于留下了确凿的影像资料,加之大家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而在这之前几十年发生的每起UFO事件,如果都能有这么完整的资料和众人的合作,也许我们会对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有着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