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后期的二三十年以来,图书馆经历着自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巨大变化。图书馆的转型研究一直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重点议题。人们这样来描述图书馆的形态发展的轨迹:从纸本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的图书馆,再发展到网络化的图书馆和未来的全球电子图书馆。不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图书馆工作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图书情报事业不断向着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化图书馆,它具备哪些特征和功能,如何发展和建设与网络化图书馆相适应的信息资源网络等等,本章将对这些问题予以阐明。
简单地说,网络化图书馆就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有学者认为,网络化图书馆是用户能远程访问、异地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的运行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有学者把网络化图书馆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网络化图书馆的初级阶段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其发展的最终阶段是网络图书馆。有的学者从跨馆合作的角度来看网络化图书馆,认为它是众多图书馆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结构,按网络协议实现馆际之间资源共享的结合体。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化是图书馆及各种信息机构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和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图书馆正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服务模式走向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与自动化,图书馆电子型、数字化的馆藏资源不断增多,网络化图书馆形成的条件渐趋成熟。
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网络化图书馆的定义:网络化图书馆是指一定范围内若干图书馆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共同合作组建的,可供用户异地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