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图书馆说明
这篇对大气颜色的讨论,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科学实验和艺术活动中同样重要。“我认为,我们看到的大气层的蓝色不是大气本身的颜色,而是由水蒸气蒸发成极其细小、几乎感觉不到的微粒,然后它们吸收太阳光线,对比笼罩在其上的幽深黑暗的云层背景,产生的光芒。这种现象是可以观察到的,因为我自己见到过。任何从横亘在法国和意大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顶峰蒙博索下来的人,都会有幸欣赏到这一景象。山下潺潺流淌着四条河流,各自流向不同的方向,几乎灌溉了整个欧洲,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山脉的底部能处在如此高的海拔上。”
在这一观点上,列奥纳多·达·芬奇接受了里斯托罗·阿雷佐在《论地球的构成》中的论述。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亚里士多德式宇宙观中,空气这个第三元素,包裹着地球的水层,距离太阳和月亮的气层下部都不远。
列奥纳多·达·芬奇关于大气的文章,事实上是他按照元素递减的顺序,对各个元素空间进行的探讨。在另一篇手稿当中,列奥纳多还对火元素作了描述。
火焰的形状
列奥纳多·达·芬奇
没有火焰的地方,动物不能够呼吸和生存。
火焰的底部是火焰刚开始的地方,火焰燃烧所需要的油脂就是从这里提取和通过的。但是事实上火焰底部的温度和其他地方的温度相比较是最低的,而且这里不够明亮,呈蓝色。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油脂转化成可供燃烧的成分。
从底部往上,火焰开始明亮起来,中部饱满呈球状,焰尖越发灿烂,形状就像一颗小小的心脏,向着天空蓬勃跳动。火焰的形状随着油脂的充足而不断增大。
蓝色的火焰呈球形……但是当周围的空气温度足够高,火焰就会变成锥形。蓝色火焰的热量沿着焰尖上升,这就是火元素最短的行经路程。
(火焰的跳动。)蓝色火焰本身应该是不会跳动的,这种跳动也和油脂养分没有关系。火焰的运动方式是由别的原因引起的。运动的是空气,火焰燃烧消耗空气之后形成了真空,旁边的空气就会填补过来,这种空气的流动制造了火焰的跳动。
火焰的光能产生真空,空气则会填补真空。
水浪汹涌澎湃,勇往直前,后面的浪碰到前面的浪,然后被迎头打回,降落到两潮之间,形成断裂。在受到水反弹力冲击的作用下,浪头冲向天空,冲击减少了河水运动的长度,这样,后面的浪碰到前面的浪的底部,并将前浪剩余的部分推向前方。而受到推动的浪,在扬起的时候降落到后续流来的水中。
水浪时高时低,跌宕起伏,两水浪之间呈月牙形状,这是因为水从前面水浪的高点降落,首先摔到两浪之间的低点,被反弹回来得越早,便越早卷入后浪的下部。水起降的高度越高,落回后的位置就越低,而水的反弹力运动会从后浪的最高点开始。
1. 两浪高点之间的距离,比从两浪最低点测量的浪的高度要大很多。这样,两浪之间的距离一般和浪的深度成正比。
2. 河流中的水运动得越慢,产生的浪越高。相反地,河流中的水运动得越快,产生的浪越低,这是因为水获得了前进的速度。
因此,依据上述内容,可以解释两浪之间的月牙形状为什么必然会形成。如本章第一个议题所述,在水浪升起的过程中,nm两点之间的浪消耗了水浪向上运动的时间,并减小了朝河流下游运动的冲击力;fg两点之间的波浪,上升幅度小,深度较浅,结果是这段水浪运动的时间被消耗在了接近河水下游的过程中,因此这样的浪一起形成两个锥形fg。
以相同的角度来自浪尖的水,在水从浪的高点降落的时候,为什么运动的所有直线均朝浪的月牙形中心聚拢呢?
水浪不能在其正常降落的一边弯曲或断开,因为水持续不断地脱离了水浪,无法找到任何障碍物。但在上升过程中,从上升到的高点降落,水掉过头来冲击前面的浪,前面的浪和掉头的浪展开竞争,在前面的浪上,掉头的浪在没有伤害到其冲击部分的情况下被打散。
降落的浪会被打散,而后面赶来的浪则不会。因为受到冲击的浪比砸下的浪的数量更大,运动速度更快——尽管第一次冲击可能会导致后面赶来的浪的表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损坏,但第二次冲击力度较小,不会对下面的水造成损坏,也不会穿透下面的水。
从水浪上落下的水,砸在后面赶来的水浪的底部,赶来的水浪在消耗其朝向天空的冲击力的过程中速度已经降低,并将底部抽空。这样,因为水浪失去了支撑,便直线降落到后续的水浪上,从而填补了上述水浪失去的基础位置。
河流的冲击力度越大,水流越直。
这一失去支撑的水浪的原理,可以用赌场的筹码堆起来演示:从底部用力撞掉一个筹码,上面的筹码就会直线落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