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通信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来实现国家之间的电信传输。首批海底通信电缆只提供电报通信,后来开始引入电话通信和互联网通信。而现代的光缆更是使用了光纤技术,因而也被称作海底光缆。目前,海底光缆传输超过99%的国际数据。
1986年,美国ATT电话电报公司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和相邻的特内里弗岛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商用海底光缆,全长120 km。1988年,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光缆系统,全长6 700 km,含有3对光纤,中继站距离为67 km。这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
1989年,跨越太平洋全长1.32万km的海底光缆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洋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铺设1 000 km的同轴电缆大约需要500 t铜,改用光缆后,只需几吨石英玻璃材料就可以了。与昂贵的铜材相比,沙石中就含有石英,几乎取之不尽。
此外,一根头发般细小的光纤,其传输的信息量相当于一条直径1米左右的铜线。一条金属电话线只能同时传送1 000多路电话,而一条细如蛛丝的光导纤维,理论上可以同时接通一百亿路电话!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2001年,全世界大大小小总共建设了170多个海底光缆系统,总长近亿千米,大约有130余个国家通过海底光缆联网。目前,全世界超过99%的国际数据都要通过海底通信光缆传输,最先进的光缆每秒钟可以传输7 TB(1 TB等于1 024 GB)数据,几乎相当于普通1 MB/s家用网络宽带的730万倍。通过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已经有五条,每天有数亿网民使用这些线路。
海底光缆的寿命为25年。截至2014年,海底通信光缆数量已达285条,其中22条不再使用,被称为黑光缆。
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清朝时期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1886年铺设通联台湾全岛以及大陆的水路电线,主要作为发送电报用途。到1888年共完成架设两条水线,一条是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沪尾(淡水)之间的177海里水线,主要是供台湾府向清廷通报台湾的天灾、治安、财经,并提供商务通信使用;另外一条为台南安平通往澎湖的53海里水线,如图2.33所示。
图2.33 台湾直通海底光缆
【注释】
[1]1英里=1.609 344千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