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坛型气候变化智库的支持保障体系及政策建议

论坛型气候变化智库的支持保障体系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坛专职研究人员的国际化是论坛国际化的核心。这些国别或区域研究与中国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属于基础性研究。在欧美,有很多中国气候问题专家、印度气候问题专家,数十年致力于一个他国的能源与气候问题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明显薄弱,几乎所有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都离不开“中国主题”,亦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化思维。依托论坛创办一份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国际学术期刊。

7.6.4.1 论坛型气候变化智库支持保障体系

鉴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建立论坛型气候变化智库需要一定的支持保障体系:需要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由该领域的资深科学家发起;研究人员均以个人身份加人论坛,其学术观点并不代表论坛观点;机构注册与启动经费保障;高度重视论坛智库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研究人员待遇应足以吸引优秀青年致力于气候政策研究;坚持开放、独立、国际化、半虚拟化。

7.6.4.2 拟建论坛型气候变化智库的政策建议

拟建智库的主要功能是独立研究、合作交流、基金资助、信息服务,其国际化或区域化特征也主要是在这四个方面体现。论坛专职研究人员的国际化是论坛国际化的核心。

(1)论坛研究人员国际化。一是论坛的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以及访问学者均不限国别,且具有流动性;二是鼓励论坛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或交流。设定来自海外的专职研究人员占全部专职研究人员的最低比重(例如15%),通过多种渠道聘用海外研究人员,争取纳人国家千人计划。局部调整人事制度门槛,继续积极探索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参考或借鉴国内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吸引国际人才的思路或方案。

(2)重视和提倡国别研究、区域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要提倡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这些国别或区域研究与中国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属于基础性研究。例如,专门研究非洲的碳排放、英国的碳排放等问题。当前,有重要影响力的气候变化智库大多有专门针对一个具体区域的研究学者或团队。在欧美,有很多中国气候问题专家、印度气候问题专家,数十年致力于一个他国的能源与气候问题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明显薄弱,几乎所有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都离不开“中国主题”,亦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化思维。

(3)依托论坛创办一份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国际学术期刊。凝聚国内外著名学者,创办一份“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学术期刊,并通过知名出版商出版发行,积极吸引来自不同国别的著名学者投稿。近年来,能源与气候政策研究期刊陆续涌现。例如,国际能源经济学会主办的Economics ofEnergy&Envi⁃ronmental Policy于2011年创刊,其30余个编委来自17个国家,既有高校人员,也有企业、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人员;World Scientific出版的Climate Change Economics于2010年创刊,其编委均为全球著名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Wiley于2010年创刊的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编委会成员国别亦是相当多样化。目前国内在此方面进展相对比较缓慢,尽管已有英文版的气候期刊,但绝大多数作者来自大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4)论坛交流与研讨国际化。针对具体问题或领域,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类国际研讨会,可以与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或智库联合举办。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方式,吸纳全球青年学者参与。

(5)经费来源国际化。除了依靠财政资金以外,拟建智库可以通过多个国际渠道(特别是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积极筹集资金,既拓宽经费来源,亦能扩大论坛影响力。

(6)重视研究成果的宣传。除了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以外,还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扩大研究成果宣传。目前国内很多气候变化智库没有英文版网站,或者信息量简陋、常年得不到更新。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的研究报告的发布还可以邀请国际主流媒体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