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文的前置部分

论文的前置部分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论文题目的余意未尽,则可以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应该指出,科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论文中的结果和论点承担责任。为了论文较易发表,或发表后较易引起同行注意,不经同意,任意署上某一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或不论是否做过贡献而强行列名,都是不符合科学道德的。英语科技学术论文写作时,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有两种主张。但也有一种误解,以为英语科技学术论文的特点就是多用被动语态。

2.1.1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是一篇论文的缩影和代表,是“提纲的提纲”,对于论文内容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一个好的标题,能使读者透过它而窥其论文作者的意图,从而诱导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而阅读全文。

论文标题应该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它应该以最恰当、最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论文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

简明指的是:简短而不冗长,明确而不笼统,具体而不空泛。

标题用字的要求是:简练、中肯、明确和规范。简练——简短精练,高度概括。中肯——紧扣内容,意义完整,外延与内涵都恰当。明确——观点明确,准确得体。规范——遵循标准,格式规范。

撰写论文标题时应该通观论文全局,将其中最重要部分、最能准确反映研究目的和特点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仔细推敲,反复斟酌,句无虚发,字无浪费,惜墨如金,意多字少。论文标题要把握可索引性(indexibility)、特异性(specificity)、明确性(clarity)和简短性(brevity)。

论文标题应使读者阅读之后能知道该研究工作所属的学科领域及其基本特点,觉得有兴趣一读。标题文字中包括被研究的对象(物理、方法、现象及其他)和被观察的因素,但不包括细节,通常也不包括结论。此外,标题名字所选择的词语应考虑到有助于二次文献编制题录、索引、关键词,检索时可以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要尽量避免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字、首字母缩略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作为题名和题名的组成部分。

例如,对一篇有关电子光学计算的学术论文拟出了以下4个标题:

(1)一种大物面成像系统的电子光学计算;

(2)X射线影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变倍系统的计算;

(3)带有非球面碘化铯阴极的X射线影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系统计算;

(4)用超松弛迭代法和龙格库塔法对一种大物面X射线影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成像性质与传递函数的计算。

可以看出,第一个过于笼统;第四个过于细微,冗长而不简洁;第二个、第三个都是可以的。前者强调变倍;而后者强调有别于通常球面的非球面,使人感到有新意。通常论文标题不宜超过20个字,因此,可以把第三个标题改为:非球面X射线影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计算。如果论文题目的余意未尽,则可以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短明确,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副标题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下一行用破折号隔开。例如:

夜视技术述评——纪念夜视诞生60周年

论文题目在整本论文报告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但在书眉上如因题目过长,可以用节删的缩略题名。例如,“图像无旋转的电磁聚焦移像系统”可被缩略为“电磁聚焦移像系统”。

2.1.2 文稿署名

在论文标题下方应署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甚至E-mail地址(用圆括号括起)。

(1)文稿署名的目的:

1)记下科技工作者辛勤的科学劳动。这是作者科学劳动成果的体现和应获得的荣誉,借此求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2)作为拥有版权或发明权的一个标志和声明。

3)反映文责自负的一种精神。它是一件严肃和庄重的事情,作者对文章要负法律、科学、道义上的责任。

4)有利于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

(2)文稿署名的条件:

文稿署名者应是完成主要研究工作和解决关键问题的人,或是提出研究设想、指导研究工作、并最后完成工作的人。凡符合下列条件(或至少条件之一)的,都可考虑其作为作者之一在文稿上署名:

1)参与过本项研究的选题和开创工作。如在后期参加本项研究工作,则必须赞同研究的技术方案(假说)与主导思想。

2)参加过论文中某项观察、实验和获取数据的工作。

3)参与过取得的数据的解释,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并从中导出论文的结论。

4)参加过论文的撰写。

还应注意的是,发表前署名人应阅读过论文的全文,并同意其发表。

(3)文稿署名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按贡献大小排序,不应以职位高低、资历长短排列。

2)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反对和抵制文稿署名中的不良之风。

3)不应混淆作者和致谢对象。对仅参加部分工作而又对全面工作缺乏了解者,不应署名,但可列在附注中或写入致谢中。

应该指出,科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论文中的结果和论点承担责任。只有对一篇科学论文从选题、技术方案(假说)、设计、观察与实验、讨论与分析等全过程都有所了解,并确实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环节做出贡献的,才能当之无愧地在论文上署上作者之名。以上两条缺一不可。若只在某一环节做了一些工作,则可以由作者在文末致谢,但通常不宜作为作者之一,因为他(她)无法对论文负责。

论文署名,首先是责任,其次才是荣誉。为了论文较易发表,或发表后较易引起同行注意,不经同意,任意署上某一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或不论是否做过贡献而强行列名,都是不符合科学道德的。

作为一个科学人,正直和诚实原则不仅应该体现于研究数据和结论,同样也应当体现在作者的署名原则上。

2.1.3 论文摘要

摘要或提要(abstract)可定义为:“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和精确的表述,而无须补充解释或评论。”

摘要或提要应该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方法和观点,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最终结论,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它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

(1)研究工作的缘起:陈述研究的动机和宗旨,所要解决的问题与重要性。

(2)研究内容:介绍研究方法与途径,采用模型、实验方法、范围与手段,简要说明研究完成的事项,但不必叙述获得结果或结论的过程。

(3)研究结果与结论:主要评价论文的价值及其结果,强调本研究有何新的、重要的发现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并以一至两句话总结结论。

撰写摘要要求:

(1)独立性:摘要作为一种文体,理应具有独立而完整的结构,是一篇语意连贯、结构严密的短文。作为二次型文献发表时,它能脱离原文成为独立的文章。

(2)自含性(self-contained),即不阅读整篇原文,仅阅读摘要,也能获得与整篇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并为编辑二次文献提供参考。

(3)摘要要求:扼要、精练、准确、完整、规范。以200~300字为宜。

(4)摘要中不要有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众所周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5)采用第三人称。这是由定义决定的。

(6)结束语。

关于英语科技学术论文及其摘要

(1)写作技巧:

英语科技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主体构思;二是遣词造句。现代英语呈现出由繁至简的变化趋势,特别是科技英语写作中,写短句是准则。使用简短而表意清楚的句子并不显得幼稚。

(2)写作注意事项:

1)中译英时应避免按中文字面意义逐字逐句生搬硬译的倾向,注意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行文差别,应该用英语各种类型的句型来表达汉语,而不是由汉语生造英语。

2)选词要从技术概念的角度出发,取其本质性的涵义。

3)注意介词及其他结构词的搭配关系。

4)遵循英文的习惯用法——冠词的使用,名词的单复数,人称的一致性,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以及修辞手段等。

5)文字要求结构紧凑,内容具体,关系明确,符合语法规范。

6)英文摘要的文句力求简洁、明快,尽可能用通俗词或短语,避免繁冗的词句和烦琐的表达。

(3)关于英语科技学术论文常用人称和时态:

1)常用人称和语态。

英语科技学术论文写作时,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有两种主张。传统认为科技学术论文侧重叙事和推理,因此观察要准确,叙事要客观。读者重视的是论文的内容和观点,感兴趣的是作者的发现,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另一种主张则强调文章要亲切、自然、直截了当,应该多用第一、第二人称,对读者负有更明确的责任。他们认为传统的表达方式冗长、含糊、浮夸、不自然。而避免使用人称代词往往会导致过多使用被动语态。这两种主张在国内外都有人采用。

一般来说,当读者不必知道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时,可用被动语态。但也有一种误解,以为英语科技学术论文的特点就是多用被动语态。这往往使论文生气不足,沉闷有余。因此,有时可使用主动语态,使论文更有生气。

2)常用时态。

a.论文有关内容、论题的缘起,一般事实与一般真理的叙述,图表、研究方案、方法及过程的描述和讨论,作出结论和展望等,用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

b.某一具体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实验过程中的动作与观察到的现象,已有观察、分析、操作等内容的材料和方法、结果部分等,一般用过去时态。

c.叙述论文研究以前所进行的工作,一般用过去完成时态。

d.计划要做的工作和预期的结果,一般用将来时态。

(4)摘要式英语科技学术论文的特点:

1)谓语短,主语或宾语(包括介词宾语)长。谓语动词往往不带任何修饰语,但是围绕着主导名词,却采用了一切手段,附加一系列修饰成分,以扩展成包含许多有关论题的名词短语。

2)一般采用被动语态。采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提及有关的执行者,使行文显得客观。被动语态在结构上有较大的调节余地,有利于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段,扩展名词短语,扩大句子的信息量。此外,使作为主语的名词短语位于句首,有利于突出有关的概念、问题、结论等内容。

3)尽量避免用无人称代词“it”做引词。如“It is thought to...”“It is our conclusion that...”有时不如写作“We(or I)think...”“We conclude that...”。这样反而令人感觉明确而亲切。

2.1.4 关键词

关键词(keywords)是指从论文正文中抽出的,并在表达论文内容的主题上具有实际意义,起关键作用的词汇,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表示某一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撰写关键词是为了编制两类索引,即传递索引和检索索引,使科技工作者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新的科技情报。

撰写关键词的要求为:

(1)一般选取4~6个词作为关键词,位于中、英文摘要的左下方,且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清晰醒目。

(2)尽量选取汉语主题词表等提供的规范词。

(3)可选取对论文检索有实际意义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但并未被汉语主题词表收录的词汇(称之为自由词)。

例如,论文关键词:电子光学,磁电子透镜,阴极透镜,成像系统,移像段,电子聚焦Keywords:Electron Optics,Magnetic Electron Lenses,Cathode Lenses,Imaging Systems,Image Sections,Electron Focusing.

“图像无旋转的电磁聚焦成像”

“Electrostatic and Magnetic Imaging Without Image Rotation”

的关键词为:

最近,为了规范学术论文,便于学术文献的研究和统计,多层面提高中文文献检索水平,使更多的学术论文进入科技工作者的引用范畴,达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中国科协对科协系统学术期刊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选择与排序做出规定,具体条款如下:

发表在中国科协系统学术期刊中所有学术论文,必须在摘要后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按以下顺序选择:

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际GB/T13745-92)。

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对于综述和评述性学术论文等,此位置分别写“综述”或“评论”等。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此处不写被研究的方法名称,而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前者出现于第二个关键词的位置。

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在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

如有需要,第五、第六个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2.1.5 目录(目次表)

通常,在完成长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以及其他类似文件后,为了醒目,以供查阅方便,应该编写一个目录(目次表)。目录由论文报告的篇、章、节、条、款以及附录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通常放在论文的前面,有时亦可将其放在后面。学术论文一般不必要有目录或目次表。

2.1.6 符号表

符号表中的缩略词、符号、术语等注释和说明,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SI单位制的有关规定。对于作者自行拟定的符号、记号等,应在文中给予明确的定义。除非出版物特别规定,通常在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中,符号表并不一定是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