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有哪些
(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必须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强薄弱环节,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2、调整水利投资方向和重点,建立稳定的水利支农投入渠道。
3、逐步将县以下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
4、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1、严格耕地保护,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继续加强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标准农田为重点的耕地质量调查与地力评价,因地制宜地推进地力综合培肥和改良,通过鼓励扩种绿肥、秸秆还田等,实行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2、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抓紧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免征农业税、对种粮油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订单粮食”实行价外补贴等政策,确保补贴资金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粮食生产环境。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落实农技人员的有关政策,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联基地、联大户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户率。加强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要积极拓宽流通渠道,充分发挥供销、农业等部门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好化肥、农药、种子供应。质检、农业、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农资质量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健全粮食作物种子储备制度和信息平台,确保救灾和稳定粮食面积所需种子的品种、数量。
4、切实解决种粮大户的生产性小额贷款需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要继续向农民、农业倾斜,保证种粮大户的合理资金需要。
(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发挥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要尽快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