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和德国的矿山和采石场铺有用木材做成的路轨。在轨道上行走的车是靠人力或畜力推动的。1767年,英国的金属大跌价,有家铁工厂的老板看到堆积如山的生铁,既卖不出去赚不了钱,又占用了很多地方,就令人浇铸成长长的铁条,铺在工厂的道路上,准备在铁价上涨的时候再卖出去。可是,人们发现车辆走在铺着铁条的路上,既省力,又平稳。这样,铁轨先于火车诞生了。
铁条上行车毕竟不是很方便,于是,铁条得到了改进,做成凹槽形的铁轨。这种轨道可以防止车轮滑出,但容易在凹槽中积上石子、煤屑,铁轨很容易损坏。于是,人们把铁轨做成了上下一样宽,中间略窄的形状,这样垃圾不易积起,铁轨也不容易损坏。可是,这种轨道不是很稳,铁轨受到冲击,容易翻倒而导致车辆出轨翻车。人们又把铁轨的下面加宽,造成像汉字的“工”字形,这种形状的轨道既稳定又可靠,一直沿用到今天。
图55 斯蒂芬森
那个时代铁路已诞生,可是行走在铁路上的车大部分是用马拉的。1783年,瓦特的学生默多克造出了1台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车子,但效果不好,没人用。1807年,英国人特里维希克和维维安制造成功用蒸汽机推动的车子,可是这车子太笨重了,难以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而他们也没想到把这辆车放到铁轨上去,所以不久也就弃之不用了。直到1814年,放牛娃出身的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造出了在铁轨上行走的蒸汽机车,正式发明了火车。
斯蒂芬森出生于1781年,父亲是煤矿上的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没有工作。一家8口全靠父亲的工资收入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14岁那年,斯蒂芬森也来到煤矿,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别人下班了,他却认真地擦洗机器,清洁零部件。多次的拆拆装装,使他掌握了机器的结构。他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辛勤工作一天后,就去夜校上课。他从没上过学,开始学习时困难重重。但他聪明好学,勤奋钻研,很快掌握了机械、制图等方面的知识。一次,他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结合工作的实际,设计了一台机器。煤矿上的总工程师看到他设计的机器草图,大加赞赏,这给了斯蒂芬森很大的鼓励。他学习工作更加努力、勤奋,不久便成了一名熟练的机械修理工。
斯蒂芬森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开始研制蒸汽机车。1814年,斯蒂芬森经过长期钻研,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在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在前进时,这台机车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但其貌不扬,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很吃力。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讥笑他:“你的火车怎么还没有马车快呀?”又有人责怪他,火车的声音又响又尖又大,吓跑了牛羊,引起了农民的恐慌。然而,斯蒂芬森并不灰心,继续努力改进机车。
1825年9月27日,在英国的斯托克顿附近挤满了4万余名观众,铜管乐队也整齐地站在铁轨边,人们翘首以待,望着那卧榻蜿蜒而去的铁路。铁路两旁也拥挤着前来观看的人群。忽然,人们听到一声激昂的汽笛声,一台机车喷云吐雾地疾驶而来。机车后面拖着12节煤车,另外还有20节车厢,车厢里还乘着约450名旅客。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世界上第一列火车。火车驶近了,大地在微微颤动。观众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眼前的这铁家伙竟有这么大的力气。火车缓缓地停稳,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铜管乐队奏出激昂的乐曲,7门礼炮同时发放,人们在庆祝世界上诞生了火车。这列火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从达灵顿驶到了斯托克顿,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了。
知识链接
新版火车票特征
2009年12月10日起,我国铁路系统火车票迎来新一次升级换代。车票下方的一维防伪条码变成一个二维的防伪图案,形似“三维立体画”,防伪功能更强大。
图56 二维防伪图
原来的“限乘当日当次车,三日内有效”由两行变为一行。
具体来说,新版火车票有7大变化:
1.车次放在上车站和终点站之间;
2.原“全价”字样改为“¥”(读“元”)
3.站名下方加印拼音,以《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上公布的站名拼音为准;
4.车票背面印刷《铁路旅客乘车须知》;
5.票种增加“红色旅游”,在票面上显示“红”;
6.办理团体票并实行一定优惠政策时,优惠票的票面打印“团优”字样,其余票的票面上加印“团”字样;
7.优质优价空调车执行折扣价时,在票面显示“折”。
另外,在辨别真伪方面,逆光观察车票,新版火车票的二维的防伪图案、¥、3日内有效处有红圈,是中国铁路路徽水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