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农民们为了使庄稼丰收,给庄稼施用人畜粪便,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很少用传统的施肥方法,而是给庄稼施用无机肥料。如氮、磷、钾肥等等。这种办法见效快,能使农作物长年高产稳产,因此,颇受农民的欢迎。
当然,化肥的发明,还得归功于德国化学家尤斯托斯•李比希,人们称他为“无机化肥之父”。
有一天,李比希来到城郊的庄稼地里,弯下腰仔细察看庄稼和土壤。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奇怪地打量着这位书生模样的城里人,问道:“先生,您也懂得庄稼?”
“嗯,知道的不多,正想学学。”李比希回答道。他接着问,“你看今年庄稼收成会好吗?”
这不经意的一问触动了农民的心事,只见他叹了口气,说:“年复一年地种植庄稼,土地越来越贫瘠了,哪能指望好收成呢,这块地眼看就要废弃了。”
“要是能给土地添加些营养,庄稼不就会丰收了吗?”李比希自言自语道,又似乎是在对农民说话。
“先生,你这就不懂了。我们庄稼汉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您的话说出去会闹笑话的。”农民有些好笑地说。
李比希可不在乎会不会闹笑话。他开始翻阅大量的书籍报刊,开始大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氮、氢、氧这3种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钾、苏打、石灰、磷等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一定的作用。
1840年的一天,李比希的化学实验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世界上第一批钾肥、磷肥在这里诞生了。李比希把这些洁白晶莹的无机化肥小心地施洒在实验田里,密切注意着庄稼的变化。
可是没过几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助手们发现那些化肥晶体被雨水一泡后,很快变成液体渗入土壤的深层,而庄稼的根部却大多分布在土壤的浅层。果然,收获的季节到了,实验田里的庄稼并没有显著的增产。
“这么说,我们还得再深入一步,把它们变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李比希说道,“大家别灰心,我们已经接近成功了!”
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这一回,李比希把钾、磷酸晶体合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并且加入少量的氨,使这种盐类成为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白色晶体。
最后,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李比希和助手们把这些白色晶体和粘土、岩盐搅拌在一起,施在土里,然后种上了庄稼。过了一段时间,农民们惊奇地发现那块被废弃的“不毛之地”竟然奇迹般地长出了绿油油的一片庄稼,而且越长越茁壮。转眼,又迎来了收获季节。“不毛之地”获得大丰收,胜过农民在良田里种下的庄稼。
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了,李比希成为德国农民们最敬仰的人物,“李比希化肥”也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造福人类。
知识链接
常用化肥简易鉴别法
化学肥料种类繁多,贮藏存放一段时间后,其包装上的标志会变得不清晰甚至无法辨认,给使用造成不便,这里给您介绍几种常用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1.外观鉴别:氮肥除石灰氮略呈浅褐色外,其他均匀白色结晶状,钾肥为白色结晶,但加拿大钾肥为红褐色。磷肥一般呈粉状,多为灰白色或灰色。
2.溶解度鉴别法:一般氮肥和钾肥都可溶于水,而磷肥仅部分溶于水或不溶于水,其中过磷酸钙部分溶于水且有酸味,而钙镁磷肥与磷矿粉不溶于水。
3.与碱性物反应:取少许肥料与等量的生、熟石灰一起混合,加大研磨,能嗅到刺鼻的氨味,则为含氮的氮肥或复混肥。否则为不含氨的肥料(除尿素以外的氮肥)。
4.燃烧法:将肥料放在一块铁板上,在火上灼烧观察:大量冒白烟,有氨臭,无残渣,为磷酸氢铵;不熔融,直接升华或分解,有酸味的为氯化铵;可熔融成液体或半液体,大量冒白烧,有氨味和刺鼻的二氧化硫味,残留物冒黄泡,为硫酸铵;灼烧时肥料没有明显变化,但有爆裂声,干炸跳动,撒在火中,火焰呈紫色的为钾肥。其中跳动剧烈而在水中溶解很慢的为硫酸钾,反之为氯化钾,撒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助燃作用的为硝酸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