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去北京的美术馆,参观一个古代的名人画展,那一轴轴价值连城的古画,多是画在精美的宣纸上。您去新华书店,想买一本心爱的新书,那琳琅满目的图书都是用纸印刷而成。您想念远方的朋友,想写一封传达思念的信,铺开的依然是洁白的信纸……
纸是人类科学文化的载体,被誉为推进文化之舟的风帆。但是,人类在寻找和发明书写材料时,却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
陶器上的图画与符号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东郊,有一座拱形屋顶的宏伟建筑,它就是闻名中外的西安半坡博物馆。
在这里展出的是1921年开始发掘的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
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彩陶,它向我们展示了距今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早期的灿烂文化。
半坡先民们以彩绘纹样与器物造型相结合的彩陶艺术手法,鲜明地表现出了半坡氏族文化的特征。他们所描绘的寓意深刻的图案,映照出半坡先民斑斓多彩的生活。
半坡彩陶的图案花纹,种类丰富,样式繁多。以仿生物的纹样组成的图案,造型奇特,寓意深奥。以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纹样,造型规范,结构缜密。
仿生性的花纹,有各种意趣生动的人、动物、植物的纹样。其中以动物纹居多,各种姿态的鱼,追逐的鹿、跳动的蛙、站立的鸟等等,其中,以鱼的样纹最多。
半坡彩陶的早期鱼纹是形象写实的意象纹样,或活泼,或平静,或迅猛,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晚期鱼纹由写实变为写意,采取了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几何形的花纹,主要来源于纺织物的几何图案,如仿筐篮的编织纹理,仿竹条交叉的编织纹理,也有一个写实到写意的过程。
半坡遗址的彩陶上,不仅有千姿百态的纹样,还有笔画流畅的符号。从这些刻画符号的形状看,同后来出现的甲骨文十分相像,而且,刻画符号的数字文字与甲骨文基本相同或相近。所以,可以断定它属于象形文字系统,可能是中国汉字的起源之一。这种陶器口沿上的符号,共有23种,我们称为陶文。
我们讲述半坡遗址的彩陶,是因为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将彩陶当做绘画和书写的材料,这种洁净光润的陶土使绘画与刻写具有爽朗动人的风采。陶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尝试的书写与绘画的材料之一。
中药店里的新发现
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朝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吏王懿荣得了病,他立刻请中医诊治。医生给他开的中药方上有一种药是龙骨。
封建社会里,龙是人们崇拜的偶像。皇宫里,丹墀前,旗帜上,到处画着张牙舞爪的龙。但是,真龙谁也不曾见过。中药方中的龙骨引起了王懿荣的好奇心,他拿着药方跑到中药铺一看,原来龙骨是一种圆形的骨壳和胛骨碎片。
王懿荣回到家里,又仔细察看所谓的龙骨,发现上面布满各种形状的刻纹。王懿荣推断这可能是一种古代的文字,就开始收集这种龙骨。经过一番寻访,终于弄清了真相,原来所谓的龙骨,是河南省安阳地区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经过中药贩子之手,卖给了中药铺。
因为河南安阳是殷商后期的京城,所以龙骨出土最多。在郑州南郊二里冈、陕西邠县、山东济南大辛庄等地,也陆续地出土了许多所谓的龙骨。经过许多考古学家的精心研究,才确定龙骨上的刻纹是一种商代文字。因为多数刻在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胛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这种甲骨文距今已有3 000多年了,共出土16万多片。1977年在陕西省的周原地区,又挖出了15 000多片西周早期的甲骨。
商代人们为什么将文字刻在甲骨上呢?
商朝的统治者很崇信神仙和祖宗,他们敬神祭祖、征伐狩猎、求医治病等等,都要占卜吉凶,预测自己的命运。
甲骨是商代占卜的用具,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个孔,再用火烤钻孔的地方,甲骨经火一烤,就出现了纵横的裂纹,主管占卜的官吏,就根据裂纹做出预测,并用当时文字,刻在甲骨之上。
这种从商代遗留下来的甲骨,不仅为我们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罕见的科技资料。例如,《殷墟书契后编》下九记载:“七日己巳夕,新大星并火。”译成现代的话,就是七日的黄昏有一个新星接近大火星(大火即心宿二)。据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这里记载的是公元前1300年出现的一颗新星,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新星记录。
商代的甲骨中,有几片整齐地刻着干支表,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
配,组成60甲子。如下表:
这几片甲骨没有烧灼的痕迹,不是占卜用的。它是专门用来记日的,可以视为今天的日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历。
《殷契佚存》374回的甲骨上,刻着如下的话:“癸酉贞日夕又食,佳若?癸酉贞日夕又食,非若?”
“癸酉”是占卜的日期,“贞”是占卜,“夕”是黄昏。全文是占卜人问:“癸酉日占卜,黄昏时有日食,是吉利还是不吉利?”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王懿荣在中药店里的新发现是有伟大贡献的,所谓的“龙骨”就是我们祖先最早使用的“纸”。这“纸”上的文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刀刻的。
搬不动的书
商代的纸是甲骨,“笔”是钻和刀。到了春秋时期,刀逐渐被毛笔所代替,甲骨也被一种新的“纸”所代替了。这种新“纸”就是竹木简牍。
人们把竹简和木片削平后,再刮光,用毛笔把字写在上面。然后用绳子或皮带,把竹简或木牍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册字古代写为“”,它是将一片片的竹简或木牍穿起来的!
古人称赞孔子读书非常用功,说他读《易经》时“韦编三绝”。“韦”就是穿竹简的皮带,“三绝”是说孔子多次翻阅竹简,把皮带磨断了三次。可见,孔子读的《易经》是写在竹简或木牍上的。
竹简是经过烘烤,滴出竹沥的竹片;木简是晒干的柳木和杨木薄片。简的长度不一,有3尺、2.4尺、2尺、1.5尺、8寸、5寸等多种规格。
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简多数写一行字,两行、三行者较少见;牍因宽些,写三行字者居多,写一行字者较少。牍的长度为2.4尺和1尺,2.4尺者用于写法律条文和经书,1尺者用于写信,所以人们又称信为“尺牍”。
向简牍上写字,还要准备一把刀,写错时可以随时削去重写,至今修改文章还称为删削。对县级以撰文为业的官吏称为“刀笔小吏”。
古代文献对竹木简牍的书籍有很多记载。
西汉时期,人们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夹墙中,发现了许多竹简和木牍,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几十篇儒家经典。
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从孔子旧宅中所得《尚书》,因用汉以前古代文字所写,故称《古文尚书》,它与汉初伏胜传授的《今文尚书》(以汉时的当代文字所写)不同。后代学者有《尚书》的今古文之争。
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发掘汲郡的战国时魏墓,发现了大批竹简,记载夏、商、西周、春秋之晋国、战国之魏国的史事,经过整理,称为《竹书纪年》。
《左传》记载:公元前6世纪郑国的大夫邓析,曾作《竹刑》,这是一部把刑法写在竹简上的法律专书,写成于周敬王十九年(前501)。
地下发掘出的竹木简牍,已屡见不鲜,且数量巨大。
居延汉简出土于甘肃省北部的额尔济纳河流域。新中国成立前就出土1万多根,1972年和1976年又两次发掘,出土汉简约2万根,这是迄今为止,出土汉简最多的发掘。绝大多数是木简,少数是竹简,还有两幅木板画。已初步整理出70多册,记载的内容多为汉代历史。
1972年发掘了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两座,出土了极为珍贵的竹简。1号墓出土竹简4 942枚,整理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晏子春秋》、《墨子》等古书。《孙子兵法》有竹简105枚,1 000余字。《孙膑兵法》为初次发现,整理出233枚,6 000余字,它使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再现人间,是最珍贵的先秦古籍。
1972年和1974年发掘的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了600余根竹简被称为“遗册”,上面写着随葬的物品名称和数量。
竹木简牍原料易得,价格便宜,书写也十分方便。作为书写材料,它是甲骨与陶器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它仍然有许多缺点,体积大,分量重,阅读与携带都不方便。
战国时的名家代表人物惠施,被誉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他出游时,与弟子们乘一台车就够了,而装书的车却有5台。实际上,他5台车拉的书,如果用现在的纸来印,一书包也就装下了。司马迁的一部《史记》,写在竹木简上,就装了满满的一屋子,5台车还拉不完呢!
古代史学家颂扬秦始皇,说他事必躬亲,日理万机,不眠不休地批阅公文,一天看过的奏章竟有120斤重。其实不是秦始皇批阅的奏书多,而是写这些奏书的“纸”太厚重了。
汉代政治家东方朔进入长安,给汉武帝写了封奏书,竟用了3 000片木牍。写完了捆在一起,他搬不动,上朝时由两个身材魁伟的大汉抬着,还累得气喘吁吁。汉武帝翻阅时颇费力气,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奏书读完。他想把东方朔的奏书搬离书房,依然搬不动。
东方朔的奏书固然写得冗长,但最主要的还是写书的“纸”太笨重了。可见,竹木简牍作为书写的“纸”仍然不够理想。
“纸”字为什么是“纟”字旁
纸字以乡为偏旁,说明纸的诞生与丝有关系。
东汉学者许慎写了一本字典叫《说文解字》。他对纸字的解释是“纸,絮一苫也”。说明纸就是丝絮一片。
丝的制品很多,名称各异。古代用丝织品当书写材料,见于文献记载者,有素、绅、缣、帛等。
素是白色的生绢,正好写字。东汉的应邵在《风俗通》中说:光武帝刘秀迁都洛阳时,用2 000辆车拉以素、简、牍写成的经书与档案。可见白绢作为书写材料,已与简牍并用。
《论语》一书以记载孔子与学生们的言行为主。《卫灵公篇》中有“子张书诸绅”的记载。绅为丝织的宽大带子。
缣是双丝细绢,其白色者称缣素,极便书写与绘画。《宋史·张去华传》:“命以缣素写其论为18轴,列置龙图阁之四壁。”夏文彦在《绘图宝鉴》中说:“以淡墨写竹,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见者疑其影落缣素。”可知缣已大量用于写字和作画。
帛是丝织物的总称。《墨子》一书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汉书·苏武传》说:“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到了唐代,有专供书写绘画的绢帛,称“朱丝栏”。
丝织品做“纸”用,十分昂贵,平民之家是无法问津的,它开始于宫廷和贵族之家。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汉武帝生大疮,太子刘据到甘泉官来看他。汉武帝平时就说太子刘据鼻子太大,又有毛病,显得丑陋。绣衣使者江充欲害太子,就建议太子用纸把鼻子盖上。武帝问太子为什么用纸把鼻子盖上?太子无言以对,江充又挑唆说太子嫌武帝的疮脓太臭。武帝勃然大怒,太子慌张逃跑。
后来,太子卫与皇后出兵讨伐江充,兵败出逃,自杀于湖县。武帝发现江充诡诈,也夷其三族,造成了历史上的一次悲剧。
太子卫盖鼻子的纸,是漂丝的下脚料,又称“赫蹏”。
汉成帝元延元年(前12),成帝刘鳌宠爱赵飞燕姐妹,飞燕被立为皇后,其妹立为昭仪,姐妹二人红极一时,专横跋扈。
宫中有个叫曹伟能的宫女,生了一个男孩。按封建礼法,宫女一旦为皇帝生了儿子,就会身价大增,受到封赏。飞燕的妹妹十分嫉恨伟能,更怕因为自己不曾生育,从此受到成帝的冷漠。于是,她就把伟能送进冷宫,并让人送去用两张“赫蹏”包着的毒药,上边写着“告伟能,食此药”。伟能没有办法,只好含恨而死。
关于包药的两张“赫蹏”到底是什么?历代考据学家做过许多解释。东汉应劭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他说这两张“赫蹏”,就是以丝为原料的纸。
丝绵主要用途不是做纸,而是做衣料。我们祖先把煮过的蚕茧平放在竹席上,把竹席再放入河中洗泡敲打,丝绵做成后,从席子上揭下来,结果,竹席上还粘挂着一层薄薄的丝绵下脚。这层薄薄的丝绵下脚不能做衣料,就被钟鸣鼎食的贵族之家做纸用了。
这就是上边说过的太子卫盖鼻子的纸和赵飞燕妹妹包毒药的“赫蹏”。因为这种纸是用蚕丝做的,所以,纸字用“纟”为偏旁。
用丝绵的下脚做纸,既好用又轻便,书写、保存、携带都很方便。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稀少,太贵重。除了帝王将相、富商地主,谁能用得起呢!
用丝绵和丝绵下脚做纸,虽然有缺点,但丝纸的制造过程,却给人一个可贵的启示,即只要能找到一种类似丝的纤维物质,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就可以造出理想的纸了。
有关蔡伦造纸的争论
历史上的传统意见,认为纸是由蔡伦总结经验,创造发明的。依据是东汉刘珍等人编著的《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蔡伦传》说:“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此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典作尚方”是说蔡伦曾任掌管宫廷制造刀剑玩好器物的尚方司长官,“元兴元年”是公元105年。南北朝时范晔撰《后汉书·蔡伦传》沿袭了这一说法,遂有蔡伦造纸之说,流传了1 500多年。
由于考古工作者不断从地下发掘出蔡伦以前的纸,蔡伦造纸的传统意见开始动摇。
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熢燧亭中掘得一块麻纸,长100毫米,宽40毫米。同时出土的文物,有黄龙元年(前49)的木简,认定此纸大约早于蔡伦造纸150年左右。
1957年又在西安市灞桥砖瓦厂古墓中,发现了三块铜镜下垫的纸88张,大者10厘米×10厘米,小者3厘米×4厘米,经鉴定也是麻纸。古墓的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期,也早于蔡伦造纸。
20世纪70年代又在内蒙古居延地区的金关,发现了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的居延金关纸残片。进一步证明了西汉已造纸的意见。
蔡伦以前就有造纸的看法,唐、宋学人早就提出过。只是当时没有地下发掘的实物证明。
南宋陈槱的《负暄野录》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南宋史绳祖的《学斋拈毕》也说:“造纸‘不始于蔡 伦’,‘精工于前世则有之’。”
宋元之交的胡三省为《资治通鉴》做注时说:“俗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
虽然造纸的技术不始于蔡伦,但是,蔡伦对造纸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
蔡伦是东汉和帝时桂阳人,即现在的湖南省耒阳县。蔡伦家境贫寒,从小入宫当太监,初任小黄门,后升中常侍,参与国家机要大事的磋商,深得和帝信任。
他在任尚方令时,监造刀剑和宫廷玩物。他总结前人经验,带领工匠们研究磋商,经多次实验,终于用麻头、树皮、破布、渔网等为原料,将其切断,剪碎,放在水中浸泡,捣成浆状,经过蒸煮,在竹席上摊成薄片,晒干之后,就成了体轻质薄的植物纤维纸。
汉和帝永元十七年(105)蔡伦将植物纤维纸献给皇帝,皇帝表彰他的功绩,并通令全国仿制蔡伦的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造纸之功,历来受到人们的敬仰。他的家乡耒阳,到唐代还保留他的旧居,旧居前有一南池,池边有一石臼。相传是蔡伦造纸时捣碎原料所用。唐代耒阳县吏李悬特地将石臼送往长安,献给皇帝,作为珍贵的文物保存起来,可见人们对蔡伦的怀念。蔡伦的家乡湖南耒阳县至今还有供奉他的庙宇。他的墓地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铺,也有纪念的庙宇,游人如织,焚香顶祝。就连日本造纸工人,早期也供奉他为祖师,科学的福荫遍及全世界。
这位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卷入了宫廷的政治斗争。他虽然官越做越大,被封龙亭侯,长乐太仆。因受窦太后指使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窦太后崩,安帝亲政,蔡伦被赐死,饮药自杀。丑恶的宫廷斗争埋葬了他,但他在科技史上的贡献是永垂不朽的。纸对人类科学文化传播的功绩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的。
古纸的原料和工序
中国古纸的原料据宋初的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载:“蜀中以麻为纸……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藁、油藤为之者,尤佳。”这段记载的原料是准确的,最主要的原料是麻、藤、竹3种。
上文记述的在新疆罗布泊、陕西西安灞桥、内蒙古居延发现的古纸残片,经化验皆以麻为原料。
唐代记载典章制度的书《唐大典》中说:朝廷的法令,谕示和训令要用四川的麻纸写;开元年间(713—742)两京内府藏书一律用益州麻纸抄写;每月按规定赐给集贤院学者麻纸5 000张。唐宋又规定封王,任命将相等重大事件诏书必须用麻纸书写。通事舍人或侍宦宣读诏书时,有不识之字或断句错误,须有人在旁低声提示,称为“把麻”。苏颂曾对此写诗说:
“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
唐代藤纸也盛极一时,据《元和邵县图志》记载:专门进贡藤纸的州县有杭州、衢州、婺州、信州等地,最有名的是杭州由拳村所产的“由拳纸”。
唐代规定征召、赏赐、宣索、惩处专用白藤纸,太清宫荐告词文专用青藤纸,宫廷一般诏书专用黄藤纸。著名书法家米芾(1051—1107)曾赞扬藤纸说:“台藤背书滑无毛,天下第一余莫及。”陆羽也在《茶经》中盛称藤纸:“剡藤纸厚密,用于贮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竹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他说广东韶关用竹制笺。稍晚的段合路在《北户录》中提到浙江的睦州盛产“竹膜纸”。
竹纸虽然唐代已开始生产,但传播不广。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未有也。”周密也在《癸辛杂识》中说:“淳熙(1174—1189)末,始用竹纸。”但是,到了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使用就很普遍了。《嘉泰会稽志》说:“剡之藤纸,得名最旧,其次苔笺,今独竹纸名天下。”
造纸的工具和工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杨钟羲的《雪桥诗话续集》中均有详细记载。
造纸的主要工具是帘模。纸浆的纤维悬浮于水槽之中,由帘模捞上来薄薄的一层,榨干后就成了一张纸。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画出了帘模图。这种帘模以竹丝制成,有纵横框架支撑。
工序的第一步是原料加工。以竹纸为例,首先是砍竹。芒种时登山砍竹,截为5—7尺长的竹竿,放入装满水的塘中,浸沤100天左右,再加工捶洗,剥去青皮(叫杀青)。
经过浸沤、剥皮的竹料再涂石灰浓浆,放入锅内煮8昼夜,取出洗净,再浸以灰浆,放到另一锅中,加稻草,再煮沸,经10余天,纸浆烂而发臭,放入石臼内舂碎如泥,即可放入纸浆槽中待用。
第二步是抄纸。纸浆槽一般是长方形,视帘模大小而定。纸浆倒入槽中,待漂浮沉淀到水下3寸时,加入一种起漂白作用的水溶液,混溶之后,就可以抄纸了。
把长方形的帘模沉入纸浆中,视纸之厚薄,定提帘之深浅。在浅处振荡提帘纸就薄,在深处振荡提帘纸就厚。提出水面,渗去流水后,倒扣在一块木块上,一张张叠在一起。
第三步是干焙。抄出的纸张达到一定数量,上下各加一块木板,以绳索扣扎,像榨油一样挤压榨干;然后,用小镊子一张张揭开,放到用砖垒的火墙上焙干,就是粗糙的成品了。
杨钟羲所记造纸工序为12道,与宋应星所记大同小异,但有所进步。
其工序为:1.砍竹:取嫩者,并去梢;2.提纯纤维:去皮去壳等;3.蒸煮,捆扎浸浆后蒸煮;4.洗料:冲洗晾晒;5.曝料:放鹅卵石上晒干;6.灰沤:用灰汁沤后再蒸3次;7.礁舂:纸料舂成泥浆;8.提浆料:用细布袋滤掉灰汁;9.作浆槽:以石料凿成;10.造竹帘:以细竹丝织成;11.榨干水分:放石板上,满100张榨一次;12.焙干:贴火墙上烘干。
繁花似锦的加工技术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四川成都的长江岸边,有一座面向长江的望江楼。唐代有名的才女薛涛,凭窗远眺,心潮激荡。因为她刚刚收到一封元稹寄来的信,想起他们多年的交往,有一种友爱涌上心头。花间柳下,咏月吟风,碧玉粉笺,常托情思。于是,她走回案边,提笔给元稹写了一首新诗,寄赠元稹,作为回信: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淡,两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元稹为什么给薛涛写信呢?是因为他最近读了李商隐的一首诗,那诗中有一句盛赞薛涛的诗,他就抄了寄给薛涛:“浣花笺纸桃花色”,“浣花笺”是薛涛自制的信笺纸,因为她定居浣花溪而得名。
浣花笺是薛涛自行设计与染色的小信笺。它是用芙蓉花的汁加入芙蓉皮为原料的纸浆中,制成的桃红色的信纸,它代表了我国造纸技术中染色的精品,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我国对纸施以染色,现知最早的记载出于《汉书》的注文。前边提到的“赫蹏”,三国时孟康注释说:“染纸素令赤而书之”,说明已开始将纸、帛染成红色写字了。
公元4世纪,后赵国君石虎的诏书用5种颜色分类撰写。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赏赐群臣,其中有四色纸3万张,说明萧纲登基时,染纸的数量已经很大,技术渐趋成熟。宋朝的造纸名家谢师厚,造出了“谢公十色笺”,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蓝10种颜色。明清时期,无锡县盛产朱砂笺,是以天然矿物颜料朱砂染成。这种朱砂笺书写春联,贴于屋内和屏风,“历数十年,殷鲜不改。”这说明染色的技术与质量是十分高明的。
砑光也是古纸的加工技术之一。古代的砑光有两种技术,一种是螺壳与磨石的碟磨砑光法,另一种是用打纸槌的槌打砑光法。
东汉末年,砑光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有一位叫左伯的师傅,人们称他的砑光纸“研妙辉光”。
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的写经纸,保存于敦煌千佛洞,这种纸的砑光水平较左伯纸又有提高,显得更平整与光滑。
唐代剡溪的砑光技术最有名,诗人皮日休称赞剡溪的藤纸莹滑光润,作诗说:“剡藤光如日。”宋代剡溪藤纸的砑光技术更加精益求精,色泽明亮,光辉夺目。欧阳修写诗颂扬说:“剡藤莹滑如玻璃。”
古纸由互相交织的纤维薄片组成,纸面凸凹不平,常有透光之处。印刷时会从反面洇透,称为漏印。为了解决透印和改善纸的平整度,人们采取填粉的技术,又称涂布。即在纸面涂一层加胶的白粉,填平纤维的空隙。
最迟在晋代,我国已采取了填粉技术。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过一张写着《三国志·孙权传》的晋代古纸,表面所涂白粉,经化验是由白垩、石灰和蜃灰等制成。在新疆哈拉和卓地区还出土了一张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的古纸,也采用了填粉技术。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题写的《苕溪诗》,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所用楮皮纸,就是经过填粉和砑光处理的楮纸,表面平整而光滑。
使用填粉技术的涂布纸,在欧洲是18世纪出现的。美国造纸史专家亨特指出,1764年库明斯在英国首次获得涂布纸的技术专利权。比在新疆出土的晋代涂布纸晚了1416年。
古纸的第四种加工技术是涂蜡。涂蜡是为了增加纸的透明性,用于临摹书画,还具有防水性能。
唐代涂蜡染檗的硬黄纸,用于书写和绘画者最多。唐朝初期抄写的《法华经》藏于敦煌,就是以麻为原料的硬黄纸;辽宁博物馆收藏的唐人书法摹本《万岁通天帖》与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无上秘要》手写本,都是唐朝中期涂蜡硬黄纸。
涂蜡有黄白两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手写本《刊谬补缺切韵卷》就是双面涂以白蜡并砑光的硬白纸。还有一种粉蜡纸,唐代著名书法家禇遂良书写的《枯木赋》,智永书写的《千字文》都用的粉蜡纸。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三马图赞》用的是经过砑光的白蜡纸;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是用的泥金绘云龙纹粉蜡氏。
国外的涂蜡技术是1866年在欧洲首次出现,比我国唐代的蜡笺纸要晚1000多年。
我国的古纸加工技术,最值得称道的是防蛀技术。
古书中有一种身披银鳞的蠹鱼虫,专吃纸中的胶质和糨糊,咬碎大批的古籍,为防备这种害虫,古人采取了染纸避蠹的技术。
我国很早就采用了以黄檗汁染纸防虫的技术。3世纪时,东汉刘熙将潢字释为染纸。西晋时陆云给哥哥陆机写信说:哥哥的文集20卷,已印完11卷,庆当用黄檗汁浸纸。
北魏(386—534)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将黄檗染纸的方法写入了《齐民要术》,详细记述了黄檗汁提取法和如何节约黄檗原料,称为“染潢”。
黄檗为何可以防虫呢?因为黄檗树皮含有小檗碱、黄檗碱和棕梠碱等生物碱。生物碱是具有碱性的含氟有机物,有较强的杀虫作用。
由于“染潢”的纸具有防蠹作用,书画家多数都使用它。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多用黄纸书写。据《太平御览》记载不学无术的司马难消,竟将黄纸卷在红轴上堆起来冒充名人书画和古代典籍。这说明了“染潢”的技术是很普遍的。敦煌石室保存的从晋至宋1000多年的经卷,大多是经过“染潢”处理的。
南宋时,出现了具有防蛀作用的浸椒纸,用这种纸印的书没有一页被虫咬蚀。建阳出产的黄椒纸最有名。
椒纸为什么能防蛀呢?因为花椒皮中含柠檬烯、枯醇和香叶醇等挥发油,它性热味辛的特点都具有杀虫之效。花椒果实中含有香茅醛,根中含有白鲜碱、小檗碱等生物碱,都使蠹虫望而却步。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皇帝赵昚因为所要的书多为虫蛀,就命令以“枣木椒纸各造十部”,因为椒纸“可以杀虫,永无蠹蚀之患”。
古代的防蛀技术,还有一种叫“万年红”的封衬纸,这种防蛀纸上涂有橘红色的染料,这种染料具有防虫作用。
同样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代崇祯四年(1631)的《梦溪笔谈》加了初纸“万年红”就一直完好无损,未被虫蛀。而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本《说纂》未加“万年红”初纸,就被虫蛀了。
这种橘红色的染料,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铅、碱性硫酸铅和一氧化铅。这些成分含有剧毒,其微量就可使蠹虫致死。
这种“万年红”防蛀纸,流行于明清时期,这种防蠹纸简易适用,效果显著,药力持久,色泽鲜艳,增强美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卓越发明。
我国的古纸加工技术,还有印花、粘接、洒金,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了。
纸中名品数宣州
中国历史上所产各种名纸,应首推宣纸。它莹润洁白,绵密柔韧,韵墨均匀,不易虫蛀,有“纸寿千年,百折不损”的盛誉。
我国大书法家郭沫若赞扬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以表达艺术的妙味。”
鲁迅提倡木刻,将宣纸寄给前苏联木刻家,前苏联专家回信说:“印版画,中国宣纸第一,举世无比。它湿润柔和,敦厚吃墨,光而不滑,实而不死,手拓木刻,它是最理想的纸张。”
传说清代嘉庆(1796—1820)年间,宣纸已远销欧洲。一束宣纸做成的纸花,在英国伦敦市场上可以卖70个基尼金币(折合人民币500多元)。可见它是何等昂贵。
我国的宣纸早已名扬四海,誉满全球了。
宣纸从唐代起被定为贡品,隨贡的名品纸还有表纸、麦光纸、白滑冰翼纸、白滑纸、七色纸等。
宋代宣纸在泾县开始生产,始于曹氏家族。现在,泾县是宣纸最大的生产基地。因为这里山多地少,又盛产檀皮。宣纸是当地百姓的衣食之源。
元明两代,宣纸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名笺不断出现。如蜡砑五色笺、花格白鹿笺、松花笺、月白笺、罗纹笺等等,都是特制艺术精品。
清代宣纸名品近百种,分生熟两类。生宣有单宣、夹贡宣、罗纹宣、玉版宣等,以泾县东乡泥坑的“汪六吉宣纸”最有名;熟宣有虎皮宣、珊瑚宣、冰琅宣、云母宣、泥金宣、蝉翼宣等,熟宣经过了加工和染色。
清代乾隆年间,宣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皖南山区家家户户从事造纸业。古人写诗称赞纸业的繁忙景象:
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
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
1000多年来宣纸一直是文房四宝中的佼佼者,它洁白坚韧,白色柔和莹润,光洁可爱。它白得稳定,久藏不黄;它坚而柔韧,轻飘绵软,却抖而不裂,折而不断。特别是它的湿强度高,韵墨性能好,浸水后用手拾起,也不破碎,墨迹沾水也不渗化,千百年后,仍能墨色如初,成了书画装裱的极好材料。
宣纸为什么能有如此的特点呢?这与它的传统生产工艺有关。
宣纸的主料是青檀树皮,檀皮纤维长而柔韧,抗拉力强。纤维粗细均匀,细胞壁薄,所以吸墨力强而均匀,受水不变形,沾墨不起拱。
青檀树皮的处理过程是浸水,石灰泡料,发酵、蒸煮、摊晒、日光漂白、洗料、选料、切碎、打浆、抄纸、焙干、整纸等工序和操作。传统工艺整个过程需300天。
现代的打浆工艺是用打浆机切碎,使纤维帚化;宣纸采用石臼舂捣,使纤维帚化,保证了纤维长而帚化度低,保证了宣纸的柔韧和绵软。
宣纸采用古代工艺的两次上浆法,竹廉在木槽中来回各抄一次,比一次上浆法纤维交织均匀,结构细密,表面光洁,吸墨性强。
宣纸及其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国特有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正是借助于宣纸才千载流芳,名扬四海。
白纸无脚走天涯
纸作为重量轻、价格廉,便于书写的材料,它比埃及的纸草,印度的贝叶,欧洲的羊皮更管用,更便捷。所到之处,备受欢迎,处处生根开花,很快传遍了五大洲。
纸和造纸术最先传入了近邻朝鲜。据日本历史古籍记载,西晋太康六年(285)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国王仁博士携带《论语》10卷,《千字文》1卷,到达日本。说明西晋以前,纸已传入了朝鲜。
造纸技术传入朝鲜,大约是东晋时期。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九年(384),摩罗难陀和尚奉命从山东出发,扬帆渡海,到达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摩罗难陀一行人带了大批经书,他自己又懂得造纸技术,向国王献上了经卷,并介绍了造纸技术,被国王礼为上宾,从此,造纸技术在朝鲜传播开来。
造纸术在朝鲜得到广泛的传播,并有新的创造。朝鲜的“鸡林纸”可以两面印刷,为我国宋代工匠所喜爱,宋代古籍就有许多用“鸡林纸”印刷。明代的《蕉窗九录》有高丽纸一条,其文曰“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泼墨可爱。”这说明中朝两国在造纸技术上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
纸传入隔海相望的日本,是借助于朝鲜的王仁博士。王仁带着大批书籍赴日,被日本国王聘为太子的老师,讲授中国古籍中的儒家学说。
造纸术传入日本,也是朝鲜和尚的功绩。隋炀帝大业六年(610)昙征渡海去日本,他把造纸技术和制墨方法教给了日本人,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下令设厂造纸,推行全国。后来又派人到中国学习造纸和种楮,造纸业在日本日益兴盛起来。
中国的造纸术,最晚在西晋已传入越南。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一书中,已提到越南所造的谷皮纸。
纸和造纸术传入印度,也是和尚的功绩。这些佛门弟子有坚定的信仰,不畏千难万险,往来于中印之间,传经送宝。唐代的玄奘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但是,他取回的经书还都写在贝叶上。7世纪以前,印度没有纸张,大量的佛学经典,都是写在晒干的贝多罗树叶上。
7世纪末,印度的梵文中,出现“纸”字。以后从印度传来的经书,写于贝叶者越来越少,抄于纸上者则越来越多,印度普遍用纸大约在11世纪。
纸和造纸术传入孟加拉的时间,大约与印度相同,纸的普遍使用当迟于印度。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航海经过印度与孟加拉,随行的翻译马欢在《瀛涯胜览》里提到“榜葛刺”(即孟加拉)造的纸“光滑细腻如麂皮一般”,这说明孟加拉的造纸技术已很高超,一定走过了很长一段里程。
纸传入阿拉伯各国,是通过“丝绸之路”。它和丝绸、瓷器、茶叶一起,运往了阿拉伯各国,最迟在4世纪末阿拉伯各国已用纸写经了。
在吐鲁番和田出土了一批西晋隆安三年(399)的古纸,这些古纸上,不但有波斯文写的《圣经》,而且还有用希腊文写的《圣经》赞美诗,这是纸传入阿拉伯的确证。
阿拉伯人学会造纸技术,与唐玄宗时期的一次战争有关。天宝十年(751),唐朝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带领军队,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的齐牙德·衣布·噶利率领的军队交战,结果,高仙芝被打得大败,许多唐朝士兵做了俘虏,其中不少人曾是造纸工匠。
阿拉伯人发现了这批造纸工匠,就在撒马尔罕设立了造纸厂,大量生产纸。不久,阿拉伯人自己也学会了造纸技术。
10世纪,阿拉伯学者比鲁尼在书中写道:“中国战俘把造纸术传入撒马尔罕,从那以后,各地都办起了造纸厂。”
公元793年伊拉克的巴格达建立了阿拉伯人的第二家造纸厂。这个造纸厂依然使用了一批中国工匠。
公元795年,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出现了阿拉伯湾的第三家造纸厂。
阿拉伯人的造纸厂,把纸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和北非,他们对中国造纸术的传播起了桥梁的作用。
大约公元900年前后,阿拉伯人越过红海,把造纸技术教给了埃及人。埃及的第一个造纸厂设立于非洲北部海岸的亚历山大市。阿拉伯人和埃及人使用了多年的“纸草”逐渐退出了生活的舞台,开始进了历史博物馆。
公元1100年,摩洛哥的非斯也建立了造纸厂,造纸技术在非洲传播开来。非洲人结束了把纸草切成薄片,放到板上压平,然后写字的做法。他们不仅写字用纸,连包装香料、蔬菜也用纸了。
纸传入欧洲,是经过小亚细亚的大马士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传入威尼斯的。大约是12世纪的初期。
在此之前,欧洲人先用蜡板记事,后使用埃及的“纸草”。5世纪时教会的僧侣从小亚细亚人那里学会了用羊皮和牛皮写字,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价格昂贵,又不便携带。
当阿拉伯人的纸张源源运入威尼斯的时候,非洲的埃及人和摩洛哥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了西班牙。公元1150年在西班牙的沙迪瓦城建立了欧洲的第一家造纸厂。
公元1180年造纸术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在法国南部的赫洛尔城建立了欧洲第二家造纸厂。从此,法国成为了欧洲纸张供应中心和造纸技术的中转站。纸张不断运往荷兰、比利时和德国。
公元1276年,意大利人在蒙第法诺城建立了造纸厂,接着,巴士亚、特里伐索、波伦亚、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也纷纷建立造纸厂。意大利成了又一个造纸中心,产品纷纷运往瑞士、德国。
公元1320年,德国在美因茨和科隆分别建立了造纸厂,1391年德国又从意大利招收大批工匠,在纽伦堡建立了造纸厂。德国是第三个欧洲纸张输出国,产品运往波兰、瑞典、丹麦等国家。
欧洲的教会势力和统治者,曾想阻止造纸术的传播。教会僧侣认为用纸写公文是低贱的事情,德皇腓特烈二世也曾下令公文一律写在羊皮上,违者严惩不贷。但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
造纸术1320年传入比利时,1323年传入荷兰,1460年传入英国,1491年传入波兰,1532年传入瑞典,1540年传入丹麦,1560年传入芬兰,1567年传入俄国,1654年传入挪威。至此,中国的造纸术传遍了欧洲大陆。
公元1575年,西班牙人把造纸术带到了美洲,在墨西哥的喀堪城建立了美洲第一家造纸厂。1690年荷兰人在费城,建立了美国的第一家造纸厂。1803年造纸术传入加拿大,在魁北克建立了造纸厂。北美洲普遍有了造纸厂。
19世纪初,造纸术传入澳洲的墨尔本。至此,中国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从蔡伦造出写字的“蔡侯纸”到欧洲的第一家造纸厂,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程。蔡伦逝世距今也有1800多年了。但他的名字将永铸科学史册,他的科学发明的福荫早已遍及了全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