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打开课本,阅读课文时;当您每天早晨走向报亭,去看当天的新闻时;当您走向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去购新书时,您是否想过印刷术的重要呢?
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能够供应千千万万学生的课本吗?如果没有印刷术,报纸能印出当天的新闻吗?如果没有印刷术,人类怎样传播科学与文化呢?
您想知道人类在发明雕版印刷以前,所走得艰难历程吗?您想了解我国在发明活字印刷以前所经过的曲折道路吗?那么,请与我们一起去追溯印刷术的源头吧!
印刷术的第一个老前辈——印章
印刷术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追根溯源,它最老的前辈应该是印章,即手戳。印章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非常普及,几乎人人都有印章,那是他们领工资、取邮包的凭证啊!
印章就是在石料、木料等材料上雕记的图形与文字,或者用青铜铸成图形和文字。现存最早的印章,是从战国墓中出土的4个铜印,有阴文,也有阳文,清晰遒劲。
我国最早记载印章的书是《周礼》,“掌节条”说有:“货贿用玺节。”汉代郑康注说:“玺节者,即今之印章也。”这种印章是货物交换时加盖的检印。
《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九年(前544),鲁国的季武子兵临卞城,让公冶问鲁侯玺印之所在,想取而得之。鲁侯告公冶,季武子欲取卞城,诈言卞叛,并赏给公冶礼服,争取公冶站在鲁侯一边,使季武子索取印章的目的没有达到。这说明春秋时,印章是诸侯权力的象征。
唐代《通典》说:“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认为印章始于夏商周,夏代尚无文字,不可能有印章,始于商周则是可能的。
您看过以战国时代邯郸之战为内容的电影《绝代佳人》吗?那位通性机敏的“佳人”如姬,胆大心细,从魏安厘王身边偷出了调动军队的印章——虎符,才能使信陵君调动魏军,大败秦军。如姬才成了绝代佳人,信陵君救赵才成了历史上的千古佳话。印章在历史上曾起过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在“战国何纷纷,兵戈浮乱云”的时代,提倡合纵的政治家苏秦游说诸侯,纵横捭阖,竟挂了六国相印。
秦始皇统一全国,夺得了那块秦昭王要用15座城换取、蔺相如用生命保卫了的和氏璧。他用这块稀世珍宝,刻成了皇帝的印章——玉玺。从此,“玺”成了皇帝印章的专用字,别人不许再用了。
到了汉代,皇帝的印章依然称玺,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图章称为章,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图章称为印,而一般人的图章称某某私印。印章的使用已非常广泛。
秦汉的印章还只是人名与简单的图形,可是,到了东晋,有些道教的教徒,为了散发他们的符咒,扩大了印章的面积与字数。有一颗雕刻符咒的图章,在4寸见方的枣木上,刻了120个字,已经是一篇短文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木印更进一步扩大,最大者长一尺二寸,宽二寸五分,它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印刷用的雕版了。
雕版印刷术就这样,由印章一步步发展而来,所以,我们说印章是雕版印刷术的老祖宗。
印刷术的第二个老前辈——石刻
为印刷术铺平道路的第二个老前辈是石刻。它的历史也像印章一样年代悠久,源远流长。
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是春秋时代的10个石鼓,这10个石鼓是在陕西省凤关怀县发现的。它们在地下历尽沧桑,出土后又久经风雨剥蚀,有一个已一字不存,其他的四面刻字,每个石鼓上刻着一首有韵的诗。
《史记》记载:秦始皇东巡曾刻石七次,想让自己的赫赫武功和统一大业流芳千古。他在峰山、泰山、琅玡、会稽、芝罘的石刻,都是类似石鼓的立石。峰山的石刻仍十分完好,泰山的石刻也还有残迹。
汉代以后,石刻范围逐渐扩大。除石鼓、立石之外,还有刻碑、刻经、摩崖、建筑石刻、砖瓦石刻等等。其中,刻碑与刻经与印刷术的发明有直接关系。
汉代凡是记事文字需要传之久远的,就用石碑刊刻,这种风气十分盛行。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受到特殊重视。读书人互相传抄, 十分混乱,造成以讹传讹,谬误百出的现象。
东汉熹平四年(175),蔡邕请求汉灵帝刘友把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读书人校正的标准,汉灵帝批准了这一请求,组织人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刻经。
当时石刻的经典有《鲁诗》、《尚书》、《仪礼》、《易经》、《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等,这次刻碑是空前的壮举,有些石刻至今还被保存着,称为熹平石经残片。
汉灵帝又批准将这些石刻立于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门前,刚立起来的时候,洛阳鸿都门外(大学所在地),每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抄写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后来人们嫌抄写费时费力,就把纸铺到石碑上,刷墨捶打,由于碑上的刻字是凹下去的阴文,把纸从碑上揭下来,就出现了黑底白字的碑文。
一张张的碑文,从石碑上拓印下来,就集成了《尚书》、《春秋》、《论语》等书。石刻就是这样一步步为雕版印刷术铺平了道路。
人们自然会想到石刻费力,木刻简便,为什么不可以把经书刻在木板上加以拓印呢?于是,就真的这样做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诗说: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难道我们不可以把这种枣木雕刻的碑文拓印叫做雕版印刷吗?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前边的叙述,使我们看到图章和石刻为雕版印刷铺平了道路。雕版印刷术的诞生已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了。
雕版印刷是印章与石刻结合的产物,是两者取长补短的结果。印章大多数刻的是阳文,字凸起来,便于印刷,缺点是面积太小,刻的字少。石刻刻的是阴文,字凹下去,不便印刷,优点是面积很大,字数很多。
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雕刻大面积的阳文木板,开始印刷常用的历书、佛教经书等。但是,雕版印刷开始于什么时候?它是谁发明的呢?历史上却没有准确记载,但我们却可以肯定地回答:雕版印刷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
在坚硬的岩石上,千锤万击的是谁呢?只能是石匠。只有他们那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和千万次的实践,才能在石碑上刻出清秀隽永、雄浑遒劲的字迹。在玉石和木料上巧运雕刀的又是谁呢?只能是雕刻工匠和民间艺人,只能是通过他们长年累月的精雕细刻才创造了那典雅秀润的印章和栩栩如生的砖木雕刻,使它成了一朵千载不凋的艺术之花。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隋代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认为始于隋代,但是,没说明具体年代。明朝陆琛的《河汾燕闲录》说开始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明朝邵经邦的《弘简录》认为始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病逝,宫人把她编撰的《女则》送唐太宗御览。唐太宗为了纪念长孙皇后命令用雕版印刷刻印了《女则》一书。
清代王士桢《池北偶谈》支持《河汾燕闲录》的看法,认为始于隋代。唐代元稹为白居易诗集《白氏长庆集》所写的序文说的白居易的诗集是用雕版印刷所刻印。《隋书》与《北史》也都认为雕版印刷始于隋代。
故应该说雕版印刷始于隋代,大批开始用于印书是在唐代。《旧唐书》记载:唐文宗大和九年(835)12月,东川节度使冯宿到任,见集市上到处都是私人雕版刻印的历书,经过调查才知道,剑南、两川、淮南都私印历书,而且赶在官印的历书之前上市。冯宿认为这有失政府的尊严,奏请皇帝明令禁止。唐文宗立即发布诏书,严禁私印历书。
黄巢起义席卷全国,攻克长安,唐僖宗逃往四川,跟随他逃到四川的柳玭,在《家训》中记载:成都的书市,随处可见雕版印刷的阴阳、占卜、杂记之类的书籍,而且多数是民间私印。
皇帝逃往四川,唐王朝岌岌可危,司天台不再发布历书,也没人发布诏书禁止民间私印历书了。于是,私刻历书遍及全国。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有两个私刻历书的人在大月小月上差了一天,都说自己的正确,互不相让,就去找县官评理。县官竟然做和事佬,劝他们说:你们的差别仅仅是大尽小尽而已,都是做生意的,差一天又有什么,就互相谅解吧!
从皇帝明令禁止刻印历书,到县官亲自劝解吵架,既说明政府已不再禁止私刻历书,也说明雕版印刷术在民间的使用更加广泛了。
现在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我国唐代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最初收藏于敦煌千佛洞,1900年被一个姓王的道士发现,书未有“王玠于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为双亲刻印”的字样。
《金刚经》是长卷型雕版印刷品,长1丈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的扉页是释迦牟尼给弟子们说法的图画,神态生动,浑朴凝重。其余是《金刚经》全文,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墨色均匀,笔画清晰,说明了当时的雕版技术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阶段。
书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古籍,图是保存至今的世界上最早的木刻版画,令人气愤的是这件稀世珍宝,1907年被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偷走,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
在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刻印时间是公元1423年,晚于唐代刻印的《金刚经》600多年。
五代时期,首开官府大规模雕版印刷之先河。历任五朝宰相、太师、太傅的冯道,虽然历代史书对其多有微词,但是,后唐长兴三年(932)他倡导刻印儒家经典,在田敏领导下校对与刊刻的“五代国子监本”《九经》,是中国古籍中的珍宝。历时22年才全部印完,冯道与田敏在中国印刷史上是应该占有一席地位的。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印全部《大藏经》,这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一次印量空前的壮举。这套大书历时12年,共印1 076部,5 048卷,雕版13万块。宋代最著名的刻工是蒋辉,他刻的书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刀法纯熟,字迹精美。
宋代已经出现铜版印刷,多数铜版用来印刷钞票,因为铜版印刷线条细密,图案复杂,不易仿造。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铜版,是宋代掌握雕刻铜版技术的确证。
雕版印刷中的最突出成就是彩色套印技术。
北宋初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印刷的纸币。为了防止伪造,四川的“交子”,盖有红黑两种印记。不久,又出现了用红、蓝、黑三色印制花纹的印记,这已经为彩色套印铺平了道路。
元朝末年,我国终于发明了用红黑两种颜色的套印技术。办法是设计两块大小一致,框边完全吻合的雕版,一块刻红色字或画,一块刻黑色字或画,分两次印刷,称为套印。
元代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现湖北江陵县)用朱、墨两色套印了《金刚经》,这种《金刚经》保存至今,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彩色木刻套印本。比欧洲第一本彩色印的《梅因兹圣诗篇》要早170年。
明代万历年间,彩色套印进一步发展,闵齐伋、凌汝享、凌濛初等都是彩色套印的能工巧匠。彩色套印技术与版画相结合,便产生了鲜丽夺目的套色版画,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就是保存至今的精品。它深得鲁迅与郑振铎先生的喜爱,堪称彩印古版画的艺术珍品。
印刷术中的新飞跃——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已是很大的进步,一本书雕一次版就可以印千百本,免去了抄书的费时费力,免去了传抄时的错漏讹误。但雕版印刷仍是有缺点的,雕版时太费工,一部大书要刻好多年,如《大藏经》就费时12年。如果雕版只印一次就废了,则更可惜。
宋代庆历(1041—1048)年间,印刷术中产生了更伟大的发明,劳动人民出身的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沈括记入了《梦溪笔谈》。他用胶泥做成一个个的活字,然后用火一烧,变得十分坚硬。制版时先放一块平铁板,板上放上松香、脂蜡、纸灰、圈起四框,框里排好泥活字,用火一烤铁板,松香、脂蜡就熔化了,粘住了泥字。再用另一块铁板将字压平,就可以印刷了。
印完一本书,用火一烤铁板,香松、脂蜡再次熔化,泥字自然脱落,还可再次排版用。用过的泥活字依然按声韵排列,便于选择。
常用字做几十个,生僻字现做现烧。为提高效率,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交替使用。
毕昇还试过木活字,他说因为木质纹理不同,受水后膨胀,木字高低不平,不便印刷;木活字粘上松香、脂蜡又不易弄掉,不及泥活字好用,就废止了。
毕昇的创造已经具备了现代印刷术的3个基本步骤:制造活字、排版、印刷。
毕昇的发明并非轻而易举。清朝安徽省泾县一个叫翟金生的塾师,想仿制毕昇的泥活字,费时13年,才造成10万个泥字,果然可以烧得像牛角、骨头一样坚硬。
翟金生不仅烧制了泥活字,他还用泥活字试印了一本《泥版试印初编》。他的实际仿制和试印,打破了过去许多中外学者对毕昇发明泥活字的怀疑——认为泥活字脆弱易裂不能印刷的无知妄说。
元朝时期,有人试制过锡活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由于锡不粘墨,印字不清楚,没有通行。
元朝的王祯再次制造木活字,由于选料精良,终于造成了可以用于印刷的木活字。他用木活字印成了《大德旌德县志》,全书6万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100部。
他把木活字的制造方法,记入了《农书》。他在任旌德县尹期间,于大德元年(1297)至二年,设计试制了木活字。他先在一块木质均匀的木板上刻好字,再用小锯把每个字锯开,并用刀将四面修光,每块修得大小、高低一样。然后,将木字排入木盘,每排一行,就用削好的竹片隔开,并用木屑将字塞紧,使其不能移动,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王祯造的木活字,共有3万多个。他将这些木活字放入自己发明的转轮排字架。他用木材做了两个直径7尺的大轮盘,一个叫韵轮,一个叫杂字轮,不常用的木活字排入韵轮,常用的之、乎、者、也等和数目类木字排入杂字轮。排版时,一人念原稿,一人站两轮中间,转动木轮,进行捡字,十分方便。
王祯之后,木活字开始用于印刷。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曾用枣木刻成253 500多个木活字,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8种,2 300多卷。这是我国印刷史上以木活字印刷的最大丛书。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无锡的毕燧发明了铜活字。他用铜活字印刷了《容斋三笔》。清代的陈梦雷又用铜活字印刷了《古今图书集成》,共5 000多册,10 040卷。这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浩大的工程。
像毕昇这样一位对世界科学文化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发明家,我们对他的生平几乎一无所知,除了他是“布衣”出身以外,历史上竟再没有任何记载,实在令人遗憾。
活字印刷术的世界性贡献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首先传入了近邻朝鲜。北宋端平元年(1234),朝鲜仿制泥活字成功,称为“陶活字”。据张秀民先生研究,日本收藏的《性理喻林》、《古今历代撮要》,就是泥活字印本。
朝鲜泥活字之后,又创造了铜活字,朝鲜使用铜活字先于我国,这是朝鲜人民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朝鲜的铜活字铸造由太宗李春芳主持,明代永乐元年(1403)朝鲜成立铸字所,铸字数十万,称为“癸未字”,其后又由李蒇主持铸造了精美的“甲寅”和“庚子”两种铜活字。“甲寅字”被誉为“朝鲜万世之宝”。宋端平元年(1234),晋阳公崔怡用铜活字印成《详定礼文》28本。
朝鲜也仿制过木活字,明洪武九年(1367),用木活字印刷了《通鉴纲目》。明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侵略朝鲜,抢走了木活字、铜活字。
日本称木活字为“一字版”。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日本用木活字印了第一本《古文孝经》,现已失传。现存最早的日本木活字印刷品是文实禄五年(1596)印刷的儿童读物《徐状元补注蒙求》。现存最大的木活字印刷本是《大藏经》,自明崇祯十年(1637)开印,至清顺治五年(1648)印完,共印6 323卷。
日本用万历三十五年(1607)得自朝鲜的铜活字,印行了《六臣注文选》,万历四十四年(1616),印行了《群书治要》。因为铜活字不够,便请汉人林五官等人增铸,于京师召五山僧校正。这部《群书治要》是朝、日、中三国技术合作的结晶。
中国木活字也传入了越南,明代天顺六年(1462)印刷了中越唱和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印刷了《新编传奇漫录》。道光二十一年(1841)越南向中国购买了大量木活字,咸丰五年(1855),印刷了《钦定大南会典事例》,光绪三年(1877),印刷了《嗣德御制文集》。
明弘治五年(1492),活字印刷术传入西亚各国。波斯在大布里士城印刷纸币,把中国的“钞”字印了进去,是仿照中国的证明。
印刷术又从西亚传入非洲。14世纪埃及在法雍发现了10件印刷品,与中国印刷方法相同。16世纪摩洛哥也开始了活字印刷。
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从新疆到波斯(伊朗)、埃及,传入欧洲的。明正统十年(1445)德国人戈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景泰七年(1456),德国人谷腾堡在梅因兹用活字印刷了《四十二行本圣经》,又称《谷腾堡圣经》。接着,活字印刷术传入了意大利、瑞士、捷克、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英国等。约于16世纪传入莫斯科。
恩格斯针对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评价说:“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
17世纪印刷术传入南北美洲,首先是墨西哥、秘鲁学会了活字印刷。崇祯十一年(1638),美国麻省剑桥开始活字印刷,很快传遍了各主要城市。
嘉庆七年(1802)澳洲悉尼出版了活字印刷书籍。至此,活字印刷术传遍了全世界,它造福于人类的功绩是永垂史册的。
如果说植物纤维纸是推动文化之舟的风帆,那么印刷术就是科学飞腾的螺旋桨。它们对世界科学文化传播所作的贡献,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的。
印刷史上新的革命
印刷技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泥活字到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一步步前进,一步步革新,经历了几千年。
20世纪70年代,印刷技术经历了一场新的革命,那就是电子计算机走进了印刷界,它的到来,宣告了“铅与火的时代”结束了,引起了报纸、出版、印刷各种行业的突变。
长期以来,印书印报一直是一种繁重的手工劳动。排字工一个一个地捡字、排版;铸字工人在烟尘滚滚的铸字炉旁,熔铅铸字,拍打字形,浇铸铅版;再把沉重的铅版装上印刷机、一页一页地印出来……
铅字有毒,工作环境又烟熏火燎,工人劳动时又脏又累,效率却又差又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子计算机一进印刷厂,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采用电子计算机打字排版,并控制激光束进行照相制版,实现了排版印刷工艺的自动化。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刻模、铸字、捡字、拼版、浇版等繁重复杂的劳动。
印刷厂里那些陈旧的机械设备,连同有毒的铅块和火焰喷射的熔炉,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电子计算机和激光照排的新设备了。
首先采用电子计算机印刷技术的是报纸。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报社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编排印刷,有些著名的大报率先实现了报纸工作的电脑化。
在实现电脑化的报社编辑室里,再也听不见轧轧的打字声,却到处闪耀着电脑的视屏。
报社与各地的记者保持着24小时的联系,记者发出的新闻稿一律储存进计算机,分类登记,并打出清样。
编辑用计算机加工稿件,用键盘进行增删插改,可随时向总编室报告改好的稿件。总编也是通过终端的银屏,审定编辑送审的稿件,决定弃取及版面安排。
总编室根据整页的版面设计,将标题、文稿、照片等组合成“大样”。过去“大样”作业要在宽大的台板上进行,十分麻烦费力。现在微缩到计算机的视屏上进行,调整更新版面,放大缩小标题,改变字体字号等等,都通过按键和鼠标器来完成,迅速准确,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由大样印字机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清样,供检查使用。
通过最后检查,在终端机上发出照排命令,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激光照排机进行照排,使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扫描打点,激光见光打点,使底片感光;无光则不打点,底片就不感光,整个版面照排完成,就构成了完整的版面底片。然后,用版面底片制成很薄的富有弹性的印刷用铝板,重量只有铅版的1%。
把铝版卷在轮转印刷机上,即可进行快速印刷,一台轮转机可印一百几十万份。
电子计算机还实现了捆包、分发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可依据地址的信息条纹读出地名,将捆好的报纸按地点分选、装车,送往读者手中。
由于采用激光照排机和转轮印刷机耗资较大,一时还难以普遍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轻印刷系统异军突起,迅速地占领了许多印刷阵地。
它不像激光照排系统那样技术复杂、设备庞大。被称为桌上印刷系统,由微型机、图像扫描仪、激光印刷机、静电制版机、小型胶印机等组成。
它用键盘输入文稿,用图像扫描仪把照片、图像资料一一输入,用微型机进行编辑修改,版面设计,最后由激光印刷机印刷。
最近几年,美国出现了一批“家庭出版社”。这些出版社既没有排字房,也没有印刷机,所有资产只是一部微型机和一部几千美元的激光印刷机。编辑在微型机上检字、排版,用激光印刷机印刷出来,即可装订成册。
轻印刷系统的兴起,家庭出版社的出现,是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印刷业的结果,将对印刷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由美国的阿塔纳索夫、莫克利和英国的威尔克斯发明与制造。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进入了实用期;70年代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新闻出版与印刷书报。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等利用电子计算机较方便,而汉字是方块字形,字数多笔画又繁多,应用计算机则较难。但中华儿女在利用这一最新科学成果时,不甘落后,勇攀高峰。
1983年,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的毕业生王永民,创造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
这种汉字输入法的创造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王永民,最初被分到四川省永川的山沟里,因重病不愈,调回家乡河南南阳地区科委。1978年他接受了“汉字校对照排机”的科研任务,经过5年的努力,经过了多次的失败,他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即常用的一万多个汉字,可用600种字根组成。1982年他公布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世界上第一个《汉字字根组字频度表》和《汉字字根实用频度表》,完成了汉字编码基础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王永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继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又经过一年的奋斗,他按汉字的横、竖、撇、点、折5种笔画,精选出120种字根,并将汉字的构成分为上下、左右、杂合3种字型和单、散、连、交4种结构,又对笔画、字根、字形、结构进行科学的分区归位,最后,巧妙地配置在25个键位之上。这样,在电子计算机上输入汉字竟比输入英文少了一个键位!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具有易学、高效、任意造字造词、联想输入、繁简兼容、实用性广等优点,使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在世界上首次突破了每分钟百字的大关。
1983年8月,“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通过专家鉴定,被认为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汉字输入法。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速度落后于西方文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很快获得了英、美、中三国专利。1987年5月美国著名的电脑公司DEC公司购买了它的专利权,这是电脑领域我国第一个出口的专利发明。我国90%以上的电子计算机用户采用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它也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电子计算机用户采用,美国和联合国总部也采用了它。它已成了风靡全球的汉字输入法。
1975年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为首,组成了“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科研集体,经过10年艰苦的努力,于1985年5月18日研制成功了“华光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参加研制的有北京大学、山东潍坊电子计算机厂、无锡电子计算机厂、邮电部杭州522厂等单位。
这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系统主机、照排控制机、激光照排机、激光印字机、汉字终端等设备。
系统主机处理主要的排版工作,由软件按用户要求实现排版,并控制整个照排过程,软盘存放要排的小样文件,外存磁盘一部分用作精密字模库,存放汉字压缩信息,共存汉字9种字体,16种字号,每种7 000字左右。
照排控制机为Am2900位片微处理机组成,实现高速文字还原产生汉字点阵,进行完全不失真的快速文字变倍,并按排版要求形成版面信息,提供给激光照排机和激光印刷机,汉字生成速度为每秒420个5号字。
激光照排机有滚筒式和平版转镜式两种。滚筒式输出速度为每秒60个5号字,底片尺寸为372mm×565mm;平版式输出速度为每秒90个5号字,输片方式为连续式,可自动收片。
激光印字机可在普通纸上印出与照排结果相同的大样。纸面幅度为250mm,速度为每秒13.7mm。
汉字终端用笔触式汉字键盘和标准字符键盘,笔触式汉字键盘盘内汉字及符号近3 000个,盘外汉字及符号由盘内字符拼写,标准字符键盘,采用五笔字型编码方案。配有显示器,进行输入和编辑校改。
王选等研制的“华光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报纸与书刊的编辑印刷,使我们的印刷业正在逐步与“火与铅的时代”告别。它是印刷技术的一次真正的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