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2-1】 原文题目:银屑病发病与血型的关系探讨。原作者对64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型观察,其中O型血30例,A型血17例,B型血17例,AB型血0例。没有进行统计分析,仅凭数字大小,认为银屑病的发病与血型有明显的关系,同时也证实了遗传致病的决定意义。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根据常识,正常人群中的血型构成存在较大差异,AB型所占的比例就是最少,原作者没有对正常人群的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仅根据自己调查的银屑病患者血型构成相差悬殊的情况,并不能说明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群在血型构成上存在差异,作出结论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正确的做法应建立正常对照组,调查正常人群的血型分布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正常人的血型分布与银屑病患者的血型分布进行比较。如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为银屑病的发病因素提供了某种线索;如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尚不能认为银屑病发病与某些血型有关系。
【例4-2-2】 原文题目:对-硝基苯葡糖苷酸钠纸片法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原作者以自行合成的葡糖苷酶底物对-硝基苯葡糖苷酸钠,试图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结果:当大肠埃希菌菌液浓度为4×107(单位)时,需0.5h,当菌液浓度为4×1010(单位)时,需12h;检查138株阳性菌和190株其他菌,其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2.6%。结论:本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简易和廉价的检测大肠埃希菌的方法。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原文中没有设立对照组,虽然在文中提到与环保常规法和传统方法相比,但是没有这两种方法的实验数据,况且在没有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下,下定“此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简易和廉价方法”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本项研究是属于一种新检测方法的探索研究,在传统常规方法作对照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相同样本,得出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本实验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有:若是定量的观测结果,则应求直线回归方程,并对斜率进行假设检验,其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H0:β(总体斜率)=1;H1:β(总体斜率)≠1;H0:α(总体截距)=0;H1:α(总体截距)≠0。处理此类问题常见的不太合适的检验方法(不灵敏!)为: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若是定性的观测结果,处理此类问题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配对设计定性资料的McNemarχ2检验、一致性检验(或称kappa检验)。不太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一般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例4-2-3】 原文题目:吡柔比星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中的疗效。原作者采用国内外常用的化疗方案加以改良,即以吡柔比星(THP)代替多柔比星(ADM)或表多柔比星(EADM)治疗各种恶性肿瘤90例,其中初治病例43例,复治病例47例。这90例患者,若按所患疾病类型可细分为:肺癌46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1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13例;若按治疗结果可细分为: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41例,无变化32例,疾病进展10例,总有效率53.3%。其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尤以白细胞下降明显,达62.2%,其他毒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脱发、心脏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低或程度较轻;尤其是脱发少见,仅有3例,明显低于ADM及E-ADM疗法。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原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吡柔比星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中的疗效,但通篇没有提及其他疗法的疗效,更没有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没有比较的基础,因而不能对该疗法的疗效作出准确的评价,也就失去了本文的意义,同样原作者提到64例中3例脱发,没有给出与ADM及E-ADM疗法的不良反应有关的数据,没有进行统计分析就断言脱发率低于ADM及E-ADM疗法,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应设立必要的对照组,如ADM或E-ADM疗法组,保证各组在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病种、病程等)方面达到均衡,以使各组具有可比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得到试验数据。仅当有了比较的基础,再加上选择了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可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