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解决人与自然矛盾
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古以来,大地这艘宇宙飞船载着人类环绕着太阳,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千年万载,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复一代地繁衍生息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宁静而安详。然而,自18世纪蒸汽机大规模地进入实用阶段,人类用前所未有的力量,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后的一次次工业革命,不断将人们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您在前面讲过:科学革命引起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引起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引起社会革命。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这样吧?
〇没错。科技的发展造成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迅速增大,大大超过了自然的承载能力。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当人类和大地母亲搏斗了几百年后,竟逐渐开始受到了自然无情的惩罚。
●由于人类心灵受到物质欲望的驱使,导致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对环境的加剧污染。随着生存环境的破坏,各种全球性问题接踵而至,如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等等问题。[1]
图8-4 松花江水污染亟待治理
〇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工业化的成果显著,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空前丰富,而且给人们造成了只有人想象不到的物质享受,而没有科学办不到的事情。今天,人们的欲望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永无止境。先进的科学技术确实为人类提供了制造高、新、精、尖物质享受的可能,而经济发展又提供了支撑物质享受的资金后盾;反过来,它又刺激了人类欲望的进一步膨胀。于是,人类就陷入了这种“怪异”的循环之中。同时,人们还把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和得到舒适享受程度,看做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志,个人幸福感之所在。然而众所周知,提供物质享受的负担最终会落到自然身上,因为大自然才是生产资料的唯一提供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也有一些人沉溺于物欲横流的生活方式之中,夜生活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资源与能源双浪费型的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双刃剑的道理。
〇所以,我们必须换个眼光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冷静反思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自然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人们渐渐惊奇地认识到,自然是有生命的,人类仅是自然这一生命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我们很可能走向毁灭。
图8-5 卡逊夫人的《寂静的春天》中译本
●您的这一席话,让我想到了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夫人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的震人心扉之语:这样的发展模式不改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
〇没错!这“坟墓”正在悄悄地向我们逼近。我们总说地大物博,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看看自己渐渐枯萎的躯体吧!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是13.92%,人均只有0.113公顷,是世界人均量的五分之一,但每年的毁林率近50公顷。森林的急剧减少直接造成了水土流失、洪水肆虐及土地荒漠化等严重后果。20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沙化土地每年以2 460平方公里速度推进,到90年后期则增加到3 436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荒漠化土地有267.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即1/4强,涉及18个省471个县市。每年因沙化沙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土地荒漠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人口居住环境等,而且还引发了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土地沙漠化的日趋严重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目前世界上至少每分钟就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消亡。令人痛惜的是,我国自从1990年以来已有7种大型兽类灭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此心旷神怡的自然之美正在慢慢消失。生命之源,也会随着“大地母亲”这个观念的逐渐淡漠而枯竭。
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在说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物质享受更加重要。可是,当代人却在老祖宗留下的无限美景上动土,大把地赚钱,富裕起来的人们却破坏了他们致富的根基。
●您这说的,又是什么地方呢?
〇改革开放给苏南地区带来了巨变,在农村镇镇有新房,家家有小楼,世纪之交时已率先达到小康生活的水平。但是烟波浩渺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随着这里的迅速发展而早已面目全非。曾有人这样形容如今这里的民居生活: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室内像宾馆,室外像猪圈。
●这与古人的思想与生活追求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〇素以银鱼、大闸蟹、碧螺春闻名于世的太湖流域地区,却一度面临水藻蔓生、富营养化超标的困境。如今,太湖水域里的藻类比10年前猛增了5倍,藻类疯狂的生长使鱼虾因争夺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也只能停产,往日“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的太湖水不知不觉成为一潭死水。当无锡市民打开自来水龙头时,才发现流出的竟是浑浊、腥臭的污水。大街上一时出现了抢购桶装水的风潮。
●我也曾在新闻中看到过此事,至今还记忆犹新。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有感于太湖之美吟诗咏歌,很难想象今日竟是如此情形。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是由于大量向太湖流域排放工业废水吗?
〇很多人都持有你这样的观点。其实,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才是太湖流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太湖流域的工业污染源的废水排放量仅占总污染废水排放的三分之一,其中总氮排放量为33%,总磷排放量为12%,而农田废水排放占总氮的29%,生活废水排放占总氮的21%,总磷中竟有62%来自城市的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和工业废水的猛烈排放,使得太湖这颗明珠日趋暗淡。因此,我们不能不说这里富裕的生活是建立在对太湖的污染上的。
●这样看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呢?在苏南地区,尽管人们的收入丰厚,日常生活有汽车洋房相伴,却又因喝不上安全的水而发愁,这真是得不偿失啊!
〇我国还有很多地方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讲到这里,我想问问,我们每天匆匆赶路的同胞们,我们到底抛弃了多少人生的乐趣?
●可以说,如果我们的家园一旦毁灭,那么,无论用多少财富,也难以把明天买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发展,许多关于自然与人类生存关系的复杂问题纷纷被提出,如当转基因工程研究在美国大获成功时,预示着人类拥有了改变生物物种、创造新生命的可能性,但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自然法则,我们是不是要受到惩罚?当克隆羊“多利”在英国降生,又一次震惊了世界,这意味着在技术上人类也可以克隆了,社会各界纷纷发出质问,这种行为道德吗?如此之多由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伦理问题,足以使我们为之新奇或兴奋,但更多的是焦虑和不安。对于人与自然即科学技术引发的道德伦理冲突,您怎么看呢?
〇实际上,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其进步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本身,包括人的创造能力和需要等,从而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关系大致经历了三次演变。
●那么,我们现在出现的焦虑现象、道德讨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哪三个不同阶段呢?
〇可以这么说吧。第一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低下,对自然及其规律缺乏认识,在自然界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自然主宰了人类的生活行动范围,人受制于自然力量的统治;第二阶段,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类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加强,人从被自然所奴役、被动的地位逐渐地解脱出来,最终形成“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人逐渐成为了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第三阶段,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在利用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困苦。人们这才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什么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存在于自然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唯有维护和保护自然,人类才能稳定、安全、健康地生存。任何对自然的破坏和践踏,都会直接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相联系,人类也必将自食恶果。
●这也许就是我们不安焦虑与道德争论的起点吧。医药技术的进步延长了人的寿命,死亡率大大降低,但人口膨胀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表面上灭绝了病虫害,促进作物产量提高,但却造成水体、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基因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物种的生存机能,短期内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却造成了自然基因库污染,生物物种突变,生物多样性破坏;汽车、飞机的发明,在缩短空间距离的同时,也使地域性的传染病变成了全球性的,大气污染越加严重;石油、森林、矿藏等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和利用,满足了人类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却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面临着丧失生存机会的危险。
〇没错!正是这些现实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不息,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自然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道理,现在大多数人都很清楚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价值标准的改变还是令我们不解。诸如,虎狼从猛兽变为了今天的保护动物,人打死老虎犯法,可老虎吃人却是无事;还有大象吃庄稼乃是正常,而人要对大象大打出手,则是违法。类似这样的事件,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呢?
〇这确实是一个当今令我们深思的问题。即:人到底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为了实现自然界其他生物与人类的同等权利,我们的“保护”动机又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〇实际上,这是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时长期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当人类刚刚认识到自然反抗的力量时,许多人从某种狭义的理解和传统的认识出发,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当代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的“罪恶之源”,于是强烈要求人们应该放弃人类中心主义,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但是,要知道,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者,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在对科学技术做伦理价值判断之前,并没有先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做认知判断。刚刚我们已经讲过,这个问题的来源恰恰就是我们的现实处境。可以说,对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评价总是与“人”相关联的。更准确地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评价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出发点、评价的目的都是人,根本来说是人的自我评价。
●那么,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本质上就是人对自身利益的终极关怀?
〇对。我们应当建立一种旨在维护人类尊严的科技伦理观。2000年8月5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会见6位国际著名的科学家时指出:
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面对全球人口的激增、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〇其实,早在20世纪就有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吁,一改从前的“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消耗型经济”为“休养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点在20世纪末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呼吁世界各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开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在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途径。”
●这真是个极其明智的选择啊!我国也将此列入了基本国策,这些年来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
〇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不仅要求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各方面发展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着眼于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们找到了什么发展途径呢?您能举个例子吗?
〇好的。近些年来,在西方国家方兴未艾的循环经济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将之视为“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2]上海已经将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并在区域循环经济、城市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以及理论建设等方面初见成效。循环经济的发端与实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循环经济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没有与人类今天的科学理性背道而驰,还为人类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当我们重温古代贤哲的大智慧:“万物并容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第三十章)时,方知人类当初挥舞着科技之剑的“妄为”是何其愚蠢。如今,我们还是利用这把科学之剑,寻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张力,重新收拾旧山河的时候,我们依稀应该铭记先人的睿智:
列星旋转,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