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让人产生疑惑的要数平顶山了。平顶山的顶巅,平坦得像被刀削过一样,平顶山因此得名。
二战期间,美国普林顿大学教授赫斯担任美海军舰长,曾对太平洋的深度进行过一些探测,发现了从夏威夷到马里亚纳群岛一带四五千米的深海海底耸立着许多平顶的山峰。后来进一步测量证实,这些顶巅平坦的山峰,顶巅的直径约5海里,把周围的山角算在内,形成直径约九海里的高台,山腰最陡的地方倾斜约32度,再向下就形成了缓坡,并呈阶梯状,山顶约距海面2000米,这些情况是所有海底平顶山的共同特征。
这些海底平顶山分布在没看见太阳和星星的太平洋海底。在这里,由于它们的形状独特,所以成为了极为突出的海底航标。航行在这一带的船只,只要有一幅反映海底平顶山分布位置和水深情况的海图使用方位仪和声波探测仪就可准确地测定出船位。也正是因为这样,深海平顶山为现代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凡存在海底平顶山的地方,通常都是良好的天然渔场。因为当深层水流冲击深海平顶山时,便产生一种上升水流,深海里的营养物质随着上升的水流浮至浅层海面,海水中营养物质一多,就会聚集众多的浮游生物,从而吸引鱼群到这里来觅食,形成良好的渔场。这不禁让人们产生疑问,深海的平顶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让人惊叹的是,在太平洋西部靠近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海底平顶山的山顶上,采集到了白垩纪的圆形鹅卵石,而在这平顶山的山麓下,采集的却是火山岩的岩石。其后不久,美国斯科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彼得”号考察船,在北太平洋北部一座海底平顶山山麓,同时发现了光滑浑圆的鹅卵石和全身布满小孔的火山浮石。这又让人们更加疑惑,对海底平顶山的成因越发感到奇妙了。
据了解,这种鹅卵石只有在海岸附近岩石不断受到海浪冲击才有可能形成。从常识来判断,深海海底是不可能形成这种鹅卵石的。那么,深海平顶山上的这些鹅卵石是从何而来的呢?人们不免对此提出了种种假设。有的说深海平顶山是由接近海面的环形珊瑚礁下沉形成的;有的说,深海平顶山是太古时期的环形礁下沉,又被海底沉积物填平其凹陷而形成的。可是这些假设对平顶山山顶和山麓的火山浮石,以及斜坡的阶梯状坡形这些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都没有科学的解释,因此无法令人信服。之后,又有了海底平顶山是以往古火山形成的假设,这个假说现在已经被划入板块学说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