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别名癞蛤蟆,皮肤粗糙,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主要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波利尼西亚和两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区。蟾蜍实际上是蛙类的一种,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
蟾蜍身体比较胖,四肢粗短,善于在地面爬行活动,它虽然没有青蛙动作敏捷,但捕虫本领却不亚于青蛙。青蛙一年只能捕食千余只害虫,而蟾蜍一天就能捕食几百只害虫,是农业除虫的好助手。蟾蜍的捕食行为也十分有趣,在发现地面上的昆虫时,立即静止不动,两眼专注地盯着猎物,只要猎物一动便突然伸出舌头将食物卷入口中。
蟾蜍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它捕食的对象是蜗牛、蚂蚁、蝗虫和蟋蟀等。蟾蜍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装死躺着一动不动。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当冬季到来,它便潜入烂泥内,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
蟾蜍还有一种特殊的防身本领,也是青蛙所望尘莫及的。当它受到袭击时,它后额的耳后腺和身上的痱磊能立即分泌出一种乳白色毒液毒死敌人,保护自己。因此视蛙类为佳肴的蛇类,不敢轻易吞食蟾蜍。而这种乳白色的浆液为蟾酥,蟾酥是中药“六神丸”配方中的主要成分,治疗疮、痈、疖的效果良好。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因此蟾蜍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每年11月份前后,蟾蜍进入冬眠期,不吃不喝,行动缓慢,原本在旱地上活动,此时要下水过冬了。蟾蜍到第二年春天的惊蛰时节,破土而出,又去捕捉害虫,保护庄稼。蟾蜍喜欢潮湿,所以在阴暗潮湿的地点,或者草丛、田野里能看到它们矫健活跃的身躯。蟾蜍喜食活的小动物,而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一概不吃。
我国常见的蟾蜍有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和花背蟾蜍等种类,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也最常见,为国产蟾蜍中体形最大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