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大都是复杂的有机物,分子较大,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被身体吸收与利用。这个加工过程就是消化。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大块食物切磨成小颗粒,这是机械性消化;另一种是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这是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道的运动来实现的。口腔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第一个“车间”,牙齿将大块食物切断、磨碎成小块,经过舌的搅拌,把磨碎的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湿润的小食团,以便吞咽。所以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消化道有节律的蠕动,对食物也有机械加工的作用。蠕动可以进一步磨碎食物,并将食物与消化液进一步拌匀,形成食糜。
化学性消化是通过消化液的化学作用实现的。机械消化虽然已经把食物磨碎,但食物中的大分子结构还没有改变,要把这些大分子变成人体可利用的小分子,还要靠化学性消化来完成。在体外,要把蛋白质、脂肪,糖分解成小分子很不容易,一般要在高温、高压、强酸等条件下进行。然而人体工厂在37℃的体温下就能完成。原因是消化液中的酶神通广大,有极高的效率。各种消化液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消化酶,如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胰液和小肠分泌的消化液中也都有各种消化酶。这些酶各有分工,它们像千万把可以多次使用的“钥匙”,把连接大分子链的“锁”打开,使大分子断裂成小分子。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是胆汁可以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并能促使一些酶对脂肪的分解。消化作用从食物进入口腔开始,经过加工和改造到达小肠末端时,消化作用已大体完成,在大肠中就没有什么消化作用了。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人的小肠有5~6米长,在它的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的皱褶,在这些皱褶上又有数以万计的小的绒毛和微小的突起。食物在小肠内约要停留3~8个小时,营养物质可以被充分吸收。
小肠绒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经过绒毛的毛细血管由静脉运送至肝脏,然后再由血液循环送至全身。经过这一吸收转运途径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以及被消化分解后的糖和蛋白质类食物;另一条途径是经过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经肠淋巴管、胸导管,最后进入循环系统送往全身。经这一条转运途径的主要是脂肪一类的食物。食物到了大肠,消化早已完毕,主要的吸收过程也已基本结束。大肠只对食糜中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营养物质做进一步的吸收,也能吸收由于细菌发酵而产生的某些维生素。医疗上通过肛门入药治病,就是根据大肠的这一特点。
●趣味阅读
人临死前会有什么感觉
人在咽气的瞬间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世界在他脑海中最后图景是什么?国外一个专门研究濒死者心理的国际协会研究了一些经抢救后“死而复生”的危重病人。收集的素材表明,对濒死时的感觉尽管千奇百怪,但都有一种“幸福感”和“温暖舒适感”。好似与诀别已久的朋友和亲人重聚,犹如严寒中来到了生着火盆的房内,同时感到一种强烈的力量把他们带到有声音、有光亮的地方。大多数“死而复生”的人,在以后的生活里都更坚强和现实起来,表现出奋进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