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祖先脱胎换骨比人类还要早几十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种类繁多,基因多样化,是各种生物的元祖。它们不但诠释了人类是如何演化到现在这模样,也掌握着人类未来生存的关键,甚至是解决环境污染、饥饿和疾病的唯一治本之道。
长久以来,人类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者,并把自己当作生物进化的最高端,忽视了其他生物。生物进化学中曾把当代称为“人类时代”,或许正因为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才会产生自大狭隘的价值观,使得他们忽略了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微生物。从早在35亿年前的微生物时代到现代,地球事实上一直存在“微生物时代”。那么,这些小得肉眼无法识别并且生命短得和吸一只雪茄烟的时间相同的微生物,为什么是地球上最具支配力量的生物呢?这还要从远古时代说起。地球生命是从细菌开始的,通过化石的记录,在35亿~36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微生物。在远古时代,细菌的主要表现形式——叠藻类,布满了地球上适宜它们生存的栖息地,也就是说,在生命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是无可争议的主宰者,独自地写就了地球前半段的生命史。而多细胞生物直到5.8亿年前才出现,此时的生命史已写过了5/6。如此漫长的生命史,人类出现的那几百万年或许就不值得一提了。
从早在35亿年前的微生物时代到现代,地球事实上一直处于“微生物时代”之中
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优势,使细菌从一开始就占有了生命模式,并且有简单而有效的代谢方式,使其成为最适宜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关于细菌的代谢,人类生物学者汤姆·古德说:“我们所知的全部生物之中,细菌最能利用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获得能源。”的确,从最冷的冰河到喷出267℃热水的海底裂缝,都能见到微生物的身影,它们还可以出现在北海海底两英里(1英里约1.6千米)下的油田、阿拉斯加北坡常年冰冻的地面、法国巴黎盆地地下1.6千米深的井中。这些发现,显示出细菌们不但生活在地球表面,还生存于地球内部。在地球所经历的数次演变中,大型多细胞动物的几次灭绝,如白垩纪的恐龙灭绝,并没有影响到细菌生存的稳定性,而每一次毁灭性演变过之后,生物的再次繁荣又都是从细菌开始的。
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人类皮肤每一平方厘米就有10万个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是细菌)。更令人惊讶的是,人体重量的10%都是细菌,其中部分虽然不是与生俱来的,却是生命所必需的。它们的数量难以计算,如果把人体内的大肠杆菌加起来,一定比人口的总数多。这个算法似乎过于简单,却是真理,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数不尽的大肠杆菌。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述:“一克花园的泥土含有几十亿细菌,一滴口水含有几百万。”如果说地球上细菌的数量是谜团的话,它们的质量同样是个谜团,据杰德·A·富尔曼估计,地球全部细菌的质量是全球生物质量(包括树木)的1/50,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估算不包含土壤中、肠道中以及地球内部的细菌。如果包含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细菌的总质量可能会超过其他生物的总和。
种种奇迹般的现象,彰显着它们如小草般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和如外星人般无所不能的本领。特别是与人类的多次较量后,人类对细菌的恐惧与日俱增,再夸张点说,人类对细菌的对立情绪比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要强烈。
因共同利益捆绑在一起的菌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