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展现生命活动力的生物存在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那么,今日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是如何产生的呢?生命在地球上又是怎样开始的?
多少世纪以来,生命起源这个诱人之谜始终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研究。在生命起源的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代表唯物主义的科学和代表唯心主义的宗教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敌对,不可调和。
《圣经》上说:一切现代动物和植物都是“神”的意志创造的,而且它们刚刚产生出来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始终不变。
人们研究了过去居住在地球上那些动物和植物残余的化石,证明了生物一直在演变、在进化。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和现在的生物完全不一样,年代越久的生物越低级,越简单。
恩格斯提出了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概念,他肯定了生命界和非生命界的统一性,他把生命看成是发展的产物。他给生命下了一个光辉的定义,他断定了蛋白质是物质的生命携带者。后来,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经过科学实验证实了由原始大气演变为生命物质的过程,给唯心主义以致命一击。生命起源的科学规律也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松 树
经过研究发现,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蓝藻和细菌,它们也是地球最早期出现的生物。它们在结构上比蛋白质团要完善得多,但是和现在即使最简单的生物相比也要简单得多,它们没有细胞的结构,连细胞核也没有,它们被称为原核生物,在古老的地层中还可以找到它们的残余化石。
地球上出现的蓝藻,数量极多,繁殖快,在新陈代谢中能把氧气放出来。它的出现在改造大气成分上有很大的贡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能自己利用太阳光和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质的生物,并且出现了细胞核,如红藻、绿藻等新类型。藻类在地球上经历过一个几万世纪的全盛时代,它们植物体的组织逐渐复杂起来,达到了更完善的程度。
由于气候变迁,生长在水里的一些藻类,被迫接触陆地,逐渐演化为蕨类植物,这一时代以后便出现了裸子植物。在裸子植物之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它们快速发展起来,整个植物面貌与现代植物已非常接近,直到现在,还是被子植物的天下。
就这样,植物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巨大而又极其复杂的过程,几经兴衰,由无生命力到有生命力,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才出现了今日形形色色的植物界。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和使用,最早要追溯到远古的旧石器时代,这些认识都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通过采集不同植物的种子、茎、根和果实的过程中慢慢累积起来的。在希腊、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中,有很多的有关植物知识的记述。如中国《诗经》就记载了古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植物的演变
距今25亿年前,地球史上主要的植物还是处于菌类和藻类的形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藻类生物发展得非常繁盛。直到志留纪时期,有的藻类生物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蕨类植物,这也就标志着大地开始出现植物类生物。到了石炭纪,蕨类植物开始大面积出现绝种现象,但还是有一部分生存了下来,这时的大地已经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的世界了,由这些种子形成的沼泽森林遍布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三叠纪时期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进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形成茂密的森林。到了白垩纪时代,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并在白垩纪晚期迅速发展,取代了裸子植物在陆地上的主导地位,形成被子植物时代,并一直延伸到现在,例如现在的松、柏,甚至水杉、红杉等植物,都是在这时期进化出现的。
植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几经演变,几经兴衰。由最初的无生命力到今天有生命力,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在复杂的发展历程中依次出现。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结构和生殖上的特点,限制了苔藓植物进一步向陆生生活的发展,而蕨类植物由于能更好地适应陆生生活,所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甚至有一部分原始蕨类植物逐渐进化成为种子植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