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人类常吃的一种粮食,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在杂交水稻问世之前,水稻如果没有好的种子,就没有很高的产量。尤其是在饥饿年代,很多人因此而挨饿。虽然国外的一些科学家对杂交水稻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还是没有成功。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地研究出杂交水稻,让其广泛推广,解决了人口和粮食的问题。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且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就是杂交水稻。
水稻不仅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而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所以,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不过,水稻是自花授粉的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颖花由于很小,并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所以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交种子。因此长时间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在基本的思想和技术方面,首次成功实现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亨利·毕彻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亨利·毕彻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但是,他的这种方法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因为其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9月7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此外,他还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
杂交稻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稻”,而袁隆平除了“杂交水稻之父”以外,其另一个称号则是“中国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实际上,袁隆平的成就来自饥饿的启迪:在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有一次,他带着40多名农校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一天,房东老向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问。“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老乡们面对饥荒的积极态度,使袁隆平深受感动。同时,他从这件事上也得到了很大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作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于是在1964年,袁隆平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他与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并于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他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袁隆平以其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出色成就,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在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水稻强。杂交水稻的出现,能够解决世界上粮食不足的问题,并且为日益增加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解决粮食问题。杂交水稻的种植,为人类带来了福音,掀开了水稻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并且它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解决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