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敢于质疑经典的伽利略

敢于质疑经典的伽利略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伽利略是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被称为近代物理学的鼻祖。伽利略在17岁时上了大学。但是,伽利略的兴趣并不在医学上,他对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十分感兴趣,并且孜孜不倦地学习。而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深深地受到这些外界环境的影响。当时,伽利略所提出的问题充分显示了他超群的智慧和深厚的学识功底。听了这样的鼓励之后,伽利略便开始刻苦地学习物理和数学。从此,伽利略迎来了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代。

伽利略

伽利略是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被称为近代物理学的鼻祖。小伽利略是家中的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很大希望。他发现,小伽利略非常聪明,从小就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心灵手巧,似乎永远也闲不住,不是画图画,就是弹琴,而且时常给弟弟妹妹做许多灵巧的机动玩具,玩得十分开心。伽利略的创新精神在一天天地被发掘出来。

伽利略在17岁时上了大学。随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他成为一名医科学生。但是,伽利略对医学并没有太大兴趣,他很少上课,一上课就对教授们教课的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使教授们难以回答。在教授们的眼里,伽利略是个很不招人喜欢的坏学生。但是,伽利略的兴趣并不在医学上,他对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十分感兴趣,并且孜孜不倦地学习。

伽利略一边学习,一边抱着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伽利略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加上贸易往来的发达、印刷术的发明,新思想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速。于是,人们对千百年来束缚思想的宗教神学和传统教条开始产生了动摇。而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深深地受到这些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伽利略听了当时一位宫廷数学家的课。这是位青年教师叫玛窦·利奇,他渊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性,特别是他在证明数学难题时的求证方法,使伽利略深深着迷。他眼睛亮了,仿佛发现了一个神奇无比的世界。他兴奋极了,立刻向玛窦·利奇提出了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当时,伽利略所提出的问题充分显示了他超群的智慧和深厚的学识功底。

这位教师当时就对伽利略说:“你很有天才,会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家的!”于是,伽利略便谈到自己对医学的厌倦,谈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也倾诉了自己因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的苦恼。“别泄气。”玛窦·利奇和蔼地说:“你努力自学吧,有什么困难,任何时候我都是你忠诚的朋友。”听了这样的鼓励之后,伽利略便开始刻苦地学习物理和数学。

但是,伽利略并非迷信书本的人,他常常会对那些人们认为是真理的权威结论产生疑问,继而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有一次,伽利略信步来到比萨大教堂,他坐在一张长凳上,蓦地,教堂大厅中央的巨灯晃动起来——是修理房屋的工人在那里安装吊灯。这本来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伽利略却发现了异常。

吊灯很平常地晃动,但是伽利略的眼睛却从未离开过。同时,他用右手按着左腕的脉,计算着吊灯摆动一次脉搏跳动的次数,以此计算吊灯摆动的时间。伽利略发现了一个秘密,这就是吊灯摆一次的时间,不管圆弧大小,总是一样的。一开始,吊灯摆得很厉害,渐渐地,它慢了下来,可是,每摆动一次,脉搏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伽利略的脑袋因此翻腾开了。

这个事实与书本上的结论不符。于是,他关起门来重复做这个实验。他找了不同长度的绳子、铁链,还有不知从哪里搞到的铁球、木球。在房顶上,在窗外的树枝上,他着迷地一次又一次重复,用沙漏记下摆动的时间。最后,他大胆地得出了结论,这就是伽利略发现的摆的运动规律;同时,这也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从此,伽利略迎来了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代。伽利略在佛罗伦萨的宫廷里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他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人,他的天文学发现以及天文学著作明显地体现出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

晚年的伽利略由于支持哥白尼的观点因而受到了教会的迫害。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过对科学的研究,直到在他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