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照片上看,东非大裂谷犹如非洲大陆的一道巨大伤疤,它也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断裂带。当人们乘飞机越过浩瀚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就会看到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非洲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地堑”“东非大地沟”。东非大裂谷长度约为6500千米,气势宏伟,景色壮观。从古至今,这条裂谷带不知迷倒了多少人,人们将它形象地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
一、“伤疤”是这样形成的
这条巨大的裂谷带如此迷人,那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考察研究,大约3000万年以前,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形成这个裂谷。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壳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张力,使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地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原来高原上的火山则变成了众多的山峰,而大裂谷的谷底则是断裂下陷地带形成的。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下陷开始于地质年代的渐新世,主要的断裂运动发生于中新世,大幅度错动时期则是从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其北段形成红海,而红海又将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同时,在几条活动裂谷扩张的作用下,也使得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分裂开。
二、“伤疤”也分支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过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北端分成了东、西两支。
东支裂谷带:裂谷带的东支为主裂谷。它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蔓延,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直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在此裂谷带宽度达到几十至200千米,谷底比较平坦。裂谷两侧多陡峭的断崖,谷深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西支裂谷带:这条裂谷带也是沿维多利亚湖开始蔓延,但与东支不同的是,它是在湖的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
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
三、“伤疤”其实很迷人
东非大裂谷的轮廓在肯尼亚境内显得十分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分为东西两半,而残裂谷带恰好又与横穿境内的赤道相交。因此,肯尼亚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犹如高耸的两垛墙,首都内罗毕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方。登上悬崖,放眼望去,只见裂谷底部松柏叠翠、深不可测,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抛掷在沟壑中的弹丸,串串湖泊宛如闪闪发光的宝石。肯尼亚山最高峰基里尼亚加峰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恰好位于裂谷带的东侧。
东非大裂谷
这一裂谷带是非洲地势最高的地方。该地带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凉爽,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盛产茶叶、咖啡、水果、除虫菊、俞麻等。在这里,咖啡豆一年两熟,除虫菊一年中每隔10天或14天就可以采摘一次,至于俞麻,成熟后几乎天天可以收割。
东非大裂谷内还聚集着非洲大部分湖泊,俨然就是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如阿贝湖、沙拉湖、尔卡纳湖、马加迪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等。这些湖泊顺裂谷带呈长条状展开,如穿成的珍珠状,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道美景。其中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其南北长达720千米,东西宽48~70千米,该湖平均水深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470米,为世界第二深湖。
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星罗棋布,水色湛蓝浩荡,千变万化,自然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而且裂谷带内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政府已将这些地方辟为野生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纳库鲁湖是一个鸟类资源丰富的湖泊,共有鸟类400多种,是肯尼亚重点保护的国家公园。这里既有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鸟——弗拉明哥,也有约5万多只的火烈鸟,最多时可达15万只之多。
也许一提起东非大裂谷,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一条狭长、黑暗的断涧深渊,其间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渺无人烟。其实,它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的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掌、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粼粼,山水之间,白云飘荡;谷底平整坦荡,牧草丰美,林木丛生,完全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