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植物种类繁多、形态万千,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例如我们常吃的海带;高等的种子植物,例如生长在海边的红树和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叶藻。
海洋植物在海洋世界中好比“肥沃草原”,既是海洋动物如鱼、虾、蟹、贝、海兽等的“天然牧草”,更是人类的“天然牧场”、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的重要来源,还是用途宽广的工业原料、农业肥料原料、海洋药物的重要原料。
一只海豹在巨藻丛中觅食
巨藻边上的鱼群
藻类植物的大小极为悬殊。最小的单细胞藻类个体很小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而最大的巨藻身长可达二三百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巨藻大多分布在美洲西部及大洋洲、南非等地沿岸,在几十米深的海水中形成繁茂的“水下森林”。巨藻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植物,也是最高大的植物,一般能长到70~80米,重量可达100多千克。从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高达几百米的巨藻,藻类植物有8 000多种。
浮游藻的藻体仅由一个细胞组成,在显微镜下看,其形体奇特而美丽,细胞的形状有球形、椭圆形、卵形、星状、扇形、树枝形等,并且颜色多样,有金黄、绿色、褐色、红色、粉红色,有的还能放出绚烂的光彩。它们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又是养殖鱼、虾、贝的饵料,是海洋“天然牧草”的主要成分。目前已在中国海记录的浮游藻有1 817种。
底栖藻的藻体种类繁多,有的只有一层很薄的细胞,如礁膜;有的有两层细胞,如石莼;有的中空呈管状,如浒苔;还有的藻体可分为外皮层、皮层和髓部,如海带、马尾藻。底栖藻的颜色鲜艳美丽,有绿色、褐色和红色。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颜色,把海藻分为绿藻类、褐藻类和红藻类三大类。
绿藻的藻体成草绿色,有单细胞的,有群体的;有丝状的,还有片状的。最常见的海洋单细胞绿藻是扁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海洋中小型动物的良好饵料。最常见的多细胞绿藻有石莼、礁膜(我国沿海渔民称之为海菠菜或海白菜),它们是人们喜爱的海洋经济蔬菜。还有浒苔,它可用来制作浒苔糕,味道十分鲜美。此外,还有羽藻、蕨菜、刺海松、伞藻等。
褐藻是海洋中特有的藻类植物,其特点就是体形较大,产量很高。褐藻的藻体呈褐色,多细胞,有丝状、片状或叶状,还有的呈囊状、管状、圆柱状或树枝状,一般都有圆盘状或分枝状的固着器或假根。褐藻中的大型种类,如海带可长到7~8米长;巨藻可长到300米长,素有“海底森林”之称。它们多数生长于低潮带或低潮线下的岩石上。巨藻是海藻中个体最大的海藻,人们称它为海藻王,它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和新西兰沿岸。巨藻生长很快,每天可生长60多厘米,全年都能生长,每3个月收割一次,亩产可达50~80吨,其寿命很长,可生长12年之久。
海带是我国人民喜欢食用的海产品。它不但海味十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碘等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够预防和治疗甲状腺(俗称大脖子)病等许多疾病。我国人民十分喜欢吃的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都是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海藻。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人民,食用海藻和以海藻入药的历史非常久远。历史上英国海员有用红藻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记录;爱尔兰人民历史上也有过依赖红藻、绿藻度过饥荒年的记载。但总的来看,西方国家食用海藻的习惯不如东方国家普遍。一位西方国家的海洋学家曾发出感叹:中国人、日本人食用海藻就像美国人、英国人吃番茄一样普遍。他希望有一天,西方人也像东方人那样养成食用海藻的习惯。
小石花菜,藻体呈暗紫红色,线状,软骨质,矮小、密集丛生,高1.5~2.5厘米不等,羽状分枝,主枝与分枝间常呈直角,对生或互生。生殖枝钝圆。囊果着生在膨胀小羽枝的中部,多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或贝壳上,生长盛期大约在5月至6月。我国沿海广有分布,采摘方便,产量大,为人们喜食。
海藻产量巨大,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我国的威海就有“海带故乡”的美誉。
有人做过测算,仅海洋中藻类植物,若全部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更何况海洋中还有众多鱼虾,只要好好保护海洋环境,海洋完全可以成为全人类未来的粮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