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雕像
古人都是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来用,或者从盐湖水中采集天然的碱。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制造、造纸、玻璃制作、火药生产等行业对碱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法国科学院曾于1775年用10万法郎的高额赏金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但是直到1788年,勒布兰才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并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才得出了一套完整的工业碱生产流程。尽管勒布兰制碱流程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但还是存在很难连续生产、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等缺点。勒布兰法的制碱方法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直到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因为这种新方法可以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很受人们的欢迎,并取代了勒布兰法的制碱方法。
资本家为了独享索尔维制碱法的科研成果,采取了联合的严密保密措施,使得外人永远无法接触其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中国的侯德榜还是凭借着智慧的大脑研制了出来。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因为他勤奋好学,在其姑母的资助下,得以进入当时的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学习,后又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1911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在经过三年的认真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学习。在8年的留学生活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并于1921年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侯德榜时刻关注祖国的国内形势,总想着为祖国的同胞们做些什么,所以当遇到正在物色人才的陈调甫先生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
陈调甫先生当时受国内一名实业家的授意,挑选优秀的、合适的化学高才生回国共同努力研制开发工业碱,以应付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的技术封锁,以及国内缺碱的严重现象。侯德榜1921年回国后,就立刻投入到了研制工业碱的繁忙工作中。他先是被任命为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他却换上蓝布工作服和胶鞋,与工人们一起实地进行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再苦再累也从不抱怨。就是以这样苦干的工作作风,侯德榜很快得到了工人们以及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并带动大家共同投入到了建设中国人自己碱厂的热潮中。
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就是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尽管很多的人都知道这种制碱方法的简单原理,但是具体的制作过程却被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真正掌握和了解这种制碱方法,就要完全靠自己不断摸索和实验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难关和困难考验着侯德榜的耐力和毅力,他以严谨和细心的科研态度历经几个春秋的艰苦奋战,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在192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矗立在了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
在完全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后,侯德榜并没有将这项技术高价出售为自己谋取财富,而是将这项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他以这种方式将这种技术公布于众,和世界上的人们共享这项科研成果。
随后,侯德榜又在永利公司支持下,筹建了永利硫酸铵厂,这个厂可以同时生产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铵等工业原料。经过侯德榜的认真审核后,他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机械设备全部组装成为一套可生产出不同工业原料的设备,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学识和才干,以及他高度的事业心和无私的献身精神。
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燃烧到了上海、南京等地。已经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流的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化工厂是日本侵略者最想得到的。日本侵略者看到了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1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范、侯明确表示:“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面对如此明确的拒绝态度,侵略者派飞机对碱厂进行狂轰滥炸。在战事紧迫的情况下,侯德榜当机立断将技术骨干和老工人,以及厂里的重要机件设备拆运西迁。
1938年,侯德榜率西迁的全部员工在四川岷江岸边的五通桥建设永利川西化工厂。换了一个新环境,就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侯德榜根据当时的现状,创造性地设计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由氨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母液里的氯化铵用加入食盐的办法使它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这种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1960年前后,为了适应国家农业生产的需要,侯德榜不顾自己70岁的高龄,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侯德榜以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侯德榜老先生还是一位辛勤的园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科研技术骨干,为祖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