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理念呢?从教学过程来看,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就能实现,也并非单纯依靠教师的说教就能内化到学生心里,它需要借助一定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步感悟。
笔者以初中化学“物质的构成”这一专题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鲁教版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将难点分散到各个章,通过形象生动的编写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趣味性较强的学习蓝本。单纯从教材的编排角度来说,只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反思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我对这堂课的设计如下:
首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通盘预习,让他们从中找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线索,构建出粒子之间的关系网络图,并对粒子进行比较,提取共性。其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都是从外至内逐步深化的过程。二是让学生知道尽管粒子之间有区别,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体会事物存在的“共生之理”。其三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到,只有通过自己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拥有自学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
接下来是合作共享。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熟谙相处之道,在合作过程中,体验思维碰撞、资源共享的学习场景,会延伸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
以上两个步骤是学习新知的前奏,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进入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才能发现每一个亮点。反之,先让学生建构起一个个支点,再串联成庞大的知识体系,要根据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而定。
亮点之一就是分子。
事物之间都是相通的,每一个分子都像生物一样,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学习分子时,我常常采用表演的方式。“假如我是一个分子……”的主题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分子的性质,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中参悟道理。对于宇宙来说,人是非常渺小的,同样,对于人来说,分子也是非常渺小的。尽管渺小,它们却始终在运动,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且随着外在条件(温度)的改变,会发生运动和间隔等变化。而后让学生体会分子的这一变化带来的效果,以水分子为例,外在条件的改变,让水分子有三态变化,并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当学生认识了分子的性质后,就会自然地联想与分子同属于构成物质粒子的原子和离子也应该具有同样的特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探究其他亮点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谈的“简约”观的一种呈现方式。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是由于我们对课程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学习方式理解不透,才导致繁琐化,有时候,学生之所以止步不前,大部分是教师的原因。因此,当学生明确事物之间的内在和本质联系后,他们会形成一种简约的认识事物的方式,也就是学习效果,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分子构成物质,那么,它与物质之间如何建立联系呢?这就需要借助情境创设、空间想象、实验验证等方式进行学习。总之,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就是标准,而“适合”的最高标准是遵循自然之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