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人都能当导师

人人都能当导师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原本成绩中等的学生自愿当起了导师,二是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开始互为导师。最初班级实行导师制时是“徒弟选师傅”,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人人当“导师”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势,“后进生”虽然学习基础薄弱,但并非一无所长,利用、发挥并彰显其所长,可以促进自身成长。人人当导师体现的是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定位。

大量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学习是“一对一”的学习形式,但是班级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导师制”便应运而生。

我首先对班内学生的基本状况作了一个简要分析:非常优秀的学生占20%,这个比例与需要帮助的学生大体相当,从数字上说,具有“一对一”学习的基础条件,而且这部分优秀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又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先决条件;60%的学生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学习,也可以“一对一”结成对子,或者独立学习,他们的学习方式比较自由。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学生接纳我的教学策略,他们认同我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最好的学习是帮助别人一起学”“会学习的人首先是会帮助人的人”“学习最大的收获是锲而不舍”“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超越自我”等教学理念。因此,有效开展“一对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态度,优秀生乐教,后进生乐学,否则,即使有再好的管理策略也是枉然。

实行“一对一”学习一段时间后,好的现象开始出现。一是原本成绩中等的学生自愿当起了导师,二是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开始互为导师。比如赵弓程,最初他是王军璇的“徒弟”,两周后他因为表现突出“出徒”了。但是“出徒”后,他感觉自己学习没意思,于是主动要求带一名学生,他的理由很充分:优秀生在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出色了,那么自己要想出色也需要通过帮助别人实现。我满足了他的愿望,于是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会看到他积极地与他的徒弟进行交流,最后,他变成了一个更优秀的学生。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究竟哪些学生可以当“导师”?如何通过教师管理促使更多的“导师”出现?于是我开展了以下工作:

1.徒弟认领。最初班级实行导师制时是“徒弟选师傅”,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我认为,徒弟不喜欢师傅,就无法接受他的指导,而师傅是相对优秀者,有义务帮助他人。受赵弓程同学的启发,我又调整了思路,同时让师傅选择徒弟。师傅选择徒弟,首先可以增强师傅的责任心,比如赵弓程、马伟鹏等同学,除了上课时主动积极地帮助自己的徒弟外,下课也追着徒弟学。马伟鹏说,为了能让自己的“教”被徒弟信得过,他经常是自己先作深入思考,这在无形中促进了自己去学习。几个中等生也认为,自己的进步与此有密切关系。

2.互为师徒。即使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学科学习上也可以互为补充,比如,王军璇的优势是思维敏捷,叶子的优势是考虑问题周全,两人互为师徒,就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纪浩涵和孙丰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他们由最初当别人的“徒弟”到后来互相选择结成“对子”,是因为认识到俩人水平相当,可以更好地互相促进。比如刘琦,他的考试成绩虽然不高,但因为他一直自学有机化学,在学习这方面知识时,他是很多优秀生的“导师”。李雨辰后期进步很大,在解决综合实验题方面有独到之处,他就成为解决这一类习题时大家乐意求助的“导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由固定师徒走向了自主搭配。

3.自由组合。导师制实行一段时间后,许多学生取得了进步,有很多徒弟可以“出师”了,师傅也觉得徒弟不需要自己的帮助了,于是又转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课堂上呈现出互帮互学的风气,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人人当“导师”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势,“后进生”虽然学习基础薄弱,但并非一无所长,利用、发挥并彰显其所长,可以促进自身成长。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没有信任和尊重,再好的管理措施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人人当导师体现的是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定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学习目标。一味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课堂永远不会成为学堂,也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对教师来说,仅仅拥有尊重的理念远远不够,只有认识到学习的主角是学生,并积极顺应学生的内在发展愿望,才能找到好的教学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