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是只有理念就行的

不是只有理念就行的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应充满期待、充满爱心、充满教育情怀而又懂得教育之道,为了避免“后进生”影响教师的整体教学成绩,教师应努力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教师要善于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修正,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同时,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因此,理念与行动并不是完全分割的。

我的备课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不是只有理念就行的。

没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就上不好课,但是再好的理念也需要有教学技术作支撑。开展实验教学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较好途径,但基本的操作要领也要讲,基本的训练也要做,同时,需要帮助学生克服遗忘而进行学习检测,对“后进生”进行个别指导,要做到这些,就需要采取“行动”。因此,我会印发试卷、精心选题,也会个别指导,还要对“后进生”强化指导。教师应充满期待、充满爱心、充满教育情怀而又懂得教育之道,为了避免“后进生”影响教师的整体教学成绩,教师应努力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然而,事实上,学生成绩不好,有的是因为潜力没有得到开发,有的是兴趣还未被激发。因此,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长善救失”,需要教师具有和风细雨的态度、娴熟高超的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学生的智能。教师要善于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修正,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同时,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那么,教师就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以及与学生沟通的工作。好的教师,应永远站在学生求知的起点上思考问题,永远想着学生的明天,做着今天的工作,而今天的工作就是——行动。

在合乎教育规律下开展的行动。

然而面对“分数”时,教师常常会走进两难之境。一面希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时常会因为教学不理想而产生厌教情绪。事实上,教师也有很多苦衷,但如果认真反思,大部分影响因素都来自于教师自身。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的兴趣,使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将愿望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那么,就会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数”。

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是要依靠教师的行动,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实现对教育的全方位认识。

因此,理念与行动并不是完全分割的。二者都要统一在教育规律这杆大旗下,它们本来就是一个“点”,是一个“共同体”。

课堂教学不是只有理念就行,同样,也不是只有行动就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