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叶结构形态特征和术语解释
叶结构分析原是鉴定植物叶化石的一种方法。20世纪70年代,L.J.Hickey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他本人对现代叶及化石叶的研究,提出了全面、详尽、实用的双子叶植物叶的形态、叶脉的分类和术语,提出叶结构分析这个概念。不同种类的叶各自具有一些稳定的可识别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可以用来对现代植物的叶(包括叶的碎片)进行识别和鉴定。这里介绍的术语和图解根据Hickey(1979)所发表的资料,并对原文作了部分的删节。
一、叶片
叶片是指单叶的叶片或任何一类复叶的小叶片。叶片的方向、对称性、形状、质地、腺体的位置等在图解中表示,详见图2-1-1和图2-1-2。文字解释从略,可参阅Hickey(1979)的文献。
二、脉序
(一)羽状脉序:具有一条简单的中脉(1°脉)作为较高等级叶脉的起点。
1.直行的:2°脉的顶端达到叶缘。
A.简单直行的:所有2°脉及2°脉分枝的顶端全都达到叶缘[图2-1-3(1)]。
B.半直行的:2°脉顶部在叶缘之内分枝,其中一条分枝达到叶缘,另一条分枝与上部相邻的2°脉相连[图2-1-3(2)]。
C.混合直行的:一部分2°脉的顶端达到叶缘,另一部分2°脉不达叶缘(达到和不达叶缘的2°脉常相间出现)[图2-1-3(3)]。
2.弓曲的:2°脉的顶端不达叶缘。
A.弓行弓曲的:2°脉的顶端相连接,呈现出一系列的拱形(弧形)[图2-1-3(4)]。
B.真曲行弓曲的:2°脉向上弯延,顶部在叶缘内侧渐渐变细,相邻2°脉上部通过一系列横脉相连,不形成边缘凸起的环[图2-1-3(5)]。
C.网状弓曲的:2°脉失去了指向叶缘的一致方向,而是重复分枝形成一个脉网[图2-1-3(6)]。
图2-1-1 叶片的方向定位、基本形状、顶部、基部和边缘
图2-1-2 腺体的位置
D.分枝状弓曲的:2°脉朝叶缘方向分枝成网状,但不相连接[图2-1-3(7)]。
(二)隐脉脉序:除1°脉外,其余叶脉全都缺失、不发育或隐没于革质或多汁的叶肉中[图2-1-3(8)]。
(三)平行脉序:两条或多条1°脉发自叶片的基部,平行地向叶片顶端延伸、汇聚[图2-1-3(9)]。
(四)弧状脉序:若干条1°脉起源于或密生于叶片基部一点,以强烈外弯的弓形延伸,其顶端向叶片的顶部汇聚[图2-1-4(1)]。
(五)聚顶脉序:两条或多条1°脉,或发育粗壮的2°脉发源于叶片基部或中脉下部的一点,并以弓形延伸,顶端向叶片的顶部汇聚,但弓在叶片基部不外弯[图2-1-4(2~5)]。
1.位置:1°脉发源起始点的位置。
A.基生的:聚顶脉序发源于叶片的基部[图2-1-4(2,4)]。
B.离基的:聚顶脉序发源于中脉下部的一点,距叶片基部有一定距离[图2-1-4(3,5)]。
2.发育
A.发育完全的:聚顶脉序发育良好,从叶片基部延伸至叶片的2/3以上[图2-1-4(2,3)]。
B.发育不完全的:聚顶脉序从基部延伸仅达叶片的2/3以下[图2-1-4(4,5)]。
(六)掌状脉序:三条或多条1°脉从叶片基部或基部上方的一点辐射状散发延伸[图2-1-4(6~11)]。
(七)悬铃木式掌状脉序:1°脉以一系列二叉分枝散发延伸[图2-1-4(12)]。
(以下条目适用于五、六两项)
1.位置:1°脉散发起始点的位置。
A.基生的:起始点位于叶片的基部[图2-1-4(6,8,10,11)]。
图2-1-3 脉序类型(一)
图2-1-4 脉序类型(二)
B.离基的:起始点位于中1°脉下部的一点,距叶片基部有一定距离[图2-1-4(7,9)]。
2.发育
A.发育完全的:侧1°脉的分枝至少覆盖了叶面积的2/3[图2-1-4(6~9)]。
B.发育不完全的:侧1°脉的分枝仅覆盖了不足2/3的叶面积[图2-1-4(10,11)]。
C.达边的:掌状脉的顶端达到叶缘[图2-1-4(6,7,10,12)]。
D.网状的:掌状脉的顶端仅延伸至叶缘之内侧,不达边[图2-1-4(8,9,11)]。
(八)扇形脉序:几条或许多条粗细相等的基生脉以小角度辐射状散发,其上部一回或多回二叉分枝,各回分枝均粗细相等[图2-1-4(13)]。
三、叶脉
(一)一级脉(1°脉)
1.1°脉的定义:叶片上最粗的叶脉。可以是羽状脉序中简单的中脉[图2-1-3(1~8)];也可以是从叶柄顶端发出的粗细大致相等的一系列的叶脉[图2-1-4(1,2,4,6,8)];还可以是叶片基部以上、从中脉的某一点发出的侧一级分枝,侧一级分枝的粗细与从该分枝点上延伸出的中脉的粗细大致相等[图2-1-4(3,5,7,9)]。
2.1°脉的走向
A.直行的:1°脉在延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弯曲和方向变化[图2-1-3(1)]。
a.不分枝的:1°脉无一级分枝[图2-1-5(1)]。
b.分枝的:1°脉具1条或多条一级分枝[图2-1-4(7,12)]。
B.弯曲的:1°脉在延伸过程中明显弯成圆滑的拱弧[图2-1-4(2)]。
C.波曲的:1°脉在延伸过程中多次圆滑地弯曲[图2-1-5(4)]。
D.折曲的:1°脉在延伸过程中重复有角地弯曲[图2-1-5(5)]。
(二)二级脉(2°脉)
1.2°脉的定义:发源于1°脉的叶脉,这些叶脉比1°脉稍细,是叶片上第二粗的叶脉;以及与这些叶脉粗细大致相等的分枝[图2-1-5(3)]。
2.叉角:产生于2°脉的分枝点,是2°脉与1°脉之间的夹角[图2-1-5(1)]。
A.尖锐的:<80°。
B.直角或近于直角的:80°~100°。
C.钝的:>100°。
3.叉角的变化
A.叉角近于等大:通常情况下叉角均近于等大[图2-1-5(1)]。
B.上部的叉角比下部的钝[图2-1-5(6)]。
C.上部的叉角比下部的尖[图2-1-5(7)]。
D.仅基部的一对叉角最尖[图2-1-5(8)]。
图2-1-5 叶脉的等级和叶脉的延伸形态
E.上部和下部的叉角比中部的钝[图2-1-5(9)]。
F.叶片一侧的叉角比另一侧的尖[图2-1-3(5)]。
G.叉角变化不规律[图2-1-5(10)]。
4.2°脉的走向
A.直行的:2°脉在延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方向偏离,直达叶缘[图2-1-3(1)]。
B.外弯的:2°脉在延伸过程中向下弯[图2-1-3(1)之基部的2°脉]。
C.弯拱的:2°脉在延伸过程中弯曲成一个拱。
a.均匀弯曲的:拱是平滑的,内弯程度是渐渐增加的[图2-1-4(10)]。
b.突然弯曲的:拱的内弯程度局部突然增加[图2-1-3(4)]。
D.波曲的:2°脉在延伸过程中,重复地出现圆滑的弯曲[图2-1-5(10a)]。
E.折曲的:2°脉在延伸过程中,重复地出现有角折的弯曲[图2-1-5(10b)]。
F.反曲的:2°脉在延伸过程中,下部内弯,上部外弯,形成一种“S”形的弯曲[图2-1-5(7a)]。
G.不分枝的:不具有2°脉分枝[图2-1-3(4)]。
H.分枝的:具有1条或多条2°脉分枝[图2-1-3(1)]、[图2-1-5(1)]。
I.具外向2°脉[a~2°脉]的:2°脉的外侧产生一系列的2°脉分枝[图2-1-3(1)]。
5.2°脉形成拱的分枝与上部相邻2°脉相连的习性
A.交角为锐角[图2-1-5(1a)]。
B.交角为直角[图2-1-5(1b)]。
C.交角为钝角[图2-1-5(1c)]。
D.交角被3°或4°脉拱包围[图2-1-5(1d)]。
E.形成一条边内脉[图2-1-5(2)]。
6.居间2°脉:发生于1°脉,其发生点位于两条2°脉发生点之间,走向与两条2°脉大致平行,略细于2°脉但略粗于3°脉。
A.简单的:外观上直而平滑[图2-1-5(1e)]。
B.复合的:总长度中有超过1/2的长度是结合了3°脉构成的,外观上是波曲或折曲的[图2-1-5(16)]。
7.边内脉:在叶缘之内,与叶缘平行,2°脉顶端融入其中的叶脉[图2-1-5(2)]。
8.脉间区:叶片上位于两条2°脉之间的部分[图2-1-5-(1)]
(三)三级脉(3°脉)
1.3°脉的定义:从2°脉上发出的比2°脉稍细的分枝,和从1°脉上发出的与2°分枝粗细相等的那些分枝叫3°脉[图2-1-5(3)]。
2.3°脉的源点角:3°脉在其分枝点上与2°脉自该分枝点向外延伸部分之间的夹角叫源点角。在2°脉上侧的为向轴源点角,在2°脉下侧的为离轴源点角[图2-1-5(1)]。
表2-1-1中展示了向轴和离轴源点角合成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在分类学上具有鉴别价值。
表2-1-1向轴源点角和离轴源点角合成结果
*括号中的字母代表源点角的类型。[图2-1-5(f~n)]
**自2°脉上侧发出的3°脉弯向并与1°脉相连,这时3°脉发自1°脉的角度与3°脉发自2°脉下侧的角度相等,这是一种规律。[图2-1-5(1)]若与上述规律不符那就是分类学上值得注意的、有意义的特征。
3.3°脉的类型
A.分枝的:3°脉分枝成较高等级的叶脉而不与2°脉相连(尽管较高等级叶脉的衍生分枝可能与2°脉相连)。
a.离轴的:分枝方向朝向叶缘[图2-1-5(11)]。
b.向轴的:分枝方向朝向叶轴[图2-1-5(12)]。
c.横向的:分枝方向横过脉间区[图2-1-5(13)]。
B.网状的:3°脉之间,或3°脉与2°脉之间网结。
a.不规则网状:网结的角度变化多端[图2-1-5(14)]。
b.矩形网状:网结的角度大多数为直角[图2-1-5(15)]。
C.及顶的:从相对的两条2°脉上发出的相互连接的3°脉。[图2-1-5(1f~o,16,17,24,25)]。
A)及顶的3°脉的延伸习性:
a.简单的:3°脉单一,不分枝[图2-1-5(1f~o)]。
b.分叉的:3°脉二叉分枝,分枝稍稍增粗,相连形成复合的居间2°脉[图2-1-5(16)]。
c.直的:3°脉横过脉间区时,方向无明显的变化[图2-1-5(1h,j,l)]。
d.外弯的:3°脉横过脉间区时,其中部自叶片中心向外弯[图2-1-5(1f,g,i)]。
e.内弯的:3°脉横过脉间区时,其中部弯向叶片中心[图2-1-5(1k,m,n)]。
f.波曲的:3°脉横过脉间区时,重复地平滑地变化弯曲方向[图2-1-5(17)]。
g.反曲的:3°脉的下部向内弯曲,上部向外弯曲,形成一个简单“S”形[图2-1-5(10)]。
h.下弯的:3°脉从2°脉上侧的出发点延伸,上部向内弯并与叶片上的1°脉连接。[图2-1-5(1,3)]
B)及顶的3°脉与中脉(1°脉)的关系[图2-1-5(18)]。
a.正交的:与中脉近于垂直,相交近于直角[图2-1-5(19)]。
b.纵向的:与中脉近于平行[图2-1-5(20)]。
c.斜交的
a)与中脉的交角接近一致[图2-1-5(21)]。
b)与中脉的交角角度向外侧变小[图2-1-5(22)]。
c)与中脉的交角角度向上部变小[图2-1-5(23)]。
C)及顶的3°脉的排列
a.大多数为互生排列:3°脉二叉分枝,其分枝互相连接[图2-1-5(16,24)]。
b.大多数为对生排列:3°脉不分叉,其延伸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图2-1-5(1f~n)]。
c.互生排列和对生排列,数量上大致相等。
D)及顶的3°脉的密度
a.3°脉稀疏的:每厘米3°脉少于3条。
b.3°脉密集的:每厘米3°脉多于3条。
(在实际描述操作中,要写出每厘米3°脉的实际条数)
(四)较高等级的叶脉
从3°脉上发出更细的叶脉,和从2°脉上发出与3°脉所发出的叶脉粗细相同的叶脉叫4°脉;同样,从4°脉上发出更细的叶脉,和从3°脉上发出的与4°脉所发出叶脉粗细相同的叶脉叫5°脉、6°脉、7°脉均可以此类推[图2-1-5(3)]。
1.脉级的清晰度
A.脉级难以区分的:较高等级的叶脉形成网,网中叶脉等级区分不开[图2-1-5(25)]。
B.脉级明显可分的:较高等级的叶脉的脉明显可以区分开来[图2-1-5(3,24)]。
2.4°脉与3°脉的相交
A.随机的:4°脉自3°脉发出时,延伸方向是随机的[图2-1-5(3)]。
B.正交的:4°脉自3°脉发出时,与3°脉的交角为直角,接下来的延伸可能是直角,也可能不是直角[图2-1-5(24)]。
3.5°脉与4°脉的相交
A.随机的:同第2项A。
B.正交的:同第2项B。
4.叶片的最高脉级
在放大镜下观察,叶片上可以辨认出的最细叶脉的脉级。如:4°脉、5°脉、6°脉、7°脉等等。
5.叶缘的末端脉
A.不完全的:分离的末端脉直接与叶缘毗邻[图2-1-6(1,2)]。
B.环形的:叶缘末端脉多数向后弯曲形成环[图2-1-6(3~5)]。
C.具边脉的:叶缘末端脉沿叶缘内侧融合成一条连续的边脉[图2-1-6(6,7)]。
(五)小脉:叶片上分离的终端末级脉,或网眼内与上述终端末级脉脉级相同的叶脉(内藏脉)[图2-1-6(8~11,16~20)]。
图2-1-6 末端脉、网眼和齿结构的特征
1.无小脉的[图2-1-6(15)]。
2.小脉简单的:小脉不分叉[图2-1-6(16,17)]。
A.小脉直的[图2-1-6(16)]。
B.小脉弯的[图2-1-6(17)]。
3.小脉二叉分枝的[图2-1-6(18~20)]。
A.一回二叉分枝的[图2-1-6(18)]。
B.二回二叉分枝的。[图2-1-6(19)]。
C.三回二叉分枝的。[图2-1-6(20)]。
(六)网眼(网隙):叶片上被叶脉包围的最小的叶片组织。叶片上任何等级的叶脉——从1°脉到末级脉之前的最高等级的叶脉都可能成为网眼的一边或几边,只有末级脉会闯入网眼而成为网眼的内藏脉。
1.网眼的发育[图2-1-6(8~11)]
A.无网眼的:脉间区仅有作简单分枝的极少的叶脉,而不存在被叶脉围起的在形状、大小上与网眼类似的区域,如隐脉类的肉质叶[图2-1-6(8)]。
B.不完全闭合的:网眼的一边或多边没有被叶脉封闭,产生异常的、形状很不规则的大网眼[图2-1-6(9)]。
C.发育不完美的:网眼的大小多少有变化,形状亦不规则[图2-1-6(10)]。
D.发育良好的:网眼的大小和形状相当一致[图2-1-6(11)]。
2.网眼的排列
A.随机的:网眼的排列无一定的方向性[图2-1-6(10)]。
B.排列规则的:在一定的区域内,网眼的排列具有相似的队列或样式[图3-1-6(11)]。
3.网眼的形状[图2-1-6(12~14)]
A.三角形的[图2-1-6(12)]。
B.四边形的[图2-1-6(13)]。
C.五边形的[图2-1-6(14)]。
D.多边形的:具有5条以上的边。
E.圆形的。
F.不规则形的。
4.网眼的大小:以下选用于描述网眼的大小级别,至少部分自然地存在于植物类群中(而成为这些类群的鉴别特征之一)。
A.巨型的:>2mm。
B.大型的:1~2mm。
C.中型的:0.3~1mm。
D.小型的:<0.3mm。
四、齿结构要素
(一)腺体:腺体是不透明的物质在齿的顶部或齿主脉的末端集中;或者是着生于齿顶的和充填于齿顶凹穴中的密集的细胞团。
1.无腺体的[图2-1-6(21,35)]。
2.有腺体的
A.腺体透明的:由密集的细胞聚集在齿顶[图2-1-6(22)],或密集的细胞充填在齿顶凹穴(小孔)中[图2-1-6(23)]而形成的透明腺体。
B.腺体不透明的:为松脂、单宁等物质积累而产生的黑色不透明腺体[图2-1-6(24,25)]。
(二)齿的顶端
1.简单的:齿的顶部是由叶缘的方向变化而成的,无下述的附加元素[图2-1-6(26)]。
2.有刺的:齿的主脉伸出齿顶之外[图2-1-6(21,27)],如:栗属。
3.盔状或有短尖突的:齿的顶端具有与齿融合的,不透明、不脱落的帽状物或尖突[图2-1-6(28)],如:檬立米科(Monimiaceae)。
4.具刺毛的:齿的顶端具有不透明、易脱落的刺毛(刚毛),或刺毛的近端增厚呈帽状。[图2-1-6(29,30)],如:茶科、金莲木科。
5.具小球形的:齿的顶端具有与其融合的小球状胼胝体[图2-1-6(25,31)],如:山桐子属、杨柳科等。
6.具爪垫的:由密集的细胞团聚集而成的透明垫状物(吐水、分泌蜜汁的组织),齿脉通向其中并渐行消失[图2-1-6(22,32)],如:葫芦科、秋海棠科。
7.具乳头状的:齿的顶端具有透明的、乳头形状的结构[图2-1-6(33)]。
8.具孔穴状的:向外延伸的齿主脉末端扩大成孔穴状[图2-1-6(23)],如:蔷薇科、虎耳草科。
(三)齿主脉:齿主脉通常是2°脉或3°脉,也有较高等级的叶脉分枝成为齿主脉的。
1.齿主脉的走向
A.中心的:齿脉与齿的对称轴近于重叠,这种情况又叫齿中脉[图2-1-6(22,26,28)]。
B.偏心的:齿主脉在对称轴的一侧延伸。
a.偏向齿的上侧的[图2-1-6(29,32,34,35)]。
b.偏向齿的下侧的。
2.齿主脉的起源
A.直接的:叶脉延伸直接进入齿中而成齿主脉[图2-1-6(24,28)]。
B.弯转的:齿主脉或发生于齿弯缺正下方的一点;或叶脉在进入齿之前分叉为相等的两枝,其中一枝入齿成为齿主脉,另一枝延伸至齿弯缺下[图2-1-6(34,35)],此种情况通常出现于蔷薇亚纲中。
(四)齿副脉:在齿中,比齿主脉等级更高的那些叶脉。
1.无齿副脉[图2-1-6(27)]。
2.齿副脉不完全[图2-1-6(34)]。
3.齿副脉环形[图2-1-6(36)]。
4.有齿副脉(齿副脉发育良好)
A.齿副脉与齿主脉相连[图2-1-6(28)],如:金粟兰科。
B.齿副脉与齿主脉靠合,末端延伸消失在垫状物中[图2-1-6(22)],如:葫芦科;或延伸消失在孔穴中[图2-1-6(23)],如:蔷薇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