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辉 还原一个名字
人是要有信仰的,而信仰两个字都是人字旁,这就决定了信仰的宗旨是为人类服务。
——郭申元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000年3月27日,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人们甚至很难从“历史上的今天”发掘出值得纪念的事件。可是,这一天却因为一名中国学子、一名被国际顶尖生化学家们称为“非常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式的人物”的年轻人永远闭上疲倦的双眼而令人揪心,永远难忘。
这位年轻人叫郭申元。在他为科学献身时,年仅29岁。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理查森教授说:“郭博士的过早逝世,令人痛惜,但是他所做出的贡献要远远超出比他活得更长的人。”年过九十的生命科学泰斗谈家桢院士痛苦地说:“从学校送来的报纸上看到弟子郭申元不幸被病魔夺去年轻生命的噩耗,不由得老泪纵横,悲思万千。……长歌当哭,我既为科学事业失去一位年轻有为的英才而痛惜,也为科学界痛失一位品格卓然的后辈而扼腕……”
一个人死了,可是人们都说他没死,没有死,没有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从悲痛的泪眼中,人们看到郭申元走过的科学道路,从无尽的哀思中,人们触摸到郭申元美丽的心灵。
生命=时间+信仰
1970年6月12日,郭申元生在上海一户知识型劳动者家庭。郭申元父亲是学历史搞新闻出版的;母亲是学医学搞药剂的。诞生在这样一户文理结合、充满求知氛围家庭中的郭申元,从小耳濡目染,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探索兴趣与欲望。父母的遗传基因在郭申元身上优化地组合起来,连父母的职业特征也在郭申元身上组装了起来。
郭申元初中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中学,1988年直升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
与博士导师爱弗斯教授合影
1990年,郭申元踏上了美利坚国土,进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系读本科,一头栽入抗癌基础理论学习。这一栽,就是整整10年,没喘一口气,没回一次家。
1992年,郭申元以全“A”成绩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并荣获“全美优秀生”殊荣。郭申元24岁那年,又相继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生化硕士学位,并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作为爱弗斯教授的关门弟子,郭申元全身披挂,朝着攻克癌症的征程进发。
1996年,郭申元加入了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学术团体——Phi Kappa Phi,并成为终身会员。从那年起,郭申元独立主持了学术课题,在短短的5年内,相继在《细胞学》、《生物化学学报》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连续发表了5篇极具震撼力的生命科学前沿成果的论文。作为年轻的“肿瘤化疗国际顶级大师”,郭申元对生命科学的一系列巨大贡献,已被国际生化学界称作“郭氏理论”、“郭氏猜想”,其核心部分——对DNA解旋酶的研究,已进入攻坚阶段。一旦突破,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癌症有望治愈,全球每年近600万生灵有望获救。
可是……可是……,正在这节骨眼上,肝癌这个顽凶却跟攻克它的猛士开了个大玩笑:这位在人类抗癌研究的顶级赛跑中成绩特别优异并有望接近终点冲刺的年轻科学家,却毫无防备地遭受癌症这一宿敌的攻击。
1999年圣诞前一天,当郭申元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时,他没有被这可恶的“生命作弄”击倒,反而更理智地要与时间赛跑,在人生跑至终点前,一定要让科研结出硕果。那天,他同往常一样,带着沉重走进了实验室,为防止干扰,竟把实验室的电话也拔掉了。那一夜,实验室的灯光一直未熄,他在跟时间赛跑,抓紧分分秒秒,以顽强的意志,与生命抗争。人痛苦到极点,心理却坚强到极点,这种承受力非常人所能。郭申元就用这样的形式,送走了生命中最后一个圣诞夜。
郭申元坚信:生命=时间+信仰。这是郭申元的人生箴言,也是他对29年生命历程最深刻、最精粹的体验。
2000年1月3日,根据权威医学专家的意见,郭申元接受了肝大部切除术。手术后,刚能坐起来,他又在病床上用手提电脑撰写论文了。不满两个月,他又固执地要回实验室工作。母亲竭力劝阻,郭申元平静地央求:“妈妈,我只有去实验室工作,才能恢复得快些……”至今在郭家留存一张催人泪下的照片:郭申元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在母亲扶持下艰难地走向实验室……这是郭申元对“生命=时间+信仰”的最好注释;是一名勇士在战场上的最后冲刺。
手术后母亲搀扶郭申元去实验室
郭申元如此惜时如金,为的是早日攻克癌症,让全世界每天有几万人惨死于癌症的局面尽快得以改观,让各种肤色的人们生活质量更高。这是郭申元儿时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他赴美深造10年不归,常年不省亲,连父亲访美时带给他的衣服包裹都没时间去拆开。
临终前,郭申元与父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爸爸,请不要为我难过。这些年来,我从来没有浪费过一分钟。我很开心,我活得实实在在……”
带着在生命科学史上很有建树的“郭氏猜想”,郭申元走完了29年短暂的一生,然而也是精粹的一生,用生命谱写了追求科学的辉煌篇章。郭申元生命短暂,精神却绵长永恒。诚如著名海洋科学家汪品先院士为纪念郭申元博士所题写的:“生命的价值,在于浓度而不在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获取。”
郭申元留下的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杰出成果,更是一大笔宝贵的人文财富,那就是郭申元为全球科学家树立的路标——对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永恒追求。这,才是科学家的心灵美,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美。
学成归国,立此存照
野性的学习
郭申元的家庭教育从来就很有艺术性。他的父亲认识到丹麦教育家力倡的“野性学习”是一种很前沿的教学理念。“野性学习”是对中国传统“驯服”教育的颠覆,能还人以“野性”,开发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野性学习”也充分体现了人的个性。因此,有意识地引导郭申元从小就“野性学习”。一个人老是与所有人一起“齐步走”,往往会湮灭个性,缺乏探索热情,又怎能期盼他将来有创造性?郭申元的父母在热切关注郭申元智能成长的同时,也始终默默地鼓励并悄悄地保护着他的“野性学习”。
“人的汗水和泪水是咸的!”郭申元神秘地告诉妈妈。
“你怎么知道的?”
“我尝过味道的呀!”郭申元煞有介事的回答。
“妈妈,鸡、鸭死了是闭眼睛的;鱼死了,为什么不闭眼睛呢?”
“爸爸,你知道动物会动脑筋吗?”
……
一个又一个越出课本知识外的“为什么”、“怎么办”,在童年的郭申元脑际盘旋,做父母的常常是笑而不答,而是鼓励他自己从课外读物、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去寻找答案。爱看书,肯动手,勤思考,善提问的少年郭申元果然长进很快。正是这种“野性学习”构筑起郭申元通达知识与能力的金色桥梁。
有人提问:为什么稻谷成熟了,会有坚硬的芒刺?郭申元会脱口而出:“这是植物自卫能力的表现,使鸟类对稻谷不敢轻易下手呗!”
郭申元幼年时用手指学数数
有人提问:为什么植物叶子总是扁平的?郭申元会肯定地说:“这是光合作用的适应性决定的,它能够以最大的理想面积来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
有人提问:成语中的“急中生智”该怎么理解?郭申元会若有所思地娓娓道来:“当紧张事件出现时,人的心脏收缩会加快,血液循环加强,输送给大脑的氧大增,这样就使神经细胞的活力大大激活,让神经细胞间处于息息相通状态,思维分析有了信息基础,思考能力自然就强啰!”
……
难怪人们要称少年郭申元为“小科学家”、“小博士”了。
善于“野性学习”的郭申元早就不满足于书本知识,观察与实践已成了他探索知识的最好途径。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出于好奇,郭申元就仔细地观察了蚂蚁的社会行为,写出了生动逼真的《蚂蚁搬家》习作,由于有生活、有观察、有内容,必然能描述得淋漓尽致,得到师生一致好评。他常煞有介事地对妈妈说:“不要以为老师布置的题目才算作业,自然课上老师要我仔细观察动物、植物也是作业呀!”兴趣是探索的动力,郭申元以后还饲养了蚂蚁,揭了蚂蚁窝,并请教专家,查核《十万个为什么》,对蚂蚁的研究,真可称得上是个小专家了。
“妈妈,你在肿瘤医院工作,你说说,蚂蚁身上分泌的抗生素有那么大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那它能否用来治病,治疗癌症呢?”小小年纪,想得多深。这些,正为日后郭申元钟情于“生化抗癌”播下了种子呢!
在整个初中阶段,除了学好南洋模范中学规定的书本知识,郭申元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身心沉浸在我行我素的“野性学习”之中:研究知了,观察蛇类,饲养蚂蚁……最有趣的是,小学毕业前,由于蟑螂咬坏了他的课本,引起他对蟑螂的憎恨,并在捕杀蟑螂过程中引发了观察和研究的兴趣。以后,连续四年的寒暑假,都在孜孜以求地研究并分析蟑螂的习性及繁殖规律,在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写出了《上海的蟑螂数量将和纽约不相上下》的科研论文。发表在1989年第1期《自然与人》杂志上的这篇论文荣获上海市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佳作奖,并得到生命科学泰斗谈家桢院士的褒奖:“一名中学生长年坚持观察蟑螂的习性,在捕杀的同时分析和研究蟑螂,这种探索和钻研精神极为可贵。此事告诉我们,中学生在向科学家挑战。”
郭申元向科学挑战的故事多着呢!在上海中学读高中时,郭申元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在《中学科技》杂志上发表《我设计的一个航天飞机上的实验》科研小论文,提出在失重状态下研究油水混合物的课题和设想。中、美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一篇很有创新思想的实验报告。
为了解决油和水的混合问题,郭申元竟然将家里的小厨房作实验室,在烧得滚烫的油锅上浇水。结果可想而知,油花四溅,让妈妈足足忙乎了一个下午才收拾停当。他妈妈没有怨言,只是心痛地提醒他“注意安全”。多么宽容,多么理解儿子的求索精神。若父母对郭申元的探索举动横加阻挠,很可能将他的求索勇气和热情浇灭,日后的求知欲望兴许荡然无存。
那年头,上海中学的班主任获悉郭申元在如此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依然“不务正业”地偷偷搞科研,并没有给予任何指责,倒是予以默认,甚至“纵容”。可见,上海中学教师的素养确实不同寻常,他们是一批敬业的“伯乐”。第二年,郭申元果然作为品学兼优生被保送复旦大学。联想到眼下不少市重点中学为确保名校录取率,对学生课外生活强作安排,数、理、化非做两万题不可,这种“育才”手法多么笨拙,眼光多么短浅,做法又多么功利!其实,在整个高中乃至大学的最初一年,郭申元都曾忙里偷闲地为《世界科学》杂志等报刊译写,并发表了二十余篇最新学术动态与论文,而且还成为《世界科学》年龄最小的特约译者。郭申元的父亲回忆:“元元读中学时,不喜欢多做习题,却爱对习题作归纳。他认为,多做习题是重复劳动,浪费时间。他腾出大量时间读科普图书,寻找想象的钥匙。”
就是这种“野性学习”,让郭申元从小热情地去拥抱大自然,本能地去感悟大自然的语言,熟悉大自然的思维方式,为日后与大自然的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中有“以人为本”的太阳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权贵们为装点门面,都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工夫,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龙飞凤舞,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却大都写得歪歪斜斜。而今,郭申元为我们写了一个大大正正的“人”字,用行动诠释了一名科学家的为人之道,奉献了一颗美丽的心灵。
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种崇高的信仰,而支撑信仰的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仁爱之心。郭申元说:“人是要有信仰的,而信仰两个字都是人字旁,这就决定了信仰的宗旨是为人类服务。”
受家庭和周边浓浓人文环境的熏陶,郭申元从小就有一颗仁爱之心。小学四年级,父母欲激励他逻辑推理和空间想像力的发展,为他请了一位数学辅导老师,仅仅两个月的辅导,点拨了他的思维,数学成绩就上升为班里第一名。郭申元也跟这位教学有方的老师成了“忘年交”。初中毕业那年暑假,郭申元去看望这位数学老师,知道老师生了胃癌,焦急的他一定要妈妈答应为老师请肿瘤医院最好的医生,然而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老师的性命。追悼会上,郭申元的双眼哭得像两只红灯笼。当晚,小小少年的心灵怎么也平静不了,翻身起床,在日记本上写下:“可恨的癌症无情地夺走了我敬爱的老师。癌症这一恶疾每年要夺走世界上几百万人的生命,这真是个可恨的魔鬼!我从现在起,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要付出全部精力去攻克癌症。”少年的志向,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倔犟的郭申元立下誓言后,义无反顾。1988年,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后,他毅然选择生化系,并立志要为中国摘取一个诺贝尔奖。
1990年9月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读本科,他依然选择生化系,专事抗癌基础理论学习。谁知道,在俄亥俄听的第一堂课,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老师开门见山地说:“要吃这碗饭,把命交出来!”
怎么?搞生化竟有这么危险?
与哈佛实验室同伴合影
伴随学习的深入,郭申元才体会到老师说的确实如此。生化是一门新兴科学,进入这门学科的应该是勇敢的拓荒者。别的学科也许很快能出成果,可生化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年出不了成果是常有的事。搞生化的人注定要在单调、孤寂、清贫的实验室里苦挨。
这一切都还算不上最可怕的,也还不至于“把命交出来”。可是,面对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剧毒物质的渗出,病毒的感染,倒是性命交关的。生化实验室是一个人为强化了的环境,就连辐射、毒性、感染也是被强化了的。科研人员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做解剖实验,一不小心破划手指,病毒就可能侵入。谁能保障一辈子不闪失?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就算你运气好,强辐射也不可避免。只要你走进实验室,死亡之神就与你为伴。因此,不少科研人员一旦有了一些科研资本,有了些许新的成果,也就洗手不干,敬而远之了。
郭申元没有。
他一旦选择了这项他认为伟大的、能拯救癌症病人的有意义的事业,就义无反顾甘愿冒险,一干10年——要不是英年早逝,他还会在这“把命交出来”的实验室继续干下去。因为郭申元从小就听妈妈描述过癌症病人的痛苦,全世界每天有几万人死于可恶的癌症。人等岁月,岁月不等人。攻克癌症刻不容缓,郭申元临危不惧地天天与杀人魔鬼打交道:提取它们的病变组织,培殖它们,观察它们,分析它们。因为郭申元心中有着一轮为全人类造福的不灭的太阳,他深信科学的真理,也不怀疑神话会被打破,科学的太阳必将取代神的太阳。而在攻克癌症的征途上,照亮郭申元前程的永远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太阳!
当妈妈年复一年地在肿瘤病房目睹癌魔施虐逞威时,儿子却和一批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一道日日夜夜在生化实验室奋战,在寻求癌症发生机理,为锻造制服癌细胞的利器而攻关。因此,当郭申元函告父母“爸妈,你们不要希望儿子在美国赚钱”时,父母也是完全能理解的:只要郭申元对人类做出哪怕点滴贡献,也是对家庭的最好回报了。
为了实践这个伟大的信仰,郭申元有这样的自勉格言:
时间是金,时间是力量。
生命=时间+信仰。
中华是我根,
哺育我长大的是中华大地。
人在万里之外,祖国在我心中。
人人都有一次生命,这当然是一笔相当巨大的财富。当郭申元真切地理解到时间是生命的载体和人生的旅途后,他睿智的重心转向了:怎样精细地用好这笔属于自己的财富?怎样使这笔财富中的每一部分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他把华罗庚的“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全在勤奋”作为座右铭,争分夺秒,勤奋努力。
1988年5月,郭申元被保送复旦大学。这年暑期理应好好休息一下,为大学新生活做些思想和体能上的铺垫。周围的人都劝他去远足,可对于惜时如金的郭申元来说,这样打发时间未免太奢侈了,他选择的最合理的知识和体能的铺垫,却是抓紧这段时间编译一本关于美国人养生的书稿,既学习了外语,熟悉了相关生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中文表达的能力。为了这本科普译著,他冒酷暑跑图书馆,走访专家……很充实地度过了中学时代最后一个暑期。这本书稿就是1990年9月出版的《美国人养生五百忌》。以后,这本书相继被台湾出版商买下了中文繁体字版权,还被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买了版权。留美期间,郭申元的博士生导师和同事们看了这本书,评价郭申元“为中美文化交流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保卫生命的将领”。
19岁到美国去留学后的郭申元,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留学生涯,也为了早日实现“攻克癌症”造福全人类的夙愿,他的生命时钟拨得更快。在郭申元的人生辞典里:人最值钱、最宝贵的是时间,节省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生命消灭了死亡
郭申元走了,他已付出得够多够多。他的生命价值不是常人的十倍、百倍所能衡量。
郭申元走了,他的不可估量的精神的、科学的财富是不会被带走的,只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殖,再增殖。
与博士后导师理查森教授合影
当年,理查森教授诚邀郭申元加盟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实验室,就是由于郭申元在DNA复制机制研究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以及他的研究潜力和人格魅力。理查森的评价是:
郭申元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遗传物质基本构成材料,即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关键酶之一。加盟我的实验室后,郭先生的计划(对协调DNA复制这一复杂过程的酶和分子的机制进行的研究)将会深入。我预测,郭申元的研究不仅能揭示出分子复制机制的真相,还有可能揭示出病毒和肿瘤细胞绕开它的宿主的控制,而以失控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过程。只有了解了这些过程,我们才有望研制出能控制这种反常过程的治疗方法。我认为,郭申元是一位罕见的适合进行此项研究的人才。
郭申元果然不孚理查森和同事们所望,一步一个创新脚印,将科研工作推进得令人瞩目。因为郭申元在进入哈佛以前,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爱弗斯教授指导下,已成功地利用一个从嗜酸乳杆菌中提取的细菌酶的复制品,建立了一个模型系统,进而转入人体的酶是如何工作的研究。郭申元发现了细菌的脱氧胞啶酶和脱氧鸟苷酶的差别只在于三个氨基酸的不同。对这项“开创性的重大发现”,同行们是这样评论的:
无可置疑,郭申元研制出的酶的模型将为进一步加强美国和全人类的医疗保健工作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郭先生目前从事的工作将为发现治疗折磨着成千上万美国人和全人类的癌症和其他恶性疾病的灵丹妙药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郭申元的超强能力和重大贡献,赢得了同领域专家称赞和认可,一致认定郭申元已经为美国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利益。为了保持美国在癌症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美国科学界的专家们竭力挽留郭申元继续在美国从事他的研究,他们说:“郭申元是在癌症化疗方面研究方面的顶级的科学家之一。”并找来律师艾琳·常先生为郭申元申请在美永久居住权,律师从六个方面来证明郭申元是“杰出的特殊人才”:
一、郭申元持有高学历;二、郭申元因在生物化学领域内的杰出贡献和成就多次荣获美国和国际奖项和荣誉;三、郭申元在享有盛名且富权威的前沿科技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拓性的论文;四、郭申元作为一名生物化学界知名的专家,尤其在癌症化疗研究方面,他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还不断被这一领域内的其他著名领军人物们引用;五、郭申元在生物化学领域,特别是在癌症治疗研究方面的突破性发现和发展等成果,还得以在由该领域专家出席的专业会议上得到公开展示;六、郭申元卓越的技能和突破性的成就得到了他的同仁和业界的承认与赞扬。
哈佛大学医学院查尔斯·理查森教授说:“我认为郭申元在此以前所接受的学术训练,所做出的突破性的研究贡献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都远远超出了美国国家利益豁免条件……”为了祖国的荣誉和科学地位,郭申元对“申请在美永久居住权”无动于衷。
进入哈佛以后,郭申元的主攻方向是DNA解旋酶的结构和功能。DNA解旋酶的功能就是通过“燃烧”细胞产生的高能分子,沿着DNA链将双螺旋解开,如同拉开一条拉链,令肿瘤细胞再也不能复制。
多美的构想!
当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新难题,没有人成功过,极少有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子过河。郭申元凭着他的深厚学术功底,凭着他早日攻克癌症以造福人类的人文精神,将研究很快地推向前进,一连攻克了实验室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难题,鉴定出了起到解旋酶功能的蛋白质部分,导致解旋酶晶体的制备成功以及三维结构的测定,还阐明解旋酶和引发酶这两种重要复制酶的功能区,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连接位点。
这些成功都是连续几十天没吃上一餐像样的饭,睡上一个安稳的觉换来的。在获悉郭申元得了癌症后,悲痛欲绝的母亲从牙缝里迸出四个字“积劳成疾”。
在实验室,郭申元是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的,他却说:“我早回来了,就说明我的实验失败了;我回家晚就说明我的实验在继续,就有成功的希望。妈妈,你希望我早点回家还是晚点回家。”妈妈痛惜儿子的身体,妈妈当然也希望儿子成功。就连回上海这个家,郭申元都是很晚,很晚,整整过了10年,但回来才三天,这位才华横溢、胸怀全球的科学家就带着对事业的执著,带着对生命的深深眷恋而永远离开了热爱他的人们。哈佛的同事们说:郭申元的实验室还亮着灯;还醒着不屈的魂。郭申元没有走,他的座位还是温热的。
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模型的时候,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只有25岁,克里克也不过37岁。29岁本该是意气风发的年代,对前程似锦的郭申元来说,刚展开辉煌的人生,却结束得如此令人扼腕。DNA分子宛如一架通向解开生命奥秘的螺旋滑梯,数十年来,多少风流才俊在螺旋滑梯中激情冲浪,成就了英名。郭申元的激情冲浪短暂而辉煌,他渐渐远去的身影,已经与之滑行在DNA上的解旋酶融为一体了。
郭申元还在实验室,他的座位还热的
郭申元的英年早逝令人痛惜。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才气横溢的科学家,一位令美国同行都折服的征服癌症的猛士,在与癌症的最后较量中,竟被对手夺去年轻的生命。耄耋的科学泰斗为郭申元的英灵老泪纵横,无数相识的与不相识的人们为郭申元的逝世悲惜长泣。人们不得不再次联想起研究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被击倒的悲剧。由此,更让人体悟到“为科学献青春”的真谛和“为科学献生命”的悲壮。
追悼会上,郭申元的导师、同事及校友们都发来唁电:
安息吧!郭申元博士,你的导师、同事们、校友们、朋友们虽然远隔万里,不能亲自为你送行,但我们正在大洋彼岸为你祈祷,为你赞颂,为你升华。
追悼会上,送别郭申元的是《常回家看看》,这是做父母的期盼,更是郭申元的愿望——
找点儿时间,找点儿空闲,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点好饭。
……
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箎题辞
带着浓浓的乡愁,带着滚烫的亲情,儿子在大洋彼岸拼搏了整整10年,父母亲望眼欲穿呵,郭申元回来得确实迟了,可才只呆了三天,却永远走了……
《波士顿纪事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生化学报》(美国)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都发了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130多名院士为郭申元题词,郭申元的母校——南洋模范中学、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都举行了感人的郭申元事迹报告会,并相继授予他“优秀校友”、“模范校友”的荣誉称号。
南洋模范中学一位高二的同学深情地写到:
一篇篇“学习郭申元”的体会文章,一次次使我眼眶湿润;一句句肺腑之言,一遍遍让我心潮汹涌。同学们具有很强穿透力的犀利目光,不仅看到了楷模的足迹与砥砺,更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撰写的文章充满激情而又富含哲理,既是一篇篇对郭申元的赞美诗,更是在郭申元事迹的激励下打开人生崭新一页的冲锋号。
我让元元妈妈读读这些体会文章,想让她多听听人家对郭申元高度评价的话,以便帮她尽早从极度悲痛的漩涡中解脱出来。不料,元元妈妈每看一篇就哭一场,后来,我不忍心让她再看下去了,为了减少她痛哭的次数,就把以上“摘编”给她看。
她看后更是伤心,这天,她痛哭了。哭,就让她尽情地哭吧,这也是一种情绪宣泄法。
一场痛哭之后,她深情地对我说:“元元在天国有知,能有这么多的同学在赞美他、学习他,也是对他的告慰。”
“妈,我晚回家说明实验有进展。”
随后又自言自语地说:“元元在天国,还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很忙,若是给他看,摘编不宜太长,不要让他太累了!”元元妈妈始终认为元元还在天国做“攻克癌症”的专题实验。
我满口答应道:“好的!大家都很忙,我没有把千把篇的体会文章都摘编,仅是其中的40篇。”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欲绝古今中外都一样,可郭申元实在是一位太杰出的科学精英,更增添了他父母的悲痛。就连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闻讯后,也于2005年4月5日从大洋彼岸向郭申元父母表达了深深的悲痛和充满人性的关爱:获悉你们爱子的不幸去世,我感到非常惋惜,希望你们知道我也在想念你们,并为你们祈祷。
对父母而言,世间没有比丧子更悲痛了。尤其是你们失去的儿子是一位如此富有天赋而又聪明有为的年轻人,更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真诚希望你们在这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通过对申元往事的回忆,以及来自亲朋好友的关爱支持,能给予你们带来一些力量与安慰。愿上帝保佑你们!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信
郭申元去世后的2001年3月28日,美国《生物化学学报》杂志就郭申元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理查森等6位专家学者题为《抗菌素T7引发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复合物为药物采用指明了方向》的长篇论文,题记写明:“谨以此篇论文纪念郭申元博士。”此时,正为郭申元逝世一周年之际,哈佛医学院以此文作为郭申元逝世的周年祭文。
2003年5月15日,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克林顿政府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代表哈佛大学致函郭申元父母,称“郭申元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杰出科学家,深得哈佛同事们的尊敬和爱戴。郭申元博士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将会伴随着他的伟大成就以及他对科学界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永存人世。”
2003年9月17日,郭申元的博士后导师理查森对访美的郭申元父亲说:“郭博士始终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实验室做实验。郭氏理论是实践性的成果,对全人类来说是伟大的贡献,它一直为同行所用,并日益显现其作用。”至今,哈佛大学的郭申元实验室依然如郭申元生前那样保留着……
哈佛大学校长信
2004年3月29日,郭申元父亲又一次收到哈佛大学萨默斯校长回信:“请接受我迟到的谢意,对您的来信,未能及时回复,甚感抱歉。关于在复旦大学和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大学之间,为促进学生交流而建立郭申元基金的构想,我非常赞赏您为此所做出的努力。这样做,将是对您儿子以及他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的一个多么美好的纪念方式啊!目前,哈佛尽管不与其他大学签署正式的交流学生项目协议,但是,我们十分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像郭申元一样优秀的学生。您筹集的基金将会帮助那些或许根本没有能力到国外留学的学生,能有进入像哈佛这样的大学学习的机会。”
郭申元走了,郭申元的名字留下了,郭申元的精神留下了,郭申元的美丽心灵留下了。
还原一个名字
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为了让科学与人文的春风吹拂每个人的心田,催生一派盎然生机,诗人大卫吟颂了一首心曲——《还原一个名字》,让人们不要忘记雷锋,让英雄天天都生活在我们中间。
如果一枚绿叶可以擦掉一场大雪
那么,这个比绿叶还要绿叶的名字
足以把整个冬天擦去
其实,那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
流转的岁月让它成为钻石
作为春天的另一种叫法
相信他既有许多形而上的想法
也有许多形而下的苦恼——
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
还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向他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
公共汽车上,
本来让座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为啥非得先想到他
稳坐的屁股才有抬起的动力
……
我们纪念他,是因为
他做的好事太多,还是因为
我们做的好事太少
我们学习他
是为了成为他
还是为了仅仅在行为上像他
……
他肯定希望有一天人们不再学习他甚至彻底地忘记他
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是他
一个他变成了无数个他
像擦一件熟悉而又陌生的瓷器
阳光越是强烈
越是有一些灰尘显现出来
让这个名字蒙尘
我们应当感到羞愧
太懒了太懒了,那么多的人
却事先约好一般,只在每年三月
才把他的名字拿出来擦拭一次
郭申元与爱妻合影
诗人发聋振聩的设问,让每个人都陷入深深地思考:学习雷锋究竟学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名字,是不是盲人就得独自过马路?迷路的孩子永远没人送回家?丢失的钱币怎么也找不到主人和警察叔叔?五保户的家里,也一直缺少一缸水?……学习雷锋,是不是仅仅为了让他的名字从名词变成一些像“让”、“帮”、“搀”、“扶”一类的动词?
诗人大卫的“还原”,旨在让雷锋走下神坛,来到人们中间。雷锋应该成为我们中间的某一位,他也会死去活来地爱上一位女孩,失恋了他比我们还会摔茶杯、跺楼梯、喝闷酒,比我们还会对着天空唱不成调的歌;他也会为出国深造日夜苦读英语,考试考砸了会彻夜不眠,对着电脑像狼一样吼叫,将键盘敲得“格格”响;为筹措出国路费,甚至会去股市“捞一把”……
要是雷锋活着,诗人猜想,他也并不想成为所有人的榜样,甚至一部分人的偶像,他只想成为他自己;成为他自己的眼泪、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惆怅、自己的忧郁;成为对打了补丁的书包、卷了边的日记、戴旧了的手套的回忆。他肯定希望有一天人们不再学习他,甚至彻底地忘记他——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是他,一个变成了无数个他。
不管眼下的“克隆”,是否已成功地复制了无数个他,但毕竟时代进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保守趋于解放,由局域走向全球化,由计划走向市场。知识经济浪潮冲刷下的开放社会,时代青年的偶像光有“让”、“帮”“、搀”、“扶”,总显得苍白和贫乏。在人类后基因计划的科研前沿应该有雷锋;在救治艾滋病的志愿者队伍会有雷锋的身影;在地震、海啸、大火、泥石流等灾害中,冲在前沿的也会是雷锋;在国际反恐战场的弥漫硝烟里,更会有各种肤色舍生忘死的雷锋……时代青年的榜样应该带着“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光鲜。这,也是雷锋精神的与时俱进嘛!因此,时代呼唤着“还原一个名字”,一个鲜活的新时代的雷锋,才不至于让人们“事先约好一般,只在每年三月才把他的名字拿出来擦拭一次。”
这就是我们试图“还原”的。其实,有这种境界,有这般光鲜,也有这份璀璨的青年偶像,当之无愧的是郭申元。
郭申元胸怀博大,实事求是,为拯救全球癌症病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真的猛士;郭申元拼命工作,追求事业,敢与时间赛跑,是觉醒的中华雄狮。郭申元锐意进取,淡泊名利,视富贵为浮云;郭申元有为全人类作贡献的良知,而不图安逸和享乐;郭申元有品德、有修养、有知识,更有文化,而且不懈地追求人类最先进的文化;郭申元的科学人生是短暂的,却是那么的辉煌,科学道路上从来就没有鲜花和掌声,选择科学的道路就理智地意识到来到了地狱的入口处,用生命谱写造福人类的颂歌,也为全球青年树立了成才的路标;郭申元明白:科学方法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国家的,面对优裕的物质诱惑、名利地位,毫不心动,只盼早日为祖国摘取科学的明珠;郭申元顾伦理、讲德性,又不忘科研拼搏,既有科学精神,又充溢人文关怀,心中装着让整个人类能高质量生存的幸福观,惟独没有自己;郭申元有奉献精神而不披宗教的外衣,有一颗善良而美丽的心……
妈妈给郭申元穿衣
郭申元青少年时代就是雷锋的崇拜者,他的行为处处闪耀出雷锋精神的光辉,并且顺应时势,以科学的作为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与时俱进了。因此,可以确切地说,郭申元的精神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雷锋精神;郭申元是我们时代千呼万唤的伟大灵魂,是“地球村”优秀青年最光辉的形象。
郭申元,这个闪耀着知识经济时代光芒的名字,不应该只是让他周围的每一个人熟悉起来,应该让千千万万年轻朋友们,让各种肤色的地球村的村民们都熟悉起来。他是我们时代的骄傲,他的精神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要还原的就是这样一个21世纪的雷锋的名字——郭申元。在阳光下背诵,在风雨中默念,让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有了郭申元的精神而更加风和日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