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鸟类如何飞翔

鸟类如何飞翔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鸟类的长期奔跑过程中,其后缘鳞片逐渐扩大,进而转化成羽毛,前肢也变成了飞行器官,尾上的鳞片也变成了尾羽。持这两种不同假说的科学家仍在争议中。持前一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始祖鸟生活于树上,已具备相当强的飞翔能力;而持后一种观点的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甚至否认。因此相比之下,树栖起源假说似乎更受人们的青睐。

鸟类如何飞翔

在人类发明飞机之前,天空是鸟类的世界。那么,鸟类是如何学会飞翔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两种不同的假说。

有些科学家持树栖起源假说。他们认为,鸟的祖先原来是没有飞行能力的,它们生活于树上,只会用前肢的爪抓住树干攀缘,之后学会了从一根树枝跳跃到另一根树枝上;这种跳跃能力不断提高,以致开始了滑翔,前肢长出翼膜(现代的鼯鼠还有);接着,翼膜上的鳞片逐渐扩大为羽,相应地,体侧和尾两侧的鳞片也扩为羽,于是鸟类开始了拍翅飞翔。

还有些科学家持陆地奔跑起源假说。他们认为,鸟类祖先在奔跑时前肢的扇动起着助跑作用(一些没有飞翔能力的鸟类仍出现这种情况)。在鸟类的长期奔跑过程中,其后缘鳞片逐渐扩大,进而转化成羽毛,前肢也变成了飞行器官,尾上的鳞片也变成了尾羽。

持这两种不同假说的科学家仍在争议中。持前一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最早的鸟化石)生活于树上,已具备相当强的飞翔能力;而持后一种观点的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甚至否认。他们都在努力地寻找证据。

1990年初秋,我国辽宁省发现了大量比始祖鸟稍晚的鸟化石,据中国古代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这些鸟化石的某些特征用树栖起源假说更能解释得清楚。

从早期飞行中能量和重力角度来看,鸟类从树上往下滑翔能利用重力,对能量的要求也不高;相反,在地面奔跑,同时又要拍翅飞行,对能量要求较高,早期鸟类未必能达到。因此相比之下,树栖起源假说似乎更受人们的青睐。

不过,正如科学家威特姆说的那样:“要对这样一个问题(指飞行起源)做出历史性的评述恐怕还需要等上几年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