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窥视人体内的奥秘

窥视人体内的奥秘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XCT用一束X光穿过人体,在对面由闪烁体接受闪烁次数的多少、吸收情况等,从而反映出人体组织的密度。再用科马克算法由电子计算机绘制出人体断层,诊断出人体组织的情况,从而发现是否有疾病。当然,MRI也有局限:体内有金属或起搏器的病人不适于这种检查,患幽闭症的人也难以经受这项检查。曼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利用磁场中的梯度更为精确地显示核磁共振中的差异,使核磁共振技术达到实用水平。一是对人体基本上没有伤害。

X光、CT、(核)磁共振……我们在医院里容易听到的名词。就是它们,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陆续向我们走来,为疾病患者带来福祉。

1895年11月8日夜,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发现了X光。第二年初,X光的穿透性就“立竿见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首先从一张X光照片中发现人体内的异物——猎枪误伤者体内的霰弹。1900年,X光开始用来治疗疾病——狼疮和上皮癌。从此,X光就为诊治疾病“建功立业”,直到100多年以后的今天,依然“老当益壮”,魅力不减。

1914年,爱迪生的助手威廉·戴维·库利奇(1873~?)发明了热阴极高真空管,它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离子型X光管,使X光照相术逐渐进入了实用阶段。而美国物理学家汤姆逊(1853~1937)则是改善X光管和X光照片的先驱。

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用X光拍摄,只能得到平面的黑白照片。于是就千方百计加以改进。

1927年,一位医生发明了在血管中注射碘化钠(NaI)的造影法,应用于X光诊断。

借助于20世纪50年代的X光电影摄影术及视频磁带录像,科学家们开辟了二维空间X光分辨力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博士洛根将加大的慢速X光管用于检查乳房肿瘤,而此前的快速X光管一直对此无能为力。

1961年,美国奥登多佛提出电子计算机X光体层术理论,最终导致XCT的诞生。

CT的全文是computed tomography,XCT就是“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成像”(装置)的外文缩写,也就是我们经常简称的“CT”。

美国图夫茨大学的美籍南非理论物理学家科马克(1924~1998),于1955年受聘到南非开普敦市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1964年,他在南非发明了“科马克算法”:把一个物体的许多投影重新组合成这个物体的断层图,解决了XCT的数学理论问题。他还专门做了实验。科马克解决这个问题的数学基础,是1917年奥地利数学家拉东(1887~1956)在积分几何研究中引进的一个变换。

在英国EMI公司试验中心工作的英国科学家豪斯菲尔德(1919~),根据他于1967年设计、发明的XCT的主体部分,和神经放射学家阿姆布鲁斯等协作,在1971年9月造出第一台XCT,并在1971年10月4日首次在英国伦敦郊外的阿特金森-莫利医院用于人颅脑检查。次年4月,两人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报告了XCT的诞生和临床应用价值。1976年,这种仪器在莱德利的改进之下,已经用于全身检查。

1979年,科马克和豪斯菲尔德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此时XCT已经生产出1 000多台。据说,XCT现在已经改进到第五代。

那么,XCT的工作原理,或者说它的创新之处是什么呢?

当带电粒子穿过无机晶体(如碘化钠)、有机晶体(如奈)、有机液体(如甲苯)和一些有发光剂的塑料的时候,粒子径迹的周围就会发出荧光脉冲。这个脉冲叫“闪烁”,这些物质叫“闪烁体”。把这一脉冲引到光电倍增管的阴极,则对应的阳极就会有一个相应的电脉冲,从而可记录下这些电脉冲。

剩下的问题是:用什么带电的粒子来轰击物体,从而获知这个物体的参数,以及怎样把它“翻译”出来。

科马克首先完成了这个创新——用上面提到的科马克算法。XCT用一束X光穿过人体,在对面由闪烁体接受闪烁次数的多少、吸收情况等,从而反映出人体组织的密度。再用科马克算法由电子计算机绘制出人体断层,诊断出人体组织的情况,从而发现是否有疾病。

XCT还把X光的黑白平面图像,发展到黑白立体图像和彩色立体图像。

CT的“兄弟姐妹”中,后来还增加了“超声波CT”(ultrasonic CT)、电阻抗CT(electrical impedance CT)、单光子发射CT(sin-gle photon emission)、嘎马发射CT(即γECT或ECT)、正电子CT(即PCT)、(核)磁共振CT(magnetic resonant imaging CT)等。这些利用“闪烁技术”的、能明察秋毫的各种CT,不只是用于医学,还用于找矿、制造、农业、食品、反应堆组件的无损评估、火箭发动机和导弹等部件及钢板焊缝的无损检测、水泥制品的质量检查等领域。

核磁共振CT,又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即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常被人们简称为“磁共振”。MRI和XCT相比,不是利用电离辐射成像,用于医学诊断的时候,比XCT更好:不杀伤人体细胞;不仅可以得到密度图,还可以得到密度、T1、T2三幅图;更能分辨软组织;能穿透骨骼;分辨率优于0.3毫米。当然,MRI也有局限:体内有金属或起搏器的病人不适于这种检查,患幽闭症的人也难以经受这项检查。

MRI也是许多科学家创新才制成的一个“千人糕”。

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1900~1958)首先发现了某些原子核具有核磁共振的特性。1946年,哈佛大学的美国物理学家珀塞尔(1912~1997)和斯坦福大学的美籍瑞士物理学家布洛赫(1905~1983),各自独立用实验证实了核磁共振现象。他们还解决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使之走向实际应用,从而双双荣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继1967年杰克逊首次在活体中得到核磁共振信号以后,美国科学家达马丁在1971年首先提出核磁共振可能成为诊断肿瘤的工具的设想。达马丁在1977年制成MRI样机得到自己的手腕图像以后,在1980年制成了第一台成熟的MRl。

大致在同时,美国的保罗·劳特伯(1929~)和英国皮特·曼斯菲尔德(1933~)也在进行MRI的研究。

劳特伯的发明是,在1973年把梯度引入磁场中,从而创造了一种用其他手段看不到的二维结构图像;他还发明了今天称为“平面反射波扫描”的技术——通过快速的梯度变化可以得到转瞬即逝的图像。这被称为“劳特伯算法”。但是,一家杂志的主编却不发表劳特伯的论文,于是他又把论文寄给这家杂志的一个编委。最后采取了折中方案——发表论文摘要。

曼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利用磁场中的梯度更为精确地显示核磁共振中的差异,使核磁共振技术达到实用水平。由于这两人对MRI应用于医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他们分享了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核磁共振的发现,带来的不仅是物理学“嫁接”医学的、用于诊断疾病的MRI,以及这种不同学科“联姻”的启示,还有其他许多成果。例如,瑞士的里查德·欧内斯特(1933~),就因为发明高分辨率的、划时代的NMR分光技术,独享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他的同胞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也因为对核磁共振技术等方面的贡献,成为2002年的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

MRI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对人体基本上没有伤害。二是能得到逼真的三维图像——医生看人体内部就像看“超市”中的商品。三是可以看动态(例如血流)、看功能。

但是,MRI也有三个缺点。一是有的情况不能做,例如有些安了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二是病人被放在狭小的空间内,容易产生幽闭恐怖感。三是目前成本高,不普及。

不过,上述第二个缺点在近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2005年,德、美两国科学家成功地把庞大的MRI缩小到手提箱大小,而且不必让检测对象处在它的磁场的包围之中,这就避免了被检查的病人的幽闭恐怖感。

近年,利用X射线又有了一项新的分析技术——“X射线荧光技术”(MXRF)。“X射线荧光”,是指受X射线(“照射光”)照射激发之后发出的“次级X射线”——它与“照射光”的波长和能量都不同。由于X射线荧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别取决于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所以利用这个规律,就可以检测出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利用MXRF,可以进行宇航探测——例如美国科学家进行了小行星探测;可以进行考古研究——例如中国科学家分析出秦始皇兵马俑的烧制温度在850~1 030℃之间;可以用于刑事侦破——例如利用手指和物体接触后留下的汗液蒸发之后的盐分,来重现指纹。这项技术还用于工业生产、古文物和字画真伪鉴定等许多领域。

以上探测技术,都多少要向探测对象发射出放射性物质,有的会伤害探测对象。而应用约瑟夫逊效应的干涉器件技术(SQUID)则只“探测”,不“发射”。1969年,SQUID已经首次用于检测微弱生物磁场。用SQUID得到的“脑磁图”,将广泛用于医疗临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