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初,一个惊动中国科技界的消息从媒体传出:一位年仅47岁的中年人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这位“年轻”的副院长,就是在2007年6月29日被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卫生部部长的生物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1953~)。
和当年的大多数青年一样,16岁的陈竺也告别了父母,去“上山下乡”—从城市到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信丰县小江公社“插队落户”。
陈竺确信,农村需要知识,中国需要科学技术。所以,除了每天和农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外,他还在想“修理地球”以外的事——如何用科学技术来“刺绣世界”。
于是,初中的书没读多少的陈竺,和另外几位同学开始了艰苦的自学。有位原来的中学老师,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热心地提供了一些学习资料。乡亲们和当医务人员的父亲也对这些好学的青年关怀备至。
终于,陈竺以非凡的毅力,在插队落户的6年中,坚持在劳动之余读完了初中、高中课程,自学了英语、法语,并自修医学大专院校的课程。
1975年,凭着比较雄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杰出的表现,在当地干部、乡亲们的支持下,陈竺进入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学习医士专业,毕业后因成绩突出而留校工作。
“文革”结束,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考试。陈竺在600多名考生中,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硕士生班,成了王振义(1924~)教授的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振义,是一位杰出的血液医学专家,从1954年起,就从事血液方面的医学研究。他发表的论文与主编的专著,各不少于314篇和5本,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在王振义的指导下,陈竺参与了攻克白血病的研究。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种极为可怕的恶疾——人类对它束手无策。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取化疗的办法治疗白血病。但杀死了癌细胞,也杀死了正常细胞。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思路,以避免伤及有益细胞,但都无功而返。
三年以后,陈竺成为医学硕士。王振义对他的评价是:“我给他一个题目,他做了5个,有3篇论文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发表。”其中一项研究的重要内容获得198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奖。陈竺也因此被国际血友病联盟接纳为当时惟一的中国会员。
1984年9月,陈竺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附属圣路易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进修,随即又攻读分子肿瘤学博士学位,并夜以继日地从事科学研究。1986年DEA考试,他的论文《白血病T细胞受体基因的研究》,总评名列全班第一,1989年以最佳评分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在法国期间,激动人心的喜讯传来了:1986年,王振义开创了分化诱导治疗人类肿瘤的先河——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一个9岁小女孩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知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类,化疗后濒临死亡,经过王振义的方法抢救治疗之后,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一两年后竟然康复了。王振义创新的方法,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因此先后获得五项国际肿瘤研究奖——包括美国凯特林医学奖,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然而,维甲酸是如何起作用的,却一直没有人探索。于是,陈竺拿到博士学位后就急于回国——他要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高度,来阐明老师的方法的临床效果。当时,不少法国科学家劝他说“留下来前景灿烂”,有的甚至断言,回国后将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也要回国!”陈竺说,“一个科学家同时应该是一个爱国者。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1989年7月,陈竺和妻子陈赛娟——与陈竺一起考入硕士班的同学,回到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起初,他们在实验条件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建血液实验室,缺人、缺设备。做实验,只能到外面去“借做”。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陈竺就骑自行车去,把那些“贵重娇嫩”的标本、试剂、试管等放在车前的篮筐里,小心翼翼地骑行……崛起的中国并不是像有的法国人说的那样“一无所有”。学校、医院尽其所能地支持他们;实验的设备等条件逐步改善;市教委、科委拨给的科研经费也源源而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两年时间,他们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现了维甲酸受体基因结构异常,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子改变的关键。
后来,他们又初步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所调控的基因表达谱,从而搞清了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为王振义对白血病临床治疗的成功阐明了理论依据。
十余年来,他们刊登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达120余篇。1989年以来,陈竺领导的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几乎年年都出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集美国凯特琳奖和瑞士布鲁巴赫奖等桂冠于一身。1997年,陈竺又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卢瓦兹奖的法国以外的科学家。
砒霜即白砒——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即亚砷酐(As2O3),是一种传统的典型毒药。中医则根据“以毒攻毒”的原理,用小剂量来治疗某些疾病。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发现它对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20世纪90年代中期,陈竺和他的同事们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它的作用机理——诱导癌细胞凋亡,并在临床上得到验证,接着在国际权威的《血液》杂志上发表一系列论文。这项发现被认为“在国际血液学上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美国的《科学》杂志还作了专题报道。
这两项成就,都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深入探究了疾病机制和药物作用的“所以然”。这对治疗白血病和促进基因医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此外,陈竺还参与了中国与多国合作的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等工作。
陈竺并不是一个惊世的天才,他最大的特点是勤奋、发扬“团队精神”和敢于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