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尔兰莫赫陡崖之谜

爱尔兰莫赫陡崖之谜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赫陡崖的地貌在爱尔兰是最险峻的,有别于岛上柔和的景色。莫赫陡崖并不优美,即无草坡、花朵,又无砂质海湾。可以想像早期的爱尔兰诸神在塑造这些悬崖时所起的积极作用。不过,幸有莫赫陡崖如堡垒般矗立着,保卫海岸,爱尔兰才得以高枕无忧。在莫赫陡崖东北方的一片荒凉之地,石头处处,称为巴伦高地,面积二百六十平方公里,是巨大灰岩地带,灰岩成皱褶状阶地,向上爬升至埃尔瓦山,此山高三百四十五公尺,顶部由页岩构成。

爱尔兰莫赫陡崖之谜

爱尔兰大部分土地温柔地覆盖着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小山、浅水湖和溪流。莫赫陡崖的地貌在爱尔兰是最险峻的,有别于岛上柔和的景色。

黑乎乎的峭壁成锯齿状,像六角形手风琴似的陡峭岩石在大西洋中隐现,沿着克莱尔郡海岸延伸八公里。

莫赫陡崖并不优美,即无草坡、花朵,又无砂质海湾。它从海角耸立,高达二百公尺。虽然大西洋的狂风巨浪不停地猛击它的基底,但它似乎经受得住这种冲击,一直屹立不倒。

海浪一浪接一浪,撞碎在峭壁上,激起狂乱的浪花。除了不在平静的日子,只要人畜冒险走近悬崖绝壁,会给西风搅起的盐雾弄湿。大西洋的这个角落的确令人望而生畏。

站在峭壁顶上令人感到阴森可怕。崖下犹如被搅动的大锅,海浪拍岸的咆哮声被如泣如诉的风声盖过,崖上鲜能听闻:酷爱尖叫的海鸥在峭壁前盘旋翱翔,似乎也显得哑然无声了。只有当它们乘着突然乱起的阵风向上高飞时,才能听到它们尖锐刺耳的叫声。

在狂风暴雨之日,不列颠群岛荒凉无比。在崖底边缘,一层厚厚的咖啡色飞沫把石悄抛向高空;雨云令壁面显得乌黑;暗灰色的海面上白浪层叠,弥漫着一片银灰色。

这一带峭壁正慢慢地一点点崩溃。偶尔峭壁上会有一段岩壁坠落海里。这是由于雨水浸透松动了峭壁顶部的土壤,以及海风里的盐分腐蚀了壁面造成的。

悬崖的灰岩基底(是无数细小海洋生物的骨骼)是在三亿年前堆叠起来的。

数百年来,越来越多颜色各异的砂岩和页岩沉积在海里。多次的大陆移动把沉积物逐渐推上表层。

可以想像早期的爱尔兰诸神在塑造这些悬崖时所起的积极作用。当都柏林作家普伦基特在《她佩戴的宝石》中写到:“薄雾朦胧中,悬崖就像发狂的神在做恶梦;而每当天朗气清,尤其在日落时,那一带峭壁就进入了神话和地狱的境界。”

在某个时期,古爱尔兰的众英雄(不论是现实中的还是传说中的)必定会在崖顶昂首阔步。

例如“莫赫”这个名字是指莫泰尔的古代海岬堡垒。这个堡垒是公元前住在女巫角的人建造的,其废墟在拿破仑战役中不幸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信号塔。

据说靠近悬崖正面的一部分岩石很像一个女人坐着看海。当地人说她便是变成了石头的老妖梅尔。

梅尔曾沿着庐普角向海岸迈进,以追求阿尔斯特的英雄卡查莱思。传说她就在那里踱步失误掉进海里淹死了。

悬崖最北端称为马驹悬崖。传说有马驹也是在这个地方踱过峭壁,原因不详。

现在游客可从峭壁的任何一端靠近莫赫陡崖,并可轻松地走上通向峭壁顶峰的路,更可在一天之内从绝壁折返。

原来这路是在一层黑色页岩上铺着的平整短草坪,所以令人行走方便。

陡崖从南部一百二十公尺高的女巫角逐渐向北升到最高点,以奥布赖恩塔作为标记。

再向北看,沿着陡崖的岩架正好成了野山羊冒险下崖的路。这条路一直向下倾斜至都林渔村的一个沙湾。

从北端走近峭壁时看到的景色最为壮观。一条布满沟缝的小路铺满巨大的灰岩石板,一直通往奥布赖恩塔。

当地的地主奥布赖恩爵士在一八三五年请人建造了一个塔,作为观景和喝茶之所。十九世纪的游客费尽全力登上此塔后,可坐在塔内的圆桌旁,一边欣赏笛手吹奏美妙音乐,一边享用茶点。

奥布赖恩选择此地建塔显然是因为这里的景色无与伦比。向北,如人一般大小的巨砾铺满了下面卵石海岸,但是从崖上俯瞰,巨砾像鹅卵石。

在最北端那镶上红边的峭壁以外,远远地挺立着一列名为“康尼马拉的十二颗钉”的圆锥形山峰。

再向南看,有一座灯塔独自竖立在庐普角上,那是克莱尔郡西部尖端处。它的背后是朦胧郁苍的克里山脉。

细看西面风光,只见塔下一条嶙峋的浪蚀岩柱,高达六十公尺,曾是陡崖的一部分,但经过暴风雨长期侵蚀,只剩下远看犹如手指般短的岩柱。

用塔上的双筒望远镜对准附近的悬崖正面观望,可见一群海鸟,有三趾鸥、海鸠和尖嘴海鸦在奇窄无比的岩架上筑窝栖息。还有歇在黝黑岩石上的黑渡鸦红嘴鸦。它们有时乘着上升的气流来回翻滚,犹如表演杂技,从容自若。

然后,远眺浩瀚的大西洋。海上只有阿伦群岛三个鲸鱼背似的小圆峰,击碎起伏不定的浪涛。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这些银灰色的岩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风采;暴风雨来临时,它们却变得漆黑险恶,仿佛会突然心血来潮,横渡南桑德而围攻爱尔兰。不过,幸有莫赫陡崖如堡垒般矗立着,保卫海岸,爱尔兰才得以高枕无忧。

在莫赫陡崖东北方的一片荒凉之地,石头处处,称为巴伦高地,面积二百六十平方公里,是巨大灰岩地带,灰岩成皱褶状阶地,向上爬升至埃尔瓦山,此山高三百四十五公尺,顶部由页岩构成。约一万五千年前,冰雪把该处冲刷得歪歪斜斜,成了欧洲一个最年轻的地貌。

有一位将军勒德洛对巴伦的外貌描述得最为恰当,他说:“那里无足够溺死人的水,又没有供人上吊的树,更乏埋葬死人的泥土。”但是它有牧场和松林,而且石阶上到处都有已扎根的榛木和刺柏。

在这片灰岩上,交错的裂缝组成格子图案,生长着上千种植物。这些植物奇迹般地在这一小块一小块土壤中扎根生长,使这片阶地成为植物热爱者的天堂。

温和潮湿的气候和岩石的庇护,使地中海植物和高山植物在此茁壮茂盛。

初夏时分,岩面显得生气勃勃,老鸡草和春龙胆等把它点缀得多姿多采。

雨水并非从石面溜掉,而是漏进石缝向下流,雨水不断侵蚀岩石,形成无数槽沟和海蚀洞。

有时水向上涌,形成短暂湖泊,称为冬湿夏干沼泽地。探坑者勘察了绵延几公里的弯曲隧道。

这些隧道一直深入至埃尔瓦山旁。向公众开放的阿威洞,有一千公尺长的通道,通向遍布乳石钟和石笋的地下洞穴。

从石墓、堡垒等遗迹可证实,人们在这些独特的岩石园里已居住了数千年。

有科学家认为,由于史前时期,人类砍伐林木,引致侵蚀,岩石因而变成寸草不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