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仰的寄托

信仰的寄托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藏族人民信仰虔诚,唐卡、雕刻经文等都显示着对神灵的礼敬,在藏传佛教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那么玛尼堆代表着什么?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结古镇旁的新寨玛尼堆,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新寨玛尼堆的经石据说达20亿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藏民信奉佛教,便将这些玛尼石搜集成堆,组成了星罗棋布的玛尼石堆景观。

信仰的寄托——玛尼堆

藏族人民信仰虔诚,唐卡、雕刻经文等都显示着对神灵的礼敬,在藏传佛教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那么玛尼堆代表着什么?寄托着藏人怎样的虔诚和信仰?

石头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载体,以其不朽的质地而成为社会文明继承和创造的有力见证。据《西藏考古综述》载:西藏古代存在一种大石文化,是新石器传统上发展起来的巨石原始文化,并认为是由青海湖一带的东北藏区进入藏族腹地。这种大石崇拜在藏区各地多有遗存,分三种形式:独石、石圈、列石。如藏南大盐湖以南的多仁发现十八行石柱,东西方向;还有列石,其西端有两个同心圆的石圈,石圈中央另有三块巨石,较大的一块高2.75米,巨石前设一祭坛,列石东端还有一用石块排列成的箭头。类似独石散见于藏区各地,如西藏普兰的石柱、甘南的长石头、大山上的石牛儿,均兀然独立,高数十米,令当地藏汉人民顶礼膜拜。在藏区,尤其是康区和部分安多藏族在门顶、屋顶、窗台以及土地中央供奉白石,凡供奉神灵之处都用白石为代表。他们崇信白石是雪山的精华,家庭的保护神、田地和庄稼的守护神;还认为高高屹立的巨大白色山石,乃是龙女、神女的化身。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在西藏各地的路口、山间、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慧眼、六字真言、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这些石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石堆内藏有攘除灾难、阻止秽恶、祈祷祥和的经文,并有金银珠宝、五谷杂粮及枪支刀矛。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结古镇旁的新寨玛尼堆,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玛尼堆多为白色石头的堆积,常常呈方形或圆形置于山口、山顶、路口、渡口、湖边或寺庙、墓地,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们的保护神。

新寨玛尼堆的经石据说达20亿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刻在玛尼石上的内容一般都与藏传佛教有关。有佛经,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还有其他一些吉祥语言,还有佛像、神像等,也有动物或妖魔鬼怪,内容非常丰富。

相传,唐僧取经时,过通天河,得巨龟相助。巨龟托唐僧到西天如来那儿打听一下,它什么时候可修成正果。可是,唐僧到西天后,忙于取经,忘记咨询巨龟成仙之事。取经回来,又过通天河时,巨龟再驮唐僧师徒过河,行至河中间,询问相托之事,唐僧如实相告,巨龟一气之下,沉入水底。唐僧师徒落水,佛经尽湿。师徒捞起佛经,放在河边岩石上晾晒。快干之时,一阵狂风吹来,佛经满天漫飞,师徒紧拦慢抓,仍有大量佛经散落在通天河两岸。散落的佛经,就变成了现在的玛尼石。藏民信奉佛教,便将这些玛尼石搜集成堆,组成了星罗棋布的玛尼石堆景观。还有一种说法:玛尼石是唐僧师徒的晒经石,湿了的佛经放在石板上晾晒时,佛经文字印在石板上形成的。

传说毕竟是传说,而玛尼石上的佛经文却是人们用锤、刀、斧、凿一笔一划,在坚硬的片石上凿刻出来的。没人统计过,青藏高原上的玛尼石有多少块,就其分布其广来看,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么浩瀚的工程量,恐怕不会小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它起源于何年何月,何人组织完成,无从考证。但这肯定是藏族先人给后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不难想象,在这海拔四五千米的荒原,人迹稀少,刻出这么多佛经文的玛尼石,又把它们散布到高原的山山岭岭,要付出多少艰辛,克服多少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