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耳山上的传说和石刻
在平阴县东阿镇西南,有一座狮耳山。据史料记载,正是这座山上的草药成就了东阿阿胶。但是,这山上到底有多少草药还是个谜。除此之外,山上的山洞以及那些让人无法看懂的石刻都是未解之谜。
狮耳山又名虎窟山,它位于平阴县东阿镇西南。这座山,西临黄河与东阿王曹植的墓隔河相望,东接泰安与东岳泰山一脉相承。远看狮耳山,山上的植被明显比周边其他山上的植被要茂盛得多。时值仲春,其他山上还是光秃秃一片,而这山已经绿树葱茏。
目前这山尚未经过大规模开发,上山只有一条山路,踏着碎石上山颇有点难度,但是沿途你会发现一些能让你的眼球放大的植被:在北方比较少见的紫藤,形态各异品种不一的榆树,还有各种各样你压根就不认识的草药……
传说,这山上曾经住着两只白虎,一雄一雌。雌虎得了血枯病,一天,雄虎下山找寻食物,捕得一头小黑驴,雌虎吃了之后,病情大为好转。雄虎担心雌虎的病再次发作,就再次外出捕捉小黑驴,以备不测。结果,就在雄虎外出捕驴的空,留守在山洞中的雌虎被人猎走。雄虎回到山洞后,大为悲伤,用爪疯狂地刨地,谁知,居然刨出一个神泉,雄虎累了,就喝了这神泉里的水,最后,变成了一个年轻的书生。且说山下附近的村里有一年长的郎中姓邓,有一天,郎中上山采药,偶遇这年轻的书生,两人相谈甚欢,便结为“忘年交”的兄弟,两人谈了很多医术,其中就提到了用当地的小黑驴的驴皮和九泉汇成的浪溪河河水熬制成胶,可治疗妇女血痛、血枯等病。说完,那年轻人借风化虎,入洞不见。对此方,邓氏郎中牢记在心,刻骨不忘。自此,始有阿胶。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是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上,关于阿胶的记载确实也提到了狮耳山的草药。原文如此: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狮耳山之草,饮浪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侵入浪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此真阿胶也。
为什么狮耳山又叫虎窟山呢?据旧《东阿县志》载:东阿城西三里,十六国时期,西燕建平年间,济南太守胡咨得白虎于洞中,故名此山为“虎窟山”。如今,山上早已没有了白虎,但是山洞却有不少。而最出名的自然要数那个虎窟洞了。
从山底爬到半山坡,就会看到一座观音堂,在观音堂的南门口处,就是虎窟洞。走进洞内,发现这洞有两米多高,洞口处较为宽敞,有20多个平方。往里走,洞体向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一分为二,其中向东北的洞并不深,约有五六米,而向东南方向的洞则深不见底。据介绍,最初,这个山洞的洞口位于悬崖之上,离地有四五米之高,洞口处有一株古柏迎人,崖下有泉,林木葱葱,风声飒飒,不秋而寒。有“虎窟秋风”之称。
除了虎窟洞外,山上还有好多洞,有云洞、老君洞、三圣洞……这些山洞看似很小,其实,这些小山洞的下面很有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山洞,而且好多山洞是洞洞相连、洞洞互通。到底有多少洞,没有人能数清楚,也没有人能逐一探究清楚。
在狮耳山上曾经有一座奉国寺,位于狮耳山东坡的半山腰处,有两重院落。这个位置奇怪得很,这里目前有着山上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杨树。更让人惊奇的是,在奉国寺后面的石崖上,有着让人无法看懂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刻在石崖上,有的是一些图形,有的是类似文字的符号。记者仔细辨认,这些文字里面有“九”、“五”等字样,还有类似太阳的符号。
后来,人们在附近的石崖上又发现了一些文字符号,这些符号经过辨认和猜测,可能是最早的“龙”字和“风”字,因为,在这些符号的一侧,雕刻着一条很大的龙,龙头位置是一眼泉,当地人都知道这泉叫“龙风泉”。据此推测,那俩象形文字很可能就是“龙”字和“风”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