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居的主人
从北京出发向西北越过八达岭到达延怀盆地,盆地北侧军都山山脉的沟壑中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在悬崖上开凿的石洞,其中以延庆古崖居最为集中,且规模最大,但是没有人知道是谁出于什么目的开凿了这些洞室。
古崖居的正式发现是在1984年,负责文物调查工作的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前任所长程金龙走访北山周围的村子时,第一次听老人们说起了“洞沟”。程金龙在村民的带领下进山看个究竟,果然在山崖上,发现了规模庞大的一排排洞室,分布在两座山崖上,一共有140多间,更为奇特的是,石屋的样式很丰富,堪比现代居室设计,既有单间,又有里外套间,甚至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结构。程金龙很想知道是什么人开凿了这里的石屋子,但是,石屋的墙壁上只有凿痕,没有文字或图画;屋子里空荡荡的,门窗仿佛成了一只只空洞的眼睛看着程金龙。形式相同的石屋在北山一带至少还有七八处。
二十多年过去,当年被发现的“洞沟”现在叫做“古崖居”。由于没有确切详实的历史文献记载,人们对它的由来仍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古代附近山民为躲避战乱开凿的避难所或者土匪的藏身之处,因为年代久远且非常隐蔽所以被人遗忘。但这个猜测很快就被质疑了,如果是为躲避战乱或者洪水,人们就不会凿得这样精细,更不会去建什么祭祀台或会议的场所。
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奚族避祸定居在此时开凿的崖洞。史书记载奚族曾于唐末、五代时期出没在妫州的北山附近,而妫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延庆一带,在山中定居的奚人是“行岩穴居”。如果说这里是奚族人的家,那么为什么有一天又抛下这些个精心打造的家,不辞而别呢?
又有学者联想到延庆地区自古以来是兵家重地,指出这些石室可能是早期戍边驻军开凿的。著名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教授认为这里是汉代烽火台遗址,并在山上找到了人工垒砌的基石残迹,古崖居是这些守边战士的宿舍。但石室是由单间、二室、三室构成,屯兵的可能性不是太大。若从洞室的双人炕来看,很有可能是以家庭为单位,有固定婚姻关系的居民居住的。另外,汉代将士为什么放弃传统的居住方式选择穴居?有人认为这里在当时已非汉人地界,这些将士就像特务一样潜伏在敌人的领土上,他们必须找到最隐蔽的方式藏起来。但这些都是猜测,并没有考古或文献上的证据。所以说,谁是古崖居的主人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也许有人会质疑古人是因为地形山势所限,洞室不可能建得宽敞。从古崖居的全景图看,北山有足够大的开凿空间,不存在局促逼仄之嫌。那么古人是为了省工而开凿得低矮简陋吗?
有专家估算,这里的总开凿量有3000到4000立方米,起码需要100人不间断地开凿5年,才能把山体变成现在的壮观洞室群。这还不包括周边山体内零星的崖洞。从这个推算,我们也可以怀疑上面曾提到过的“汉军潜伏在敌人领土”的观点,如此劳师动众地在敌人眼皮底下挖洞,可能性应该不大。
另外,整个山体内的洞室大小和净高都不相同。如果开凿者仅仅为了临时使用,想省事省力气,那把洞室开凿得一样大小一样高矮岂不更简单?没必要开凿出各不相同还分出等级的洞室。因此,临时性的简易居所这种观点也让人怀疑,古人开凿它,应该还是想把它当成长期居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