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湖的形成

太湖的形成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太湖的成因,似乎有了权威性的定论。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及对大量第一手实物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太湖的形成与演变有了新的认识。平坦的太湖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所组成,据测这黄土层距今1.1万年至2万年之间,黄土层表面仅少量深层淤泥。这就更说明,太湖及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世人类历史时期。

太湖的形成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提起太湖,很多人都会想到这首传唱了20多年的《太湖美》,伴随着吴侬软语的歌声,太湖之美恍若仙境,浮现在我们眼前。太湖是怎么形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谜团。

太湖,位于长江下游南部,横贯江浙两省,是中国近海最大的淡水湖。在古代曾称雷泽、震泽,后来又称具区、笠泽。太湖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有不带雕琢的自然之美,故又有“太湖天下秀”的说法。与其他湖面不同,太湖的湖底像个平底锅,海拔3米,平均水深约2米,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大大小小的数十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四个新加坡、四百个西湖那么大。因此,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兼具湖海之美,湖中“七十二峰”散立,山清水秀。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

关于太湖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为给王母娘娘做寿,玉皇大帝派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一个漂亮的大银盘,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并有千姿百态用各种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就是个聚宝盆。看到玉帝的礼物,王母娘娘喜上眉梢,决定开个蟠桃寿会,邀请各路神仙来开开眼,顺便热闹一番。果不其然,前来祝寿的神仙都对银盘赞不绝口。恰在此时,弼马温孙悟空不请自来。由于王母娘娘不屑一顾,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见到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盘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

银盘从天而降跌落至地面,顷刻间化成了三万六千顷湖面。72颗大翡翠变成了72座山峰,散布在湖中。玉石雕刻的飞禽走兽则变成了鱼、虾、螃蟹等水产以及鸳鸯、野鸭、天鹅、鸥鹭等水鸟。由于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天”字上面的一横就落在下面变成了一点,也就是“太”字,湖泊因此得名叫做“太湖”。本来大银盘是圆的,因为挨了孙悟空的一棒变了形,这就是现在太湖为什么不圆的原因。

美若仙境的太湖究竟从何而来,难道真是上天的礼物吗?多少年来,太湖的形成和演化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学术界长期存在着的构造成湖论、潟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等多种假说,让太湖成因扑朔迷离。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教授就著文,最早对太湖的形成提出了看法,此后部分地质学者根据太湖的形态特征,认为太湖是一个构造下沉的盆地,并为沉积物不断填充,以致成为今天的大型浅水湖泊。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泻湖成因说,认为在最高海面时(约距今600万年前后),太湖平原是个大海湾,以后由于长江口南岸和钱塘江北岸两大沙嘴不断增长,使这一海湾逐渐被封闭,成为泻湖。1979年版《辞海》在太湖词条中亦称其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至此,太湖的成因,似乎有了权威性的定论。

但事实并非如此,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全面测量,并在湖滨及湖中打了一系列的浅钻和深钻,对湖底40m以上的沉积地层进行了深测和分析。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及对大量第一手实物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太湖的形成与演变有了新的认识。

从《地理知识》杂志提供的资料中获悉:根据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0°0′19.66″,湖底72.3%处于水深1.5~2.5m,最深处2.6m,湖中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没有发现《辞海》中所述最深达4.8m的地方。平坦的太湖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所组成,据测这黄土层距今1.1万年至2万年之间,黄土层表面仅少量深层淤泥。这与构造下沉,并为沉积物不断填充的推论显然不符。这黄土地层并与金坛、常州一带地面所出露的黄土是连成一片的。在这黄土层上,尚见有一系列的被淹没的河道与洼地。这些河道与现在的太湖出口大体吻合,如望亭湾、胥口湾、东太湖等。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表明,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覆盖着黄土的冲积平原。经过对这大片平原陆续发掘(发掘点达200多处),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包括各种石器、亚州象、剑马象、纳马象、骨骼化石以及黑陶、夹砂陶、印陶、古稻谷和各种编织工具。其中古稻谷碳14测定为距今6274±205年。这就表明,早在6000年前,古人就已在这里开发定居,从事农耕生活,继1974年后在澄湖湖底发现古井数百口,井中清出新石器时代至宋代的各种文物1000多件,1986年在吴县通安乡西太湖底,又发现了春秋战国时古井四口,井中清理出战国时期黑陶罐、石斧等文物,还有汉代的井栏圈。据北宋单锷《吴县水利书》称熙宁8年(公元1075年),岁遇大旱,震泽水退数里,清水乡湖干数里,而其地为民田,今日太湖也。这就更说明,太湖及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世人类历史时期。

1955年大旱,在吴江县西南已干涸的太湖湖底见有印纹陶片、陶罐,还有古井及古建筑,古井有黑陶片等。1986年又在吴县通安乡西太湖湖底,挖出战国时代的方井4口,井中掏出黑陶罐及汉代井栏圈等。在太湖西北的氵鬲湖湖区,1934年干旱,湖底曾出露古街道等。1974年在澄湖湖底发现800多口宋井,井中掏出新石器时代至宋代文物1200多件,同时还有大石块砌成的上马石等古建筑遗址。孙顺才等(1993)的实际调查查明太湖周围的大量古文化遗址的分布高程为海拔1.4~2.3米,良诸文化遗址为1.2~2.9米,商周文化遗址为2.5~3.2米,太湖湖底战国古井的分布高程为1.1米,澄湖湖底宋井1.2米,淀山湖湖底宋代文化遗址海拔0.69米。古文化遗址的分布充分说明,太湖湖区的大部分的新石器时代及历史时期的早期曾长期出露为陆,这些低洼地积水成湖的时代很晚,孙顺才等根据湖区淤积速率推算以及根据古文化遗址被淹没或掩埋的情况推算,西太湖的历史不过二千年左右,东太湖不过一千五百年——一千年而已。但是,湖区或湖周围地区的古文化遗址,在古文化的延续方面似乎均曾遭受过洪水侵袭而发生过中断,谢志仁(1981)在研究毕业论文中曾称其为“文化层堆积间断。”

另外,在太湖及其周围地区的几十个浅钻中发现了埋藏的泥炭(层)。泥炭(层)的埋藏深度自8米到1~0.95米不等,泥炭的14C测年数据变化也比较大,相对而言以距今六千五百——六千、四千——三千五百、二千五百——二千年者居多,后二个时代区间的泥炭层的埋藏深度多在2米以内。孙顺才等(1993)列举东太湖沉积剖面,在埋藏深度2.5米的黄土层之上分别为灰色粘土与泥炭过渡层、泥炭层、粉砂质粘土与泥炭层互层、灰色粉砂层及棕黄色泥质粉砂层,其中埋深1.7米泥碳14C测年为6660±460a.BP.,埋深1.5米,样品的14C测年为6630±130a.BP.。不同时代泥炭层的分布能充分说明,太湖湖区以及太湖周围洼地平原区的河湖水位自中全新世以来是不断上升的。太湖地区中全新世以来河湖水位不断地上升的原因,一是海面的上升以及由海面上升所引起的近太湖的长江河段中水位的上升,二是由于太湖距海不断增远,入海江河不断增长,以及入海江河的淤塞迫使太湖湖区泄水不畅,导致太湖湖区滞水量增大以及水位的抬升与湖面的不断扩大。据载,东汉时代太湖面积约36000顷(约1600~1700平方公里),宋时约2000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末期约2500平方公里(孙顺才等,1993)。不过,湖区范围的扩展是越来越受到人为活动的限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太湖因围垦而缩小了大约140平方公里)。

另一个重要证据是在湖区已探测到古江河沟谷(孙顺才等,1993)。太湖湖底的古江河沟谷多切割了湖底的黄土层,且多是自西向东延伸的。东太湖北部湖底河道西自小梅口方向经西太湖而来,向东接吴淞江上口;东太湖南部湖底河道与现代的太浦河相通。太湖向南还有经湖州东到杭州东入杭州湾的埋藏古河道。鬲湖湖中有一条南北向宽800米的水下河道。阳澄湖底有3条北东——南西向延伸的古河道。因此,太湖地区的这些湖泊,很可能是那些纵横交错的古河道中水位上升、水面扩展又互相并合而形成的。“古河道水位上升、水面扩展”便是由古河道出口淤塞,泄水不畅而造成的。它们的“泄水不畅”除出口淤塞外还与出口水域的水位随海面上升有关,历史上曾有海水顺那些古河道倒灌的记载。如北宋郏禀《水利书》载“欲东导于海反西流,欲北导于江者反南下”之句。近代的太湖出水倒流则多与湖区干旱、引水灌溉或者下游地区的强暴雨有关。

《地球科学》第28卷苏州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沈自励提出:“太湖的出现缘于火山喷爆引起的地面沉降。支撑火山喷爆说的证据很多,但主要是太湖各岛及周边的石英岩中的石英晶粒中广布着微裂隙与变形纹;而最重要的直接证据是三山、泽山、蕨山岛上及宜兴的南阳山上存在着很多喷爆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广布着火山喷发后遗下的岩屑、角砾、集块、浮岩和各形态的火山弹,且下至湖滨,上至山顶,形态各异,小可数毫米,大成小山体。其次整个西太湖岩盆均为火山岩,而位于太湖中心的大、小雷山岛已被确证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岛屿。这些都说明太湖地区发生过火山喷爆,且喷爆的范围大致与湖区相当。”

据喷爆物的地质年代和不同的形态质态,沈自励认为这次喷发的时代下限在白垩纪末,距今约7千万年,喷爆口在太湖中的三山、泽山和蕨山三岛之间,且偏近于三山岛的西北面。而据太湖内发现的较多深沟,可断定喷爆的形式以裂隙喷发为主。通过对美国陆地卫星MSS和TM卫片数据处理,沈工还找到了火山喷爆的地质条件。处理中,沈工发现卫片上的太湖地区出现了清晰的标志着岩浆活动活跃的环形构造。

据了解,岩浆活动、火山喷爆会降低太湖及周边的地下热压与容重,产生负压,从而带来了12000年以来的地面缓慢的沉降。今天,太湖湖底广泛分布的地质时代的标志层下蜀土,与陆地的下蜀土层落差明显,就证明了湖区的沉降,而从湖下古文物的完好、下蜀土层的完整看,湖盆的形成又是渐变的,不可能为陨击等瞬时作用的灾变造成,这也说明太湖是在火山喷爆后地面缓慢沉降中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