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扼住命运的咽喉”

“扼住命运的咽喉”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贝多芬很小的时候,便被父亲强迫学音乐,童年的日子并不快乐。对贝多芬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肉体上的痛苦,二十七八岁,他开始耳聋,这对音乐家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命运对于贝多芬是不公的,但是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从艺术家看人格美(上)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他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颇丰。虽然贝多芬是音乐史上的伟人,但他的生活并不幸福,也许正是这一切苦难成就了贝多芬。除了他的音乐,你知道耳聋后的贝多芬,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们的吗?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贝多芬很小的时候,便被父亲强迫学音乐,童年的日子并不快乐。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也因此一蹶不振,开始酗酒。不久,他最小的妹妹也去世了。贝多芬的爱情生活也不幸福,他一生多情,但终生未娶,他曾经爱上了“不朽的恶人”裘丽泰,还写了《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这场爱情最后没有结果。对贝多芬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肉体上的痛苦,二十七八岁,他开始耳聋,这对音乐家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到了晚年,他的耳聋越来越厉害,交谈都成问题,没有办法只好进行笔谈,但贝多芬依旧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不断地把优美的作品贡献给观众。1824年,维也纳举行音乐会,演奏了贝多芬的作品。贝多芬挥棒指挥了《第九交响曲》,他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却什么也听不到。演奏完毕后,听众如痴如醉,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没有感觉到,只是背向观众席站着。辛德勒在《贝多芬的一生》中写道:“这时候,维嘉尔小姐(女中音)用手势叫他转身过去,让他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这犹如电击一般导向数千名听众,人们突然被他的不幸感动了。喜悦、怜悯和同情的水闸启开了,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火山爆发般的喝彩声。”命运对于贝多芬是不公的,但是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正像他的一生一样,是和命运不屈抗争的一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对人生来说,在温暖的光明中歌颂太阳的辉煌,跟在无边的黑暗中对太阳的渴求与追逐意义是不一样的,伟大艺术家给人的影响除了作品的永恒魅力,还有那不朽的人格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