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江花月夜乐曲

春江花月夜乐曲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其实民乐《春江花月夜》最初源于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

——诗也、乐也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单凭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无独有偶,我国还有一首广泛流传的民乐同样叫《春江花月夜》,这使很多人疑惑《春江花月夜》到底是诗还是乐?其实民乐《春江花月夜》最初源于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此曲更名为《浔阳琵琶》,并立了十个小标题:“夕阳箫鼓、花蕊散风、关山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乐曲这样注释以后,便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联系起来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隐含其中,所以又有人称它作《浔阳夜月》、《浔阳曲》。也就是说一开始这首曲子和张若虚的诗并无联系。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以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并借用古乐府诗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这才有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改编以后的乐曲有很多种版本,但大同小异,是同一乐曲衍生而来。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