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腐植酸一次肥解难题

用腐植酸一次肥解难题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以上主要因素外,对适用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新型化肥不甚了解,与上知政策、远知趋势、外知信息不够也有关。2 保护性耕作中施用腐植酸一次肥的技术要求保护性耕作施肥技术要求,是由其效益机理决定的,要实施与少免耕特点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这样才能更充分发
用腐植酸一次肥解难题_腐植酸一次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_2011年论文集

陈春风1 丰庆河2

(1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石家庄 050021

2 石家庄中科涂层肥料研究所 石家庄 050021)

摘 要:具体介绍了保护性耕作中传统施肥存在的问题以及腐植酸一次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应用效果及前景。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一次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改善了土壤环境,解决了保护性耕作中的施肥难题,同时在节能减排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腐植酸一次肥 肥料利用率 节能减排

Do Not Adopt New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Past Experience and Old Habits,

Solve the Problem by Humic Acid One-of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f Humic Acid One-off Fertilizer in Conservation Tillage

Chen Chunfeng1, Feng Qinghe2

(1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Society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21

2 Institute of Shijiazhuang Zhongke Coating Fertilizer Reasearch, Shijiazhuang, 050021)

Abstract: This paper specially discribed the matter of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on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the humic once-fertilzer could solve it. It also analyzed the humic once-fertilzer’s application effect and prospec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umic once-fertilzer’s utiliz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ratio of fertilizer utility, reduce the fertilization times and amount, improve the edatope, increase the harvested crop and quality, resolve the matter of fertilizaion on conservation tillage, save the energy and decrease the emission

Key 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humic once-fertilizer; fertilizer utility ratio;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decreasing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但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在施肥上还多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堪称穿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新鞋,走“传统式的多次施肥方式和地表撒施方法”的老路。这有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施肥的实质要求这一难题。腐植酸一次肥(一种新型肥料)是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的特性,应用专利技术,采取与氮、磷、钾肥料表面具有较强亲和能力和成膜特性的涂层材料,分别涂布在不同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包膜,具有“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粒度均匀、色彩各异的单质改性肥料颗粒,并采取掺混工艺,根据测土施肥需要组配成与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相协调的友好环境、高效多能的肥料创新产品。

1 目前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节本增效措施,其具体技术包括:选肥要对路、用量要有据、养分配比要平衡、施肥时间要及时、施肥方式要简捷、全部深施要覆盖等。这些都是科学施肥的综合要求,但在实施中,尚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1 施用的肥种不配套

即单质化肥品种的养分成分固定,复合肥少,且普遍存在肥效期短,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养分利用率低,有的复合肥当年不足29%;施肥配比不合理,N∶P∶K=15∶15∶15,所占的比例大。这样给保护性耕作的科学施肥设置了障碍。

1.2 施肥方式以多次施肥的多

以小麦为例,如通过测土,欲亩产500 kg,需施专用复合肥40 kg,一般以14 kg为底肥,以两次追施13 kg分别为拔节肥和灌浆肥,共分别施3次肥,这样人机畜多次进地踩轧,会破坏土壤疏松和渗水、储水。

1.3 施肥方法表土撒施的多

以小麦为例,多不是使用小麦免耕播种机,而是表土撒施后,用旋耕机旋深15 cm,使肥土混合,这样上面5 cm土层的化肥似表施,影响肥效;中间5 cm土层的是种、肥混施,会伤及种苗;下面土层5 cm厚的化肥是深施。施追肥时多是正值株叶茂密覆盖地面时,多为地表撒施,加重了肥料的挥发和流失,增大了耗能和污染。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施肥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缺枪(机)少弹(粒肥)。(1) 施用的化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不配套,正如前所述,因化肥不长效,满足不了一般小麦九个月、棉花六个月、夏玉米三个月的生长发育对化肥养分的需求,故不得不施追肥,而且有的还需要多次施追肥。有的单质肥不呈粒状而是粉状,不能机施。(2) 播种施肥机械不适合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施肥的技术要求。如今除少量的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基本上可满足施肥要求外,多数不能适应。除以上主要因素外,对适用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新型化肥不甚了解,与上知政策、远知趋势、外知信息不够也有关。

2 保护性耕作中施用腐植酸一次肥的技术要求

保护性耕作施肥技术要求,是由其效益机理决定的,要实施与少免耕特点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这样才能更充分发挥少免耕技术所特有的优点,否则会事倍功半。

2.1 保护性耕作对施肥技术要求的内容是明确的

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织编写的《中国保护性耕作》书中反复指出,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耕翻,要求种肥和基肥必须在免耕播种的同时,将所需化肥足量一次施入土壤中,生长后期不再追肥。由于施肥量大,必须种、肥分开,且要求种与肥间隔一定的距离,以防烧种,分层施肥,只需开沟一次,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小,即土壤扰动少,更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

以上要求可概括为八个方面:种肥同时入土、不分基肥追肥、需量一次施足、不必再施追肥、减少土壤扰动、避免表面撒施、种肥务必分开、种肥间隔有距。这八个方面必须要有相应特点的化肥品种为基础,即应具备缓释长效、养分齐全、环保安全、适合机施(粒球状、粒径均、不吸潮、不结块、不离析、易滑动)的特点。这样把肥施在土壤中,也似把养分储在土壤中,与养分释放和作物吸收规律相吻合。

2.2 一次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机理

保护性耕作最明确的效益机理就是保水和增加土壤肥力。其保水是通过保护性耕作减少径流,而减少径流的原因与土壤扰动少、保留失去生机的根腐烂在土壤中所形成的天然孔道有关,保留的孔道越多,为水分入渗创造条件就越良好。其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原因是减少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有利于土壤中的嫌气性细菌繁殖,对土壤中养分分解慢,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积累,会使有机质在土壤中较快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多,含水量多,不翻耕,会使蚯蚓增多,更利于土壤疏松。而传统施肥会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破坏在气温高的雨季更为严重,因此时恰逢作物生长旺、需肥多、习惯施追肥的时节,也是土壤中含水量大,蚯蚓和微生物繁殖旺盛的时节,如果此时施追肥,深施动土,或表面撒施,肥撒不均匀,都会对蚯蚓和作物枝叶有伤害。

2.3 一次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增效机理的发挥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如能改变传统施肥,推行施腐植酸一次肥,就更会丰富技术含量,增加效益。

2.3.1 传统施肥小麦免不了浇一次返青水

施肥要施返青肥,即在春天返青时施追肥。施此次肥必浇返青水,而这有碍地温的升高和诱根下扎。由于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多,阳光直射面积减少,相对传统耕作地温提升慢。如浇返青水,地温提升会更慢,不利于生长。而且浇返青水后,地表含水量大,影响诱根深扎,不利于控蘖壮苗,影响产量。而施腐植酸一次肥,就不必浇返青水,可克服以上弊端,每亩可节水30 m3~40 m3,减少投入20~40元/亩。

2.3.2 传统施肥不能减少施肥和浇地次数

目前传统施肥多次施肥超次数浇水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经济条件和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更较普遍。河北省政府小麦专家组组长郭进考认为小麦生长期间多灌水、多施肥会造成田间郁闭,抽穗偏晚,灌浆期缩短,反而减产。这也是他所研究证实了的,确实影响了保护性耕作效益的发挥。石家庄市农科院和无极县农业开发办共同主持实施的“小麦一水一肥超千斤的集成技术800亩示范项目”验收证明,以前小麦一般浇3水,至少施两次肥;如今小麦全生育期只浇一水,施腐植酸一次肥,亩节水50~80 m3,节肥20 kg左右,增产超过40 kg。

2.3.3 传统施追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可能会造成影响

施追肥因深施较困难,多为表面撒施,肥效降低,同时也会破坏养分释放和作物吸收相吻合的规律,如追肥不及时或养分不全,会使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断档,导致产量降低。因为追肥后到能被吸收还需要有个过程。如尿素施入土壤到作物能吸收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与季节温度、土壤水分有关,如春季、晚春、夏季分别需要6~7 d、3~4 d、1~2 d。如施用腐植酸一次肥,就可避免这些问题。

3 施腐植酸一次肥可行性已成共识

从2002年开始,腐植酸一次肥已在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市的多作物、多地域、多地块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达200万亩,未发现一起减产害农,收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满意效果,并在一些难以达到共识的方面取得了共识。

3.1 腐植酸一次肥可全部深施

腐植酸一次肥非常适合机械深施,可在随播种的同时不同位的一次深施于土壤中,化肥利用率可大幅度提高,如碳酸氢铵、尿素深施与表施,其铵态氮的利用率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60%;磷、钾深施可减少风蚀,提高肥效,磷深施可减少与土壤固定,克服了因磷在土壤中流动量小,表施远离根系的弊端;钾肥深施,可减少因表土干湿交替增加钾肥固定的弊端,提高肥效。通过实践认识到,提高肥效机理由可望而不可及达到了可望又可及。

3.2 腐植酸一次肥与免耕播种施肥机性能互补

免耕播种施肥机为提高通行性和防堵,零部件间加大了空间,这样输肥管或导管都需要加长,弯度加大,除此之外,还需要具有化肥流动性与颗粒形状、表面特性、容重、表面休止角等有关的化肥特性配合,而腐植酸一次肥颗粒似球状、粒径一致、不离析、不吸潮、干燥性好、在肥管中能自由落体运动、没有粘结性。清理肥箱、输肥管等残留方便,形成了机具性能和化肥性能的互补。

3.3 腐植酸一次肥有助于实现生产技术轻型化、高效化、合理化

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省工、省力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施用腐植酸一次肥于保护性耕作中,可进一步简化农作物技术规程,减少劳动投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化肥随播种一次足量深施于土壤中,也符合保护性耕作首席专家高焕文所提倡的“粮食增产,免耕播种要做到表层土壤少扰动,种子下方土壤要松动,种床上方覆盖要减少”的要求。

3.4 施腐植酸一次肥可促进夏玉米免耕播种

河北省夏玉米免耕播种推广已有20年历史,但有的地方传统观念强,认为带禾穿种好,可借浇麦地洇墒人工点种,以缓解收麦时又播种玉米的农时紧张,所以在每年的5月20日至5月底前后穿种玉米,但这种种植形式既费工又费种,化肥也不便深施,同时收麦时机轧人踩也影响保全苗,苗和麦共生期长也会使病虫害增多,易形成弱小苗,影响发育生长。但通过施腐植酸一次肥免耕播种后,农民认识到,一般一亩可节肥30元,节种5~8元,苗全、苗齐、苗壮,苗数能满足农艺要求。石家庄元氏县大孔村2005年前全村夏玉米3000亩都是穿种,自2005年起到2007年全部实现了免耕施腐植酸一次肥播种,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3.5 业内有关专家对施腐植酸一次肥给出了应有评价

河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宋恩华在成安县召开的小麦施用腐植酸一次肥观摩会上,把施过腐植酸一次肥的作物比喻成“仪仗队”(整齐健壮),把施过传统肥料的作物比喻成“老少配”(高矮不齐)。2006年在河北元氏召开的“小麦施用腐植酸一次肥评定会”上,有关专家通过观摩和实地测产和查阅资料后,给出的结论是:“研究方向前瞻,创新理念明确;突破技术关键,生产工艺成熟;关键技术集成,增产效果显著。”

3.6 取消了怕腐植酸一次肥肥效短会减产的顾虑

腐植酸一次肥的研发主持者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阎宗彪研究员也曾顾虑,腐植酸一次肥虽在制造质量上保证长效是没问题的,但是否会受到地域、气候、作物等方面的影响,为找到确切的根据,通过二十年在多地域、多种作物上做了多方面的施用跟踪调查分析。实践证实,施用腐植酸一次肥在小麦生长九个多月亩产500 kg,玉米生长四个月亩产600 kg,棉花生长6个月皮棉亩产100 kg的情况下,养分供给都可以满足,而且在小麦上还得到了“一肥一水超千斤”的结果,腐植酸一次肥确实肥效长不减产。

3.7 腐植酸一次肥的施用也有助于环境的改善

腐植酸一次肥是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制成的,其肥料利用率较一般肥料可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一方面改善了土壤中由于长期偏施某种肥料所造成的养分偏离以及由此造成的土壤板结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对于国家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腐植酸一次肥的结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改善了土壤环境和土壤结构,解决了保护性耕作中的施肥难题,同时在节能减排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1 ]李问盈,李洪文,陈实主编.保护性耕作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 2 ]成绍鑫主编.腐植酸类物质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 3 ]周霞萍主编.腐植酸应用中的化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