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血”的鸡血藤

出“血”的鸡血藤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茎干锯断后“血”从分泌管里渗出来,凝固后成为亮而发黑的胶丝状斑点。经化学分析“血”中含有鞣质、还原糖和树脂等有机物。鸡血藤的茎是一种中药,有补血、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对“目伤”芽枝的延长枝,必须进行堵截。堵截的部位,以靠近“目伤”芽前边第一对分枝处最为适宜。

鸡血藤是一种结豆子的常绿藤本植物。每年8月间开花,花的形状像刀豆花一样,花冠非常漂亮呈暗红紫色。

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

那么,鸡血藤的“血”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们知道,木本植物的茎由木质部、形成层及韧皮部组成。鸡血藤的韧皮部里面有许多分泌管,排列成赤褐色的圆环状。这些分泌管里充满着棕红色的物质。当茎干锯断后“血”从分泌管里渗出来,凝固后成为亮而发黑的胶丝状斑点。经化学分析“血”中含有鞣质、还原糖和树脂等有机物。

鸡血藤的茎是一种中药,有补血、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茎和种子可以用来杀死农业害虫。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省区。泡桐“低干”变“高干”

泡桐树是落叶乔木,生长迅速,材质好,是制作家具。仪器和建筑房屋等的好木材。不过,泡桐树有假二叉分枝的特性,就是枝干在秋季停止生长时,形不成顶芽;到春季生长时,在靠近顶端下边两旁芽抽生新枝,向两侧生长,这种象二叉分枝,又不是二叉分枝,叫假二叉分枝。幼苗造林以后,顶芽不继续向上长干,侧芽萌发成分板,形成新的树冠;定植的低干泡桐树苗,就成了“低干”泡桐树。定植三四年以后,在一般旺盛生长的情况下,虽然也会自发向上长干,不过,这种自发向上长出的新干,大部分不是通直的,这就降低了木材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影响交通和在农作物间进行机耕。

根据泡桐树假二叉分枝的特性,与后期向上自发长干的特点,我们用人工“接干”的方法,可使泡桐由“低干”变成“高干”,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

泡桐树人工接干的方法简便,操作容易,但必须掌握住关键,才能取得预期目的。接干方法和步骤如下:

1.接干时间。在泡桐树落叶以后到发芽以前都可以进行。以早春2~3月为最好。

2.选芽“目伤”(因选定的接干芽前切的伤口象眼睛,就叫做“目伤”),是接干的关键问题。泡桐树枝干各部都有明显的芽眼,如果芽眼遇到刺激,就能萌发抽枝长干,这也是泡桐能“接干”的主要基础。接干时,首先要在树冠最上部,选择与主干通直的芽眼进行“目伤”。“目伤”口在选定的芽眼上边,距芽眼约1~1.5厘米处用刀横割两刀,深度至木质部(较旺盛的树可略伤木质部),宽度0.5~0.8厘米,长度占目伤芽枝周长的三分之一,把“目伤”口的皮层去掉,露出木质,“目伤”工作就完成了。这样使向上输送的养分被截流,部分养料传送到“目伤”芽上,促进“目伤”芽迅速生长。

3.截枝。对“目伤”芽枝的延长枝,必须进行堵截。堵截的部位,以靠近“目伤”芽前边第一对分枝处最为适宜。这样“目伤”芽能得到充分养料而萌发旺长。

4.疏枝。凡是树冠内没有生长在接干位置上的直立枝和部分轮生枝,在“目伤”的同时,应把它们从基部疏去,其他枝条可暂时保留,以后有计划地逐年疏除,以利泡桐旺盛生长。

泡桐在早春进行“目伤”、“接干”后,还应进行精心管理。当树发芽不久,应把因截枝、疏枝的刺激而徒长的枝芽彻底摘去。为了定向培育用材,对新干应进行适时摘心。对原树冠逐年要进行合理疏枝,使新生干和原树干粗细一致,及早成材。还应加强水肥等综合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