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是19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在这一领域,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拜耳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发现了靛蓝、开蓝和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染素分子,为世界增添了许多缤纷的色彩。
1835年,拜尔出生在柏林一个著名的学者之家。他的父亲一生都在勤奋地学习,50岁时还在学习地质,76岁时曾出任柏林地质研究院院长。父亲的勤奋好学,对拜尔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53年,拜尔就读于柏林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1856年,他开始研究化学,先后师从本生和凯库勒。1858年,他在凯库勒的实验室对二甲砷化合物进行研究,并因此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当时,拜尔年仅23岁,是六位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之后,拜尔在柏林大学留校任教两年,其间他对有机化学不断作出贡献。当时人们都对这位年轻人印象深刻,把他那间小小的实验室视为创造人类新事物的“神秘之宫”。
拜尔
19世纪60年代,拜尔开始研究染料,于1870年用靛红与三氯化磷反应并还原反应产物得到了靛蓝,确定了最早的靛蓝合成法,并且,他将靛蓝合成工艺工业化。正是拜尔的研究,使得世界上建立了无数的化工厂,有机化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风靡全球的牛仔服让靛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方面都得以应用。
如今染料的应用很广泛。图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各异的塑料制品。
1875年,拜尔出任慕尼黑大学教授,他在乙炔和聚乙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从而建立了著名的拜尔碳环族理论。他研究了苯的结构,并对环状萜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芳香族化合物的秘密。拜尔研究和合成的染料芳香剂,让这个世界的女性打扮得比以往更加漂亮、动人。今天,当我们置身于色彩斑斓、如花似锦的纺织品世界和香气扑鼻的化妆品世界时,不能不感谢这位为美化人类生活而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拜尔一生保持着谦虚和诚恳的品质。费歇尔曾经师从于拜尔,在拜尔的精心指导下,费歇尔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水平渐渐地超过了老师拜尔。有一天,拜尔认真地对费歇尔说:“费歇尔,你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超过我了,继续跟我学习不会有更多的收获,还是换一个地方吧。”尽管费歇尔不愿意离开老师,但拜尔还是推荐他到厄南津大学任教。拜尔没有看错费歇尔,1902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拜尔由衷地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高兴。
学海拾贝
1871年,拜尔将酚和邻苯二酸酐混合加热,发现了酚酞和荧光黄。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苯酚甲醛树脂,后来,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在工业上大大发展了这种树脂。
1905年,古稀之年的拜尔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是拜尔仍以惊人的毅力,生气勃勃地工作着。82岁那年,这位老人中止了他一生酷爱的化学事业,与世长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