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定律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即使在现代,弹性力定律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为纪念胡克,人们把弹性力定律叫做“胡克定律”。
古代,人们从建筑劳动中,获得了大量有关材料强度方面的知识,不少的科学家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像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达·芬奇,曾经用铁丝吊起一只篮子,然后慢慢向篮中加沙子,当铁丝断裂的时候,记下沙子的重量;伽利略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用这些实验,来研究材料的强度。通过总结前人成果,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第一个发现弹性力定律。
1635年,罗伯特·胡克生于怀特岛一个牧师的家庭。少年时,他体弱多病,并且因患天花而落得一脸麻子。胡克从小并未受过什么教育,但他聪明好学,对当时正在孕育的新物理学表现得十分有领悟力,因此波义耳在牛津一见到19岁的胡克,就聘请胡克当自己的助手。胡克帮助玻义耳造出了一台精致的抽气机,自己则在物理、生物、天文学均有所发现。
罗伯特·胡克
在研制天文仪器时,胡克接触到了弹簧。为了研究弹簧的性能,胡克做了许多次实验。他把弹簧的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加重量,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当他把多次实验数据列在一起的时候,他发现,弹簧上所加重量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这一发现,使胡克十分兴奋。弹簧的这种性质是不是对所有的弹性体都适用呢?于是,胡克继续做了大量的实验。
有一次,他把表的游丝固定在黄铜的轮子上,加上外力使轮子转动,游丝便收缩或放松。改变外力的大小,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也会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外力与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成正比。他又用6米~12米长的金属线实验,发现金属线上受到的外力也是与金属线的伸长量成正比的。
利用弹性力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
难道只有金属物质才有这种性质,其他物质有没有呢?胡克想通过这一现象发现这一事物的普遍规律。于是,他找来一根干燥的木杆,将木杆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重物,结果也是一样:所加重量的大小与木杆弯曲的程度也成正比。他还用丝、毛发、玻璃、土块等做实验。
经过多次实验,胡克终于得出著名的弹性力定律,即“有多大的伸长量,就有多大的力”,也就是说任何有弹性的物体,弹性力都与它伸长(或压缩)的距离成正比。1678年,胡克写了一篇名为《弹簧》的论文,公布了这一伟大的发现,文中还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对弹性物体实验的结果。
后来,不少科学家为进一步发展胡克的思想,做了大量工作。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的成绩最为卓著。他总结了胡克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如果弹性体的伸长量超过一定限度,材料就会断裂,弹性力定律就不再适用了,明确地指出了弹性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他还指出,弹性体的其他的形状改变,也符合弹性力定律。从胡克到托马斯·杨,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劳动,终于准确地确立了物体的弹性力定律。
学海拾贝
胡克是光的波动学说最早的倡导人之一。他在《显微图集》中还记录了他对光学的研究,他提出了光的波动学说。1672年,他又发现了衍射现象,并用光的波动学说进行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