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红素的生成
人体内含铁卟啉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正常成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素,其中约80%的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其余20%则由非血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裂解而来。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d,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作用下破坏释出血红蛋白,随后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珠蛋白按一般蛋白质代谢途径进行代谢,血红素在微粒体中血红素加氧酶催化下,释出CO、Fe3+,生成胆绿素。释放的铁可被机体再利用或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一部分CO从肺呼出。胆绿素经胆绿素还原酶催化生成胆红素,即游离型(非酯型)胆红素。胆绿素还原酶活性很高,故血中无胆绿素堆积。
游离型胆红素分子中极性基团包埋于分子内部,而疏水基团则暴露在分子表面,使胆红素具有疏水亲脂性质,极易透过生物膜。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它能抑制大脑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干扰糖代谢;与神经核团结合可产生核黄疸,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及功能,故胆红素是人体的一种内源性毒物。
(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由于胆红素分子呈现脂溶性,难溶于水,网状内皮系统中生成的胆红素透出细胞进入血液后,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少量与α1-球蛋白结合。清蛋白分子和胆红素结合是可逆的,这种结合不仅增加胆红素的水溶性,有利于运输,而且不能自由通透各种生物膜,减轻其对组织细胞的毒性。
正常成人每100ml血浆能结合20~25mg胆红素,而正常人血浆胆红素的浓度仅有0.2~0.9mg/dl,故血浆中清蛋白足以结合全部胆红素。当血浆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清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或结合部位被其他物质占据,均可促使胆红素游离,进入组织引起中毒。许多药物如磺胺类药物、镇痛药、抗炎药、某些有机阴离子,如脂肪酸、甲状腺激素、胆汁酸及乙酰水杨酸等有机阴离子可通过竞争胆红素的结合部位或改变清蛋白的构象,影响胆红素与清蛋白的结合。因此,临床上对有黄疸倾向的患者或新生儿用药应慎重,以免引发胆红素脑病。
游离型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后分子量变大,不能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故尿中无此种胆红素。由于此种胆红素必须在加入乙醇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所以称间接胆红素,又因该胆红素尚未进入肝进行生物转化的结合反应,故又称未结合胆红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