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鲜卑山之谜

大鲜卑山之谜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嘎仙洞不光是北魏鲜卑族发祥的圣地,也是鄂伦春族古老的福地。大鲜卑山何在,无凭查考。干百年来,史学界聚讼纷纭,甚至有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而成了千古之谜。嘎仙洞可能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至少从那时起他们就同中原有密切的联系,历史学界千百年来对鲜卑族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千古之谜是否能解开呢?

大鲜卑山之谜

在大兴安岭森林地带的鄂伦春自治旗(县),有一处被称为千古之谜的鲜卑山洞,又名大鲜卑山“嘎仙洞”。

进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来到鄂伦春旗阿里河,沿着坎坷不平的山道,向西北就可进入嘎仙沟。行约10多千米,有一道巍然高耸的悬崖,峭壁陡立,怪石横生。悬崖上赫然一个大洞。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达20多米,有如大厅。长100多米,最宽处约28米,内可容纳数千人。里面幽暗深邃,神秘莫测,那种威严肃穆的气势,使人顿感这正是一个王者之地。丈量一下规模,与《魏书》所记“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之规模大体一致。

洞内有北魏时期的摩崖石刻,山洞幽暗深邃、神秘莫测,隐藏在莽莽原始森林中。嘎仙洞不光是北魏鲜卑族发祥的圣地,也是鄂伦春族古老的福地。传说在远古洪荒的年代,嘎仙洞曾是东海下的“海眼”,是通往冥冥洞府的入口。关于此地的传说不胜枚举,就像是白山黑水间似真似幻的海市蜃楼,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鲜卑山嘎仙洞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地见证了许多繁荣的消亡,带着无数的秘密留存至今。据资料记载,现我国锡伯族,即为历史上的鲜卑族。

《魏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记载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核心的封建皇朝的历史,它记述了鲜卑族拓跋部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和走向封建化的历史过程,反映了4至6世纪北部中国的历史面貌和社会特点,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断代史。

《魏书·序纪》提到拓跋鲜卑起源时,记载:

“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大鲜卑山何在,无凭查考。干百年来,史学界聚讼纷纭,甚至有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而成了千古之谜。

在《魏书·礼志》中有一段记载为人们提供了一线信息:

“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睁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

但《魏书》对石室的地理位置只写“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没有作出更具体的明确交代。而同书《乌洛侯传》记载了乌洛侯国的大致方位:

“乌洛侯国,在地豆于之北,去代都四千五百余里。其土下湿,多雾气而寒,民冬则穿地为室,夏则随原阜畜牧。多豕,有谷麦。”

“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魏书》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一语,既然有文字刊刻于室之壁,这是一个有据可凭的客观依据。只要能找到这个石室旧墟,就能确证拓跋鲜卑的最初居住地。而“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这么高大的石头建筑物怎能不留下遗迹呢?况且,北方森林或草原地带,一向是游猎或游牧部落,都不定居,没有修筑石头建筑物之必要,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技术水平,建那高大跨度的石砌建筑物。《魏书·礼志》既言“凿石为祖宗之庙”,说“凿”而不说“砌”,或许这个“石室”可能是凿出来的石窟。而大兴安岭北部一带多石山,也有一些山洞,所谓“石室”或许就是一个山洞。

嘎仙洞可能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1537年前鲜卑人的遗迹,也许就藏在这不见天日的深山老林里。

北魏石刻在嘎仙洞内西侧石壁上,距洞口15米,字大如拳,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刚健,苍然可辨。刻辞竖行,共19行。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全文201字。

嘎仙洞北魏石刻乃443年我国北部边疆大兴安岭地带最早见于人类文字记录的民族史迹,实为我国与世界的稀世珍宝。这一发现,让人们猜测,我国古代民族鲜卑人是否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此?至少从那时起他们就同中原有密切的联系,历史学界千百年来对鲜卑族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千古之谜是否能解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