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中轴线指向
城市的中轴线往往是和子午线相一致的。子午线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经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这两件孤立的文物分别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古代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暗示着中轴线实际上是城市的子午线。
在北京城的建筑格局上,中轴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这条长达7.8千米的城市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千米,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这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明清时的北京城,皇宫居全城中心,受三重城垣包围,皇城是朝廷重地,禁止一般百姓进入;内城居住着官僚和商人;外城为一般平民居住。整个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以皇室为主体的思想。一条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皇城和内城串联起来。
城市轴线不止中国有,也不止北京有,巴黎和华盛顿等欧美城市有,在中国历史上秦城咸阳有,东汉、北魏也有城市轴线,然而,都比不上北京中轴线,都没有像北京中轴线如此之长、如此笔直与壮观,如此考究。
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紫禁城外还有城,均以中轴为线,城中有城;中轴的东西两侧,对称修筑,内城左修太庙,右筑社稷坛,外城左修天坛,右建先农坛,城外则为左日坛,右月坛;紫禁城、皇城、内城与外城,城城呼应;有城就有城墙、门楼和角楼,是北京人文的壮观与美景;有城就有街、有房,标准的北京街巷是胡同,房子是四合院。四合院可以是大大小小,却必是中轴式建筑,设计正房、两侧厢房、正门与侧门。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然而,经过测量发现,这条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与子午线有所偏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33位皇帝的宝座不是都歪了吗?为什么中轴线会偏离子午线?是古人有意为之,还是测量出了问题呢?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其中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发现中轴线偏离子午线这一现象的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在一次观察北京市航空影像图的时候,夔中羽发现,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有所偏移!
经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2度多。
其实,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规划市政建设,北京市的测量专家就已经发现了这种“偏离”。据说,他们曾将这个nJ题向有关部门做过汇报,但历史事实无法改动,由于偏差比较小,市民根本感觉不到。
那么,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不是计算误差所致呢?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精确的测量,唐朝的学者曾经在河南很准确地测量了子午线,从河南考古复元的宋代皇城模型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城中那条笔直的中轴线。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中轴线偏离不应是测量错误。不是技术原因,那又是什么呢?
古代很多建筑的方向,都和远方的一些地物有一定的关系,北京的中轴线是否也和远处的地方建筑有一定的关系呢?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建立的,而元大都又是元朝忽必烈建立的,那忽必烈以前在别的地方会不会建有什么与北京相关的建筑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轴线的偏斜,从历史上要追溯到700多年前。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
当年成吉思汗攻克京中都(今北京)时,将它破坏殆尽,之后,元朝在京中都的基础上建立了元中都;到了明朝,为防范蒙古人,在元中都基础上,加建了德胜门一线,而东西城墙则沿用元代的土城,包砌了城墙,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到今天已有730多年。
中轴线谜局第一种说法:“汉人有意为之。”
建造北京城时,担任“监筑”之职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刘秉忠。一般认为,元代中轴线是由刘和他的学生郭守敬两人主持兴建,两人皆为河北省邢台人。
鉴于元代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历史事实,有历史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中轴线是汉臣刘秉忠、郭守敬故意弄偏的,也就是他们并没按照天子的意图,使影响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处于正南正北的子午线上,试图以此反抗元朝统治。
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上述说法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第二种说法:可能是建造者采用磁针定位法,造成了技术上的误差。
这种推理不大令人信服,毕竟刘秉忠和郭守敬在当时是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会采用精度较高的天文测量,而采用当时就证明误差极大的磁针定位,可能性不大。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中轴线可能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而发生偏斜。
从北京、河北到内蒙古的正蓝旗直线距离为270千米,当时负责设计的人会不会是按照当时统治者的意愿,为体现两都统一,而采用上都——大都连线作为大都中轴线的基准线呢?学者们认为,我们不应该用现代人精确的测量方法去评判古人的测量,因为毕竟在那个时代,他们没有那么完备的工具,更没有必要把这条中轴线刻画得要精确到小数点的4位以后。
还有人认为,中轴线偏离的事实,乃是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有意为之。由于元代档案残缺不堪,因而在具体的考证和推理方面,科学家和史学家仍在艰难地寻找着答案。
中轴线偏离的原因是否真的是人文因素决定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不管答案是什么,中轴线上那些经历了几百年风霜雨雪的诸多文化历史遗迹,将注定帮助人们揭开这一极富传奇色彩的谜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