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义行于君子

信义行于君子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中特别难以办到的。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南子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倒了一杯酒,向卫灵公表示祝贺。从此,他对南子也更加敬重了。有的人宁可为信义而死,有的人却总是背信弃义,这便是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因此,平时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争取做一个讲信义的人。

信义行于君子

适用作文主题

做人、信义、品德、修养。

原典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

译文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到了顶点,这又是小人中最厉害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中特别难以办到的。

故事

遽伯玉是春秋时卫国的大臣,他是卫国有名的贤人。他为人十分正派,很得卫灵公的信赖。

有一天晚上,他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下车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王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礼表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他听见宫外有马车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从东往西走的,到了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

他就问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

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车从东往西边去了。”

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就是遽伯玉呢?”

南子说:“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正大,表里如一,他不会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自己来博取名声,也不会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不该做的事。他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他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宫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

卫灵公听了还不怎么相信,就派人暗中去查这件事,结果还真是这么回事。他心中暗暗佩服南子的判断力,却故意同她开玩笑,骗她说:“我派人查过了,昨晚的确是有人坐车经过王宫,在宫门外停车行了礼,但这人却并不是遽伯玉。”

南子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倒了一杯酒,向卫灵公表示祝贺。卫灵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说:“你昨晚说那人是遽伯玉,我告诉你说是另外的人,你猜错了,为什么还要向我祝贺呢?”

南子说:“原先我还以为卫国只有遽伯玉一个贤人,现在才知道我们卫国还有一个和他一样的贤人,这说明您至少有两个贤臣,难道还不值得祝贺吗?”

卫灵公听了,很佩服南子的远见卓识,就接过酒喝了,笑着把真相告诉了南子,并说:“第二个贤臣倒是还没有找到,可你却是我的贤妻子啊!”从此,他对南子也更加敬重了。

心得

有的人宁可为信义而死,有的人却总是背信弃义,这便是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从而人们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因此,平时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争取做一个讲信义的人。

古训链接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孔子

忠者不饰行以徼荣,信者不食言以为利。

——王安石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杨泉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司马光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