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作文主题
爱国、气节、志向、价值。
原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文天祥文集》
译文
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故事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进士,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蒙古军攻鄂州,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祐元年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心得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总是富有新意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目的很简单:不辜负生命。
古训链接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曹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崔颢
愿以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
——戴叔伦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