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院士每一届都会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关注“三农”的提案。袁隆平与王征团队经过连续几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检验,他认为碧野科技的制肥机,是目前让秸秆还田成肥,避免直接焚烧造成环境污染,遏制雾霾的先进设备和最佳解决方案,值得在全国大力推广。2016年2月18日,袁隆平院士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大秸秆精肥还田新技术推广,破解秸秆禁烧困局的提案》,提案内容如下:
关于加大秸秆精肥还田新技术推广,破解秸秆禁烧困局的提案
袁隆平
我国秸秆每年产量9亿多吨。多年以来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出现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致使农村一直乱丢乱烧,不仅制造雾霾,污染空气水体,而且由于有机质没有归还土壤,造成土壤板结,肥力减退。
要一劳永逸解决秸秆问题,必须将其归还给土壤。目前执行的直接还田方式,对环境、土壤和后作物产量、质量均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是碳氮比失调。二是秸秆粉碎后过长,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三是粗秆还田后,土壤被秸秆架空,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作苗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四是未经无害化处理秸秆还田后,导致病虫害严重。五是直接粗杆还田,矿化作用强,改土效果差。政府伤神,农民吃亏。
为此,我们通过深度调研认识到:要彻底破解秸秆禁烧困局,必须加大秸秆精肥还田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具体措施如下:
(一)尽快出台秸秆还田各项标准,改粗肥还田为精肥还田。
农业部门应就秸秆还田形成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杜绝秸秆,直接还田,提倡秸秆由直接还田变精肥还田。土肥部门应迅速出台秸秆有机肥标准,以利秸秆有机肥商业化利用,农机部门应出台秸秆制肥机鉴定标准,列入农机推广目录,迅速推广应用,并全面开展秸秆即时机械制肥和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的培训。
(二)加强政策引导与技术扶持,促进村级秸秆“收-储-运-用”中心建设。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一批以秸秆制肥机为核心的“收-储-运-用”村级示范中心点。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的政策扶持,农业企业经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政策扶持机制。加大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秸秆制肥机的购置财政补贴比例,以大户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农机化发展。
(三)归口秸秆处理资金集中使用,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
一是政府应将各口径秸秆处理经费归口,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推广秸秆新技术和新设备。二是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尽快规划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三是金融机构应加大资金倾斜,积极支持秸秆创新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四是以村为单位,调动集体和农民的投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投资运营主体作用。
(四)政府大力倡导扶持施用秸秆有机肥,促进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全国推广。
国家大力引导和促进秸秆有机肥回归土壤,并对推广使用秸秆有机肥还田的农户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予政策直补金,使秸秆有机肥还田的农民短期不吃亏,长期见效益。
(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研究、示范和推广利用。
“希望这个提案,在两会期间能引起重视。这样,就能加快将碧野科技的制肥机引到菲律宾去”,张昭东看到袁隆平的提案后,心里在默默地祈祷。
果不其然,袁隆平院士的提案一出,引起了各方关注,被列为“第九号提案”,国家和省级媒体第一时间予以报道。多年以来涉及秸秆危害的全国两会提案共有19篇,袁隆平院士的这一份提案是最为系统与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从政策引导到技术扶持,从行业标准制定到资金集中使用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系统解决的很好的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